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且对亲子共读的内容、方法、途径缺乏了解。在许多发达国家,一般在孩子1岁半时就开始培养读书的习惯,我国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上还比较落后。缺乏培养的结果就是,孩子是否有读书的习惯全靠“机遇”,“机遇”好,孩子会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机遇”不好,孩子几乎就不读书。孩子们因为缺乏培养而无法享受到读书的权利和快乐,这是一种不公平。这个问题也让我们成年人反思,因为这不能怪孩子,这是我们成年人的问题,是我们的状态影响了这些未成年人的阅读。家长首先应该是亲子共读的积极参与人。现在有很多家长重视阅读这个问题,他们也很希望在自…  相似文献   

2.
高墙内的未成年人肯定常常在忏悔,同时也在回忆他短暂而美好的时光。可惜,这美好因为扎根太浅,过早地让邪恶替代了。未成年人走进高墙,是社会的悲哀,是家庭的不幸。在我们反思的时候是否应该考虑如何让“美好”深深地扎根。人,成年人,未成年人,之所以会触犯法律,原因有:1.无知,一点都不懂法;2.是因为私欲的极度膨胀,理智失控,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触犯法律了。其实,私心人人都有,但是不能膨胀到损害他人、损害社会的程度。怎么不让童真被玷污,怎么让童年真正美好?从我的职业准则谈——是让孩子认识美好,向往美好,崇尚美好,…  相似文献   

3.
关颖 《中国德育》2008,(7):75-77
在未成年人道德社会化的环境因素中,家庭是首要的、最基本的文化环境。几乎每个人都出生于一个家庭、属于一定的家庭。家庭是人生旅途的第一站,是个体最早接受教化的场所。未成年人在家庭中通过与父母以及其他成年人的互动,获得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生存技能、角色规范以及如何参与社会生活的经验。在以往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年幼的孩子通过家庭认识社会,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指导是指有关专业人员或社会机构对实施家庭教育的成员(成年人或未成年人)从理论、方法、内容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指导,确保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家庭教育指导受到社会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方法是否科学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本期的特别关注,我们与广大读者谈谈一个沉重的话题:未成年人犯罪。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是说,没有生来就坏的孩子;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也没有绝对不会变坏的孩子。调查表明,由于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日趋尖锐和复杂,某些领域的道德失范,价值观的扭曲、社会丑恶现象的沉渣泛起,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导致腐朽文化和有害信息的飞速传播,使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激增。未成年人犯罪,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了难以挽回的伤害。“救救孩子”,成了社会与家庭的强烈呼声! 其实,面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我们的家庭不应该束手无策,应该有所作为。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战场。要时刻牢记,我们生养和教育子女,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愉快;还担负着培养未来公民、未来事业家、未来战士的重任。不要用“没有时间”,来放弃自己教育的责任,“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就意味着你没有时间做人;不要用“不懂教育”,来放弃自己教育的职责,“不懂教育”——就意味着你向敌对势力缴械投降,葬送孩子的一生,酿造家庭的苦果。行动起来吧!承担起你的责任,筑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防线!  相似文献   

6.
对于未成年人有没有隐私,需不需要保护,报刊上常有争论。一派观点认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一样,应该享有隐私权;另一派观点则认为,未成年人毕竟是受父母监护的,如果过多地强调隐私权,不利于父母的教育;也有些教师认为,动不动就把隐私权抬出来,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本人同意第一种观点,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成年人并不把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当回事,未成年学生也不知道自己还有个隐私权可以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7.
稿源采珠     
湖北叶晓燕谈有一本风靡教育界、充满崭新理念的书——《向孩子学习》,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现代社会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现代教育是两代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向孩子学习是成年人真正成熟于睿智的标志。是的,由于成长环境的开放和接受教育途径的多向,今天的孩子对各种新事物、新知识的了解可能比成年人更为敏捷和广泛,使他们拥有了超过成人对信息的掌握方式和对事物的理解途径。他们没有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常常表达出不同于成人的看法。他们凭着对新文化的敏感、认同以及接受能力的优势,更显示出一种学习的自然与活力。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成年人的协助和陪伴。所谓“协助”,就是要帮助未成年人完成必要的人生任务。有效地实现社会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所谓“陪伴”,就是与未成年人一路同行,成年人有时在他们的前面,起带领、示范、给予的作用;有时在他们的后面,起推动、鼓励、使能的作用;有时则与他们同步,表达同感、理解、关怀和爱。因此,作为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员的亲密朋友,学习、借鉴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一些理念和技巧,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本期开始,本栏目特邀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工系社会实务课程主任许莉娅副教授,分两期向大家介绍未成年人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及技巧,以期丰富我们的辅导思想,提升我们的辅导技巧。  相似文献   

