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不久举行的重庆谈判,是1927年以后,国共两党领袖第二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谈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是中国内部国共两党关系长期发展的结果,而且是抗战胜利阶段美苏两国在对待中国问题上的一次交锋,它深刻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围绕中国政局的国际关系。因此,研究重庆谈判的国际背景,是了解这一时期国共关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国共两党关系史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特定的基本原理。它不仅是国共两党关系历史现象和规律的理论概括,而且是构建国共两党关系史这门学科的重要理论支点。深入研究其基本原理,对于这门新兴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拟对国共两党关系史的有关基本原理,略述己见。  相似文献   

3.
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现代政治史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海峡两岸关系的重要问题。纵观国共两党关系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这样一个明显的、带有规律性的特点,即反复的合作与分裂。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表明:民族和解与"一国两制"是处理国共两党关系光明的前途和历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围绕着在战后中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及其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等问题,国共两党和美国政府有着各自不同的构想,这期间中美关系的演变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两国关系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本文试就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政府之间的关系作一概述。一抗战胜利前夕,双方的关系从密切合作的良好开端到逐步恶化美国从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起,除了在  相似文献   

5.
共产国际的策略路线与国共“党内合作”的逻辑发展吴九占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下,国共两党实现了“党内合作”,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弄清共产国际的策略与国共合作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深入地研究国共两党关系史和中国大革命史,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  相似文献   

6.
<正>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帮助下,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形式上,采取了“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这一时期为什么我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这次国共合作的功过如何?是很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党人为了完成不同历史阶段的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共两党关系史研究综述任元国共两党关系史是中国现代史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它虽形成时间不长,却已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深入,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见解。本文拟就近期一些研究重点问题略作综述。l关于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特...  相似文献   

8.
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是国与国之间关系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完整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始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之后,资本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上多数国家联结成一个关系紧密、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这就为世界性国际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国际关系史分期及主要特征1.17世纪下半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第一时期。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西欧列强围绕欧洲霸权和世界海上与殖民霸权这两个方面而展开激烈的角逐。其中英国在这一时期始终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成为列强争霸的主要对手。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第二时期。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三对矛盾的发展变化。即:①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  相似文献   

9.
作者认为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根据其自身小集团的阶级利益,根据客观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国共两党力量的消长和政策策略的变化,对国共两党采取不同的态度,有时联蒋反共;有时亲蒋联共;有时反蒋反共;有时联共倒蒋;有在蒋与共之间形成一种“中间势力”。这对国共两党时离时合的关系,对国共两党力量的消长,乃至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尊健 《历史学习》2006,(10):10-15
1927-1937年的10年,是国共两个政权的对峙时期。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立斗争;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1.
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华民族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国共两党以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相似文献   

12.
虽然国共两党的阶级基础、政治纲领及方针、政策都有几、则的区别,但这并不能成为两党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国共两党有着共同的民族利益。在历史上国共两党先后有过两次合作,每一次合作都对国家的独立与统一、民族的振兴与富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国民党每次都在取得合作成果后,为了阶级私利,又在历史上导致了合作的两度破裂,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历史上国共两党反复合作与分裂的复杂关系,现在似乎因为有了台湾海峡这个天然地理障碍而终止。在国际势力的干预下是否永远断绝呢?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3.
1924~1927年国共两党的合作,揭开了中国党派关系史上最灿烂的新篇章。国共两党几十年的矛盾发展史,正是在这“新格局”与“新方式”中拉开了历史序幕。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从酝酿合作到实现合作、又出现了上升时期,进而又出现了曲折发展时期,最后发展到从局部破裂转为全面破裂时期。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讨论了中国唐朝时期(618-907)阿拉伯世界与中国的各种关系。这一时期在阿拉伯世界正是伊斯兰教兴起、正统哈里发统治(止于661年),以及伍麦叶王朝和阿巴斯王朝(止于906年哈里发·穆克台菲)执政时期。选择这一时期(618-907)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这一时期是阿拉伯国家和中国进行商业和文化交流的黄金时期之一。文章试图解释或解决有关这一时期中阿关系上的一些难点。为了阐明此期阿拉伯和中国历史交流中的更多问题,文章使用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最原始的资料,试图藉此填补一些空白或对这段历史提供一些新解释。文章分为上下篇发表,上篇主要考察了这一时期中国和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间正式外交关系的建立以及其军事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三事变”,是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国际关系的变化、国内政治斗争的状况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国共两党在对日政策问题上均提出了自己相应的主张。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对国共两党此间对日政策的演变及其成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近代中日两国的文化关系中,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之间的关系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国近代这个特殊时期,中国东北和日本的文化交流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侵略与反侵略无疑是这一时期的主流。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宽泛的,本文仅从教育层面作以考察,通过对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的教育交流状况研究,以揭示这一时期教育交流所具有的特殊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7.
作为南北四会之地的襄樊地区,在魏晋南北朝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1978年以来,对今襄樊地区在这一时期历史的研究硕果累累,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对南北分裂对峙形势下当时军事、政治、社会等方面的论述。对这一时期这一地区普通民众的社会生活以及有关这一时期襄樊几度被北朝所占,特别是南北短暂统一时期以及侯景之乱后的历史研究比较缺乏,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科学珍闻     
太阳黑子和气候的关系目前气象学家们已经认识到太阳黑子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约轮·埃迪对一千六百年以来太阳黑子活动的观测记录进行了研究。他专门研究了一六四五至一七一五年这一时期,那时太阳黑子比正常时少得多,而这一时期恰与欧洲的“小冰期”相对应。埃迪还通过对树木年轮作C~(14)分析,推测出一千一至一千二百五十年期间,太阳黑子活动曾出现最高潮。如  相似文献   

19.
以文学史实为依据,探讨美国地方文学产生的背景、原因及对美国文学的影响;以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作家自我与客体、历史、现实和地域之间多角度、多层次的复杂关系,并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及各自的文学特色和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 ,高等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所在。本文从回顾我国政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出发 ,分析我国政府高校管理的意义与局限 ,并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的新变化。一、我国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历史回顾建国初期 ,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接收旧学校、改造旧教育的工作 ,这一重大举措保证了受教育权归为劳动人民 ,也保证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这一时期 ,政府对高等教育实行中央集权的统一计划和管理 ,高等教育的一切活动都置于极端的统一管理体制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