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玉祥奉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阎锡山基本上是反对三大政策的,双方分分合合,变幻多端。日本投降后,阎锡山追随蒋介石,挑起内战,不听冯玉祥的忠告,终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2.
略谈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国英阎锡山是一个足智多谋、很富有政治经验的统治者。他自清朝末年当都督,到民国时期担任省政府主席和绥靖主任,统治山西达数十年。其间,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地似乎始终是励精图治的。为促使其属下各级官员恪尽职守,努力工作,他曾指出:...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的日本右翼都反对西方的自由民主价值观,主张“以国家主义对抗国际主义,反对约束日本国家利益无限制扩张的国际秩序”,而在这方面亚洲价值观的倡导者和他们的观念很近似。众所周知,日本新右翼的头面人物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既不承认日本曾侵略过亚洲国家,更不承认曾危害过亚洲人民,公然声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的捏造。前些年,他写了本针对美国的《日本可以说不》名噪一时。不知是他言犹未尽,还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深有同感,二人又合著《亚洲可以说不》一书。在他们看来,亚洲文明史已经超越了欧美现代文明史的限度,亚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应该发挥更大作用;他们抨击欧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4.
阎日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904年阎锡山赴日留学开始,直至1949年他的统治覆灭结束。在1935年“华北事变”前,阎锡山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扩张自己的势力。“华北事变”以后阎锡山面对日、蒋、共  相似文献   

5.
阎锡山是一位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其统治山西近达四十年之久。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地处抗战前沿,怎样处理与日本的关系成为阎锡山工作的中心。弄清这一时期阎锡山与日本的关系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笔者从三个时期分别考察了阎锡山与日本的关系。对于全面的反映抗战时期阎锡山的表现,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与国民政府蒋介石之间既有相互斗争的一面,又有统一合作的一面。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阎锡山不仅为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献计献策─—团结抗日,共同御侮;而且反对“华北自治”,劝止调停两广事变和西安事变。这一切无疑对稳定局势、增进民族团结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阎锡山拥袁称帝反对张勋复辟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5年到1917年,在中国大地连续出现了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两件倒退事件,而阎锡山对这两件倒退事件却表现出了不同的做法,对前者大加推崇,而对后者大加讨伐。这是因为,首先,阎锡山早年留学日本,接受了“军国主义”思想,袁世凯称帝,使以“君主立宪”为前提的军国主义在中国的实行成为可能,而张勋复辟则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其次,裒、段实权在握,阎锡山为保自己军政权不得不拥戴,而段祺瑞发动的讨张之战怎能不参加?第三,阎锡山一贯采取“见风使舵”的政治手段,讨张之战声势浩大,而张勋则成为众矢之的,阎锡山当然会站在战胜者一方。  相似文献   

8.
俘虏皇帝的人慈汝岭在乌克兰名城扎波罗热市中心一座住宅里,居住着一位具有非凡经历的老人———鲍利斯·菲里波维奇·奥杜德。他曾参加过日本投降的受降仪式和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并在远东地区参与管理战俘工作,战俘中包括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处决日本战犯那天,奥杜德...  相似文献   

9.
近代军阀中的不倒翁阎锡山,抗日战争时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态度几经转变,那么他是如何转变的呢?转变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史家。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为止,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错纵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统治山西的大军阀阎锡山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的情况下,为了求得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手段。他在抗战时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亲日——抗日——降日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小读者》2003,(9)
任建新同志1925年8月出生于山西襄汾县,曾就读于山西临汾师范学校,北京汇文中学,北京大学。在北大读书期间,他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参加了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反对国民党打内战的学生运动,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通缉。随后于1948年8月,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到了解放区河北平山,被分配到刚刚成立的华北人民政府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革命生涯。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育》2006,(7):F0002-F0002
作为职业人的门青,他的身份是上海七宝教育集团的美术教师。 作为化人的门青,他的身份是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知名中青年画家,多次参加全国性展出,并曾在日本、美国、德国等举办过画展,作品先后被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收藏,近几年的作品主要被韩国首尔艺术中心收藏。  相似文献   

12.
山县有朋是活跃于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军事、政治领导人,天皇制的拥护,一生反对政党政治。在他从政的40多年中,利用种种手段打击、瓦解政党,开日本金钱政治的先河。由他确立的军部大臣现役制,则为日本军部控制国家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1911年辛亥革命时,陈独秀参加了浙江和安徽的斗争。安徽光复后,他出任都督府秘书长,推行激进的改革措施,遭到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而受挫。之后他参加了安徽地区的反袁斗争,失败后逃往上海,继而流亡日本。总结几年来革命斗争屡受挫折的教训,陈独秀认为中国的出路首先不在于政治制度的改革,而在于文化的转换,实现国民性的改造。  相似文献   

14.
张元济先生是浙江省海盐人,是我国著名的出版家、校勘家,也是商务印书馆所办东方图书馆的前身——涵芬楼的创始人.他生于1867年,卒于1959年,终年92岁.他曾由于参加维新运动,在戊戌政变时被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永不叙用.后来在上海致力文化事业,曾主持商务印书馆,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四部丛刊》等.他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统治,解放后,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曾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他著有《校史随笔》、《涵芬楼烬余书录》等,嘉惠学林,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冀、察"省主席",都是蒋介石放长线钓大鱼的诱饵,他利用此诱饵,从冯玉祥集团、阎锡山集团分化出了一大帮重要人物,他利用这些人物去攻打工农红军。抗战时期,又用来抵抗日本侵略军。后来,不听冯玉祥等的忠告,悍然发动内战,终于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16.
在二十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积极付诸行动。在山西,阎锡山集团与中国共产党在一省的范围内成立了特殊形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的爱国情结和民族意识在山西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山西的统一战线为全国抗战树起了一面旗帜,对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顺利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中共、日本、蒋介石集团三种力量,为了山西的"存在",经过权衡利弊,阎锡山最终选择了联共抗日的道路.联共抗日是阎锡山抗战的一个特点,本文就其形成原因予以浅析.  相似文献   

18.
赵树理     
赵树理,一九○六年出生在山西沁水县一个贫农家庭,从小喜爱民间文艺。一九二五年入山西长治第四师范初级班学习,接近了革命工作者,同时受到“五四”新文艺的影响,开始写新诗和小说。一九二六年,因参加反对军阀阎锡山的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一九二七年被捕入狱。出狱后,长期生活在农村,当过农村教员,主张向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学习,提  相似文献   

19.
个性的价值     
他是一位天才的书法家,9岁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时就在东京掀起一股旋风。他的4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1400万日元。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这样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坛上,必将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  相似文献   

20.
林育南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早期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林育南1898年冬月生于湖北黄冈,1915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1917年,他加入恽代英创立的革命团体“互助社”。翌年五月,他积极参加武汉学生反对北洋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条约《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斗争。1919年初,林育南发起组织“新声社”,并创办武汉“第一个新文化出版物”──《新声》半月刊。“五四”运动爆发,他立即投身革命洪流,被选为武汉学联负责人之一。六月,林育南受武汉学生的委托,奔赴上海参加全国学联的工作。1920年,林育南在北京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