9.
由于未成年人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认知能力较差、可塑性较强。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建立区别于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殊对策及处遇制度。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应采取特殊的制度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尽可能多的适用非犯罪化、非监禁刑和非刑罚处罚措施,并建立独立的未成年人犯缓刑制度及配套的调查、监督和社会帮教制度,促使未成年人犯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我们成年人每日上班如果总是不发工资,工作积极性是会受影响的,说不定你还会辞职不干了。同样道理,孩子上学也需要得到“工资”,才能保持其积极性。什么是孩子上学得到的“工资”呢?有些家长可能认为,我给孩子吃喝穿,给他买玩具和山地车,请他吃麦当劳、肯德基,这不是“工资”吗?不是。这些东西在孩子眼里,都是应得应分的,我是你的孩子,你就应该给我这些东西,我不上学你也应该给我。而学习的“工资”必须是直接从学习得来的好处。这个“好处”就是孩子从学习中得到的成就感。因为学习而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会有成就感;从学习中得到收获,会…  相似文献   

11.
我对向孩子学习,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两代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相互影响这个课题非常感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社会化和社会性发展是我近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情。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从他们的社会化和已经成熟的成年人的社会化之间的关系来看,总是上一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非常快的今天,不仅儿童要进行社会化,成人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社会化的过程。在两代人相互影响中,也许孩子们对社会的反应比我们快,因为成人已经成熟地形成了一种行为模式,或者一种观念,改变起来就比较慢,就可能会滞后。而孩子所具有的是一种不成熟的行为模式,对新事物的接受和适应就比我们快,这方面孩子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在家上学"运动在美国的迅速发展,"在家上学"的儿童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社会化成为了一个焦点议题。关于该问题,学者们大体持三类观点:"社会化危机"论、"社会化良好"论和"差异社会化"论。"社会化危机"论认为"在家上学"的儿童难以像那些在学校就读的孩子一样顺利实现社会化;"社会化良好"论认为"在家上学"的儿童同样能够顺利实现社会化;"差异社会化"论认为应该区别看待"在家上学"的不同群体,这些儿童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社会化取决于具体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4.
时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可能大家都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身为人父,我很关注这方面的讨论,也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兹录于此,以供批评。孩子们的思想道德到底有些什么问题,可另作别论。我的看法是,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孩子们的高度便是我们的高度,孩子们的问题便是我们的问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一定的社会环境是孩子们赖以成长的摇篮,而这个摇篮是由我们——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预先编就的,编得好不好,合格不合格,都会从孩子们的身上反映出来。从现实的情形说,社会这个大摇篮的结构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15.
发展健康的性态度和健康的性生活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个过程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因此,从一开始,你就应该帮助你的孩子建立好的感觉:他能从自己的身体得到快乐。性的内容远远不只是性交。它包括你和你的孩子之间所有的亲吻、抚摸、满足、依恋和爱。这些是成年人性爱的基础。新生儿也有着潜在的性感觉:小男孩可以勃起,我们有理由认为小女孩也会有对阴蒂的感觉。性反应对我们种系的生存繁衍是基础性的、必须的,因此,这些感觉和欲望从一开始就是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固有的。你给予你孩子的所有敏感的身体关注:抱着他,抚摸他的皮肤,给他洗澡,帮助…  相似文献   

16.
进入高科技和信息化时代,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这些安全事故伤的是一个孩子,却往往牵动着一家几代人的心,孩子的安全已成为一个涉及家庭、社会的重大问题。如何让孩子在安全中成长?一、让孩子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如何让孩子安全?不少父母认为是将孩子的一切行动置于自己的视线之内,这不准那不准,一百个不放心,上学有人送,放学有人接。现在人气最足、最让人怦然心动的地方之一就是放学时中小学校门口、各种未成年人考试的考场门口,外国的社会学者将之称为中国城市的一大景观。然而,这…  相似文献   

17.
记者还就法国未成年人参与社会的状况,采访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法国分会主席雅克·安慈。他最为精彩的一句话就是“应该让成年人更新观念”,下面就是他对记者提出的几个问题的看法。未成年人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不是最近才有的事儿? 这是一种自发形成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亲子义工是指家庭的成人与孩子一道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行动,它是新时期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一种新的形式。广东省中山市从2005年9月成立第一支亲子义工服务队起,至今已经有72%的中、小学成立了亲子义工服务队。中山市亲子义工的发展,力图适合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喜好特点、成长特点,适合未成年人的动手能力,适合未成年人的集群现象,适合未成年人张扬个性的参与,适合对未成年人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适合对未成年人实施弘扬上进的激励。对于亲子义工现象,究竟是为了亲子,还是为了义工的议论一直没有停歇过。家长与孩子一起开展志愿服务、做义工,交织着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传递,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传递;表达出家长与子女的传承,未成年人对成年人的继承。中山市的亲子义工现象,对当下志愿服务理念的培养方式、志愿服务群体的培养方式、志愿服务行为的培养方式,都提出了值得思考的话题。可以从适应未成年人成长的角度、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角度、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角度、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来推进包括亲子义工服务在内的志愿服务,无疑是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建设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物质基础、人文基础。  相似文献   

19.
广东全省收押的少年犯在最近20年中猛增了10倍左右。当家长抱怨孩子不争气时,你是否想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一年多了,未成年人犯罪仍然是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1980~1999年,广东全省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22,(3):50-53
<正>如果我们能把每个孩子都看成是未来社会的公民,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那么尊重孩子就不再会是一句空话。家庭教育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的第五条中提到的这两个“尊重”,能帮助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持有科学、正确的理念,能让孩子的成长之路变得更加平坦和顺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