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玲 《少年世界》2014,(2):27-28
每年新学期开始,新生幼儿人园时,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关键期,也是幼儿和家长最煎熬的时候。对幼儿来说,从家庭到幼儿园是生活上一大转折。面临新的环境,首先表现出来的是情感上的不适应,其次是生活上的不适应。每个幼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一般一个月左右基本能适应幼儿园生活,但每个幼儿的适应情况却是有差别的。  相似文献   

2.
刘兴玉 《福建教育》2023,(34):48-51
<正>进入幼儿园小班,懵懂的幼儿从熟悉的家庭场域进入美丽又陌生的新环境,有好奇也有害怕,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入园适应”。“入园适应”是指幼儿走出家庭环境接受幼儿园环境的过渡阶段,涉及幼儿的身心发展、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的教育环境等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也是每个小班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生活课程作为幼儿入园适应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幼儿发展、快速而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有些幼儿园的入园适应生活课程却缺乏系统性的规划。为了提升幼儿入园适应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生活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伴和老师以及具有约束力的集体生活,这的确会给幼儿带来不少压力。在陌生的环境里,幼儿最容易失去安全感,而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则是形成安全感的基础。那么,如何让幼儿从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从而使幼儿更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呢?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篇经验总结,新学期开学了,面对新生家长对待幼儿入园焦虑的问题,应如何解决?我从家长的角度分析了家长、幼儿焦虑的原因;从幼儿的角度分析了由于幼儿入园能力准备不足导致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以及老师如何消除家长的焦虑入手,即从家园合作、共育幼儿;老师呵护关爱,赏识鼓励;让幼儿熟悉环境,逐步适应;老师组织活动,积极引导;展开讨论,进行总结。力求家长了解幼儿园生活的常规;家长的焦虑情绪影响幼儿的情绪,以至延缓幼儿入园的适应期。家长应放手幼儿,使幼儿与老师交流沟通,在老师的关爱呵护,赏识鼓励;熟悉环境,逐步适应;组织活动,积极引导下慢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并且逐渐喜欢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5.
王静 《甘肃教育》2010,(12):55-55
一、新入园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原因 1.对父母的高度依恋使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现象。 对父母的高度依恋是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首要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从出生起,逐渐对父母产生依恋。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依恋对象是否在场或是否在幼儿的视线之内,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适龄幼儿突然间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和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进入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与完全陌生的老师、伙伴相处,加之不情愿地参与相对不自由、有规则约束的集体活动,难免会出现不同表现、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会产生极大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导致情感、生活和交往等方面各种不适应问题的出现。幼儿出现入园不适应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从生态学因素分析,主要是由于生活环境和活动方式的改变引起的;从心理学因素分析,主要是安全需要的暂时缺失、情感依恋的迁移以及幼儿自身心理防御机制的调节不足所致;从社会学因素来看,主要是由幼儿人际交往关系的变化及社会角色的转变造成的。只有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才能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相似文献   

7.
孔晓微 《成才之路》2022,(6):136-138
幼儿入园是幼儿初次离开家人来到陌生的环境,会出现分离焦虑,常常伴有哭闹等现象,这也是幼儿入园不适应的表现.文章结合幼儿的特点,分析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从家长、教师和幼儿园的角度提出缓解幼儿不适应的建议,以帮助幼儿更好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8.
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对家人的依恋,对教师的不信任,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导致新入园幼儿产生不安全感,常常出现哭闹、情绪不稳定等现象。如果幼儿长时期恐惧不安、沉默忧虑,就会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帮助幼儿缩短适应期、较快地稳定情绪、愉快地上幼儿园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中,我尝试创设家庭式环境,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帮助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相似文献   

9.
幼儿从家庭环境中来到幼儿园生活,面对环境的巨大改变会产生很多不适应的表现。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不但是幼儿面对新的环境,家长也要面对一种心理环境的转变。我们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从幼儿园和家庭两个方面入手,也是连接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个开端。  相似文献   

10.
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幼儿入园困难有多种原因和表现,因此教师做好家访工作,在幼儿国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增进与幼儿的情感,使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将有助于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因生活。  相似文献   

11.
小班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的过程是幼儿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初入园时,幼儿以为再也见不到父母,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少幼儿会产生入园焦虑、恐惧、不安全感。消除幼儿的入园焦虑,使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幼儿本身、家长、教师、幼儿园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许琼华 《山东教育》2007,(10):49-50
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一步。个体适应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幼儿由于身心稚嫩、适应能力差,初入园时往往出现适应困难现象。有的幼儿起初对幼儿园产生极大的好奇和兴趣,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随着新鲜感的消失,便因想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家长在入园前的一段时间里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生活、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准备训练,同时幼儿园要开展灵活多样、有针对性的活动,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  相似文献   

14.
幼儿自理能力是指要亲自处理自己或身边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它是幼儿逐步适应社会环境,学会生活所必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包括幼儿生活的自理、幼儿学习的自理、幼儿人际交往的自理等。本文从幼儿园教师视角出发,研究对象是刚入学的3—4周岁小班幼儿,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即培养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睡眠、饮食、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作为幼儿学习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5.
胡臻 《成才之路》2013,(34):92-93
在每年的幼儿入园时期,普遍存在幼儿入园适应不良问题。新入园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完成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过渡,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为此,教育工作者要从幼儿入园适应不良的表现入手,研究造成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张淑萍 《考试周刊》2013,(4):185-186
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生活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伴和老师及具有约束力的集体生活,这的确会给幼儿带来不少的压力。怎样让入园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作者对幼儿生活习惯、独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几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有效地与家长沟通,以共同做好新生入园工作。  相似文献   

17.
合作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从幼儿阶段起,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学习活动逐步树立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使幼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榜样效应、幼儿的游戏活动、幼儿的学习活动、教室环境布置等方面鼓励引导幼儿树立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韩佳 《黑河教育》2011,(1):43-43
幼儿从家中来到幼儿园生活,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大多数幼儿都会不适应,他们往往表现出恐惧、焦虑、胆怯、退缩等"不良反应",这一系列"不良反应"均干扰了幼儿正常的成长发展。改善这些不适应现象,免去家长后顾之忧,缩短幼儿的"焦虑期",让幼儿能以良好的情绪顺利适应集体生活,不仅有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幼儿社会行为形成。所以,让幼儿以良好的情绪顺利适应集体生活,这是幼儿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要求幼儿园教育和幼儿的生活相结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生活教育的理念。教师应该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及熟悉的环境,以幼儿适应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谈谈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41):163-164
对于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让幼儿更快地融入幼儿园环境是教师的职责。一日生活皆课程,合理组织、科学安排组织一日生活,将各个领域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在一日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是教师值得开发的资源,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有效地让小班幼儿尽早适应幼儿园环境。文章结合小班课程《我上幼儿园》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地让小班幼儿适应幼儿园教育环境,帮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及艺术表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