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2第五章第四节的实验,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够得出线圈的匝数越多,它两端的电压越高,但不易得出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的关系,其原因是所用的可拆变压器效率太低(铁芯截面积小、导磁率小、漏磁大)。教材中没有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实验,而是通过介绍没有能量损失的理想变压器,推导电流与匝  相似文献   

2.
交变电流中"理想变压器"一节的教学,由于教材中没有做详细的证明,就直接给出了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存在一些思维认知的盲区。文章基于理想变压器的条件,详细解释了理想变压器在空载时原线圈电压和电流不为零情况下输入功率为什么为零,并给出了原副线圈匝数比等于变压比的公式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3.
鲍明丽 《物理教学》2015,(2):17-18,38
用DIS测量变压器的电压和电流,计算机显示出交流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值变化图线,由电压和电流的峰值,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比与匝数比的关系、电流比与匝数比的关系。分析了理想变压器几种电压和电流间的相位关系,并与实验中采用DIS测量方法得到的电压和电流图线作对照。  相似文献   

4.
<正>含理想变压器的动态电路问题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变化引起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等物理量发生变化;也可以是保持原、副线圈匝数比不变,副线圈所接外电路中的负载变化,从而引起原、副线圈电路中其他物理量发生变化。分析此类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明确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厘清理想变压器的特征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制约关系,掌握恒定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定量关系。一、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工作的基础是互感现象,即通过  相似文献   

5.
变压器的原理在试用本中,是用电磁感应中的互感现象先导出原、副线圈感生电动势之比等于匝数比,再说明原线圈中的电动势是反电动势,副线圈相当于电源,得出电压比等于匝数比,现在必修本中在没有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反电动势的情况下,没有从理论上导出变压器的电压公式,那么,如何讲好变压器的原理呢?我们做了如下尝试:利用一件教具(可拆变压器),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发展过程,在课堂上用四个演示实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取  相似文献   

6.
一、设计思想1 .“变压器”课题的教学应围绕“什么是变压器 ?”“变压器副线圈为什么有电压 ?”“变压器为什么能改变电压 ?”“变压器是怎样改变电压、电流的 ?”等问题为线索展开教学过程 .现行教材为降低难度 ,在“变压器为什么能变压”这个关键性问题上用“从实验知道”这样一句话避过去了 ,并没有介绍变压原理 ,教材的方法教育功能被大大削弱了 .为克服这一缺陷 ,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 ,在不增加教学难度的前提下 ,笔者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推导相结合、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方法 ,使学生先在实验探究中发现电压与线圈匝数之间存在的关系 ,然后从电磁感应原理出发解释和推导这一关系 .这样处理 ,学生对变压器的变压原理的理解将更加深刻 ,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将同时得以训练和培养 .2 .以能量的转化和传输为核心 ,突出变压器的理想化模型 ,应是处理本节课教学内容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课本上并没有“理想变压器”的字样 ,但课本上给出的两个等式却只适用于理想变压器 .笔者认为 ,明确“理想变压器”的概念远比含糊其词好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变压器传输电能时因各种原因而产生的电能损耗 ,提出变压器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本节课文讨论的是理想变压器,并得出变压器工作原理的两个重要结论:(1)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_1和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_2之比等于原副线圈匝数n_1、n_2之比,即(U_1/U_2)=(n_1/n_2);  相似文献   

8.
在变压器原理的教学中 ,为讲解、分析变压器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功率之间的关系 ,一般采用可拆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来定量的研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但教学实践和教学反馈发现 ,这种定量研究的方法缺乏直观性 ,缺乏生动性 .笔者对此将变压器演示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使演示过程“由静变动”,富有吸引力 ,教学效果表明学生易于接受并深刻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取可拆变压器、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各一只 .在讲解变压器输入输出电压跟线圈匝数之间的关系时 ,先把可拆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取下 ,各用一根 (长约 1.5 m左右 )铜…  相似文献   

9.
当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不变时,如果变压器的负载发生变化,则其原副线圈中的电流、电压及功率要发生变化.而且在变化过程中得遵循一定的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在高二下学期学习的实验内容主要是选修《3-2》中的实验,包括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传感器的应用等。在这些实验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比如"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原理是原线圈通过电流时,铁芯中产生磁场,由于交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铁芯中的磁场也随之不断的变化,变化的磁场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中就产生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2012年山东省高考理综第18题:图1甲是某燃气炉点火装置的原理图.转换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图1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并加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为交流电压表.当变压器副线圈电压的瞬时值大于5000V时,就会在钢针和金属板间引发电火花  相似文献   

12.
变压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是一种改变交流电压传输电能的仪器。在必修本和试验课本中对变压器的原理都没有从理论上进行推导,没有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反电动势,也没有具体的演示实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变压器原理,掌握变压器输出输入的电压、电流、功率之间关系,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演示实验。实验一:在引出课题后将可拆变压器的部件逐一介绍,让学生弄清原线圈、副线圈、铁芯、输入端、输出端等基本概念。为了导出输出输入电压跟线圈匝数比之间的关系,先把可拆变压器的副线圈取下,用一根长1m左右的铜芯绝缘导线与小灯泡组成…  相似文献   

13.
原题加在理想变压器上的交流电压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与副线圈相连的负载电阻阻值为R,如图1所示,求:(1)原线圈中的电流I1为多大时,负载上获得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多少?(2)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时,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多大?这是一个典型的变压器问题,对于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所以要算负载获得的功率,实际上是要计算变压器的输出功率P1,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里面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出现了一些问题。误解假设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则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U1=E-I1r。由UU21=nn21得…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三册“变压器”一节的教学中,将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关系和电流关系(以下称两个公式)置于并列的地位,笔者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两个公式的因果关系在理想变压器中,电压关系是根据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电磁感应,在忽略漏磁和副线圈产生的磁通等理想情况下推导出来的,而电流关系则是在忽略变压器的能耗时,根据变压器的输入  相似文献   

15.
1引言 变压器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电器设备,普通变压器依据电磁感应原理由原、副线圈及铁芯组成,为减少漏磁,铁芯是闭合的,通过改变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来实现电压的改变.当使原副线圈匝数不变,而改变原副线圈磁头间的距离d时同样可以实现电压的改变,据此制成新型滑动变压器.  相似文献   

16.
1.理想变压器各物理量的决定因素 (1)电压制约:输入电压U1决定输出电压U2.当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不变时,不论负载电阻R怎么变化,总有U1/U2=n1/n2.  相似文献   

17.
在变压器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看到绕满导线的变压器模型时,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可以任意选取吗?学生们认为,按理想变压器的  相似文献   

18.
有关理想变压器的动态问题分析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负载电阻不变,原、副线圈的电压U1、U2,电流,I1、I2, 输入和输出功率P1、P2随匝数比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二是匝数比不变,上述各量随负载电阻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不论  相似文献   

19.
互感能使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以及两端的电压成比例地发生变化,那么变压器能否变换电路中的电阻呢? 引例 图1中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两线圈直流电阻均可忽略.若副线圈负载电阻为R,那么变压器工作时,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为多少? 分析 a,b间的等效电阻理解为该两点间的电压U1与流经两点的电流I1之比,即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道高中物理题: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如图,接上三只额定电压为U、额定功率为P的灯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