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夏萌信箱     
亲爱的家长朋友,在上一期的《夏萌信箱》中,我回答了一位家长关于“孩子入园该做哪些准备”的问题,谈得比较细,恐怕你要把我当成什么学究了。其实,我跟你们年纪差不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多半也是“跟着感觉走”。我很希望借助这个“信箱”,同你一起探讨在教养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还想通过征答的方式请读者朋友们献计献策。我真诚期待你的介入,并希望得到你的信任。  相似文献   

2.
大学的思考     
我在大学的校园里徘徊,被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所困扰:大学是什么?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答案,或者由于认识的背离而相左,或者由于角度的差异而不同;将来必然还会有很多答案,或许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多解的。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我的答案是:大学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涵养心智和灵魂的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大学的本质既不是一般的教育机构,也不是简单的学习场所,它不是某种单一的存在,而是由多种不同元素集合而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那么,大学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它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内涵和要素呢?大学首先应该有…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从湖南“嫁”到河南来奉献自己青春的“学究”,对自己曾经奉献22年(22岁——44岁)青春的地方一内黄一中,我便有一种特殊的感情,22年的风风雨雨在我记忆的年轮上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内黄早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4.
【校园扫描】我是一名女生,但却特别愿意和男同学一起玩。我觉得跟女孩子在一起,烦心事太多,不是今天这个跟那个好了,就是那个跟这个闹别扭了,反正我是不愿意跟小心眼儿的女生搅在一起。下课时和男生一起打篮球、玩排球,真的很开心。有问题我也愿意跟男生一起讨论,我的好朋友几乎都是男同学,  相似文献   

5.
“大学是什么不是什么?”一直是人们探讨大学内在逻辑、理想追求的认识问题。匙学总是在不断地反思“大学是什么不是什么?”的问题中与时俱进。大学究竞是什么不是什么呢?本文从构成大学的基本要素:校长、教授、学生、校园和文化五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漫谈。  相似文献   

6.
王菊芳 《学前教育》2006,(12):45-45
我是一名农村幼儿教师。我的同行们经常在一起谈论家访的酸楚,指责家长的不是。我也深有同感,觉得农村家长的工作越来越难做了。这些年来.许多农村幼儿的家长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先富起来了,他们中有一些人对子女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偏差.这开始严重影响下一代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7月30日星期三天气:艳阳天,阳光处处遍地开花我今天去宁宁书店了,发现很多喜欢的东西,觉得自己在这么大热天的12点钟跑出来真是物有所值。我手里抱着书,还有三张VCD,把它们叠在一起,在书店里来回踱步。这样的感觉再好不过了,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个很有学问的女学究,形象  相似文献   

8.
论当代家庭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文化是文化在家庭的呈现形态,包括文化的内容和存在方式。家庭文化上与一定的生活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家庭文化往往并不是固定的形态,有时它体现为一种观念、氛围、甚至一种追求。家庭文化是家庭的润滑剂、粘合剂,对建立文明、健康、民族的现代家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我也跟着川端康成的指引来到了这个寂静清冷的国度,在这个飘雪的夜里。生活中所有的情绪琐事也在这一刻慢了下来,岛村就要到雪国了,而我也将随他一起去了。这已不是我第一次读《雪国》,而我每次读它都在飘雪的夜里,不知是一种缘分还是一种巧合。第一次读《雪国》是冲着句子去读  相似文献   

10.
戴昕 《中学文科》2007,(7):107-107
一次音乐欣赏课前,一位男同学跟我说非常想听周杰伦的《本草纲目》。他的这个要求给了我提了个醒:本节课我要和同学们一起了解的是《音乐的美》,其中有一首肖邦的《夜曲》,而这首乐曲和周杰伦的《夜曲》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用这首歌曲导入新课,不是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吗?于是,我临时决定改变导入方式,调整上课程序。  相似文献   

11.
学校文化的内涵一度被人们曲解,给实践操作带来了一定的误导.学校文化不是独立的物质、精神或制度等特质或要素,抑或它们之间的简单相加;它是"物质或制度"所蕴含的精神或意义,是一张"意义之网".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或部分成员共享的价值、信仰、规范等组成的意义结构.美国加纳多小学的形象向我们展现了学校文化的真正内涵,让我们真切地体验了学校文化的整体存在.该学校的文化建设启示我们: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只有以学校成员共享的价值为领导,统率学校各个方面的建设,学校才会形成共同的愿景和积极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2.
安乐死既是科学问题 ,也是一个伦理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学者争论的话题 ,至今仍没有得到共识。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 ,探讨了安乐死难以付诸实施的原因 ,认为传统观念、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个人情感等是影响安乐死实施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14.
林清书 《南平师专学报》2012,31(1):28-32,53
定光佛信仰是佛教与道教、民间信仰融合的典型个案;是客家文化形成和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定光佛信仰在提炼传统文化精华、促进现代人性反思和人文科学建设等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dvocates the argument that philosophical and empirical modes of inquiry are seldom brought together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edagogical ethics in the natural settings of school life. Here, it is hoped that this kind of combination provides interpretative lenses for the deliberation of pedagogical practices. The paper aims to shift focus to the scene where the conditions and contingencies of pedagogical ethics may be found. This means exploring day‐to‐day details of pedagogical encounters to see what they might offer in putting forth an understanding of pedagogical ethics. This paper uses three interpretations from philosophy and ethics. It focuses on the perspectives of pedagogical purposes, obligations, and situations, together with their empir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ethic of ideals, the ethic of rights and duties, and the ethic of character and will. It shows how abstract philosophical theories can be translated into real‐world ethics in education and how these reference points can help teachers in their practical ethical reflection.  相似文献   

16.
流行音乐与中学教材音乐的碰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将长期存在。因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当审美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形成相应的免疫力。对流行歌曲进行鉴别,能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比较是最好的教学手段。音乐教师应把词曲俱佳的优秀作品和低俗的毫无价值的作品放在一起,和学生共同探讨辨别,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学生的基础音乐教育,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欣赏音乐所具有的知识,多让学生接触一些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音乐作品,以此来荡涤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的情感通过优秀的作品得到升华,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音乐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化模型与大学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是从属于社会主导文化的亚文化,它依附于主导文化,衍生于主导文化,具有不同于主导文化的异质性。大学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的共性,不同的文化研究理论提供的各种文化模型,对于大学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不同文化模型的研究,提出了大学文化建设的普遍模式,以进一步加强对“大学文化力量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高校宿舍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不良的宿舍文化既会干扰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也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正视高校宿舍文化中的灰色情调的存在,探索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则,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规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注意不断地发展创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注重情与理的有机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立论依据的基础上,提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将人文文化传授、人文素质教育讲座、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人文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并以提升学校文化底蕴、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建立自我人文修养体系作为实施条件的建议,以期探索一种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