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年前,有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刘宾雁报告文学选,书名叫做《关于不会说假话的中国人的故事》。该书一位责任编辑在题为《历史无情历史有情》的《代序》中这样写道:“《关于不会说假话的中国人的故事》,本是宾雁一篇未曾发表的报告文学的篇名,是我特意挑到这里用作书名的。当我毫不迟疑地决定这一点时,我脑子里闪出了一股异常强烈的、经久不退的思绪:倘若我能为宾雁写传,那传名,我也同样会定这一个——《关于不会说假话的中国人的故事》!”原来,这位责任编辑之所以要坚持使用这个篇名作为书名,其用意之一就在于要为刘宾雁树碑立传,确认刘宾雁是个“不会说假话的”人。不仅如此,这位责任编辑在《代序》中还有话。他说:“诚然,以如此简朴的词语概括宾雁,决不可能道出他作为杰出的新闻记者、作家、思想家、理论家、翻译家和共产主义战士的全部特性,倒很  相似文献   

2.
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长篇报告文学《不知天命》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宇宁 《视听纵横》2008,(5):104-105
韶良又要出书了。记得还在1994年的时候,韶良送过我一本书,书名叫《绝顶的梦》,汇集了他历年所写的报告文学、散文和随笔。那本书很好看,书名富有诗意。我至今还藏着。这次,韶良为他的新作取名《不知天命》,其意蕴耐人寻味,和前一本书讲的都是别人的故事不同,《不知天命》为读者讲了作者自己的故事——一个关于创业的故事。这个故事讲得很生动、很感人。  相似文献   

3.
最近,有位一贯关心农村读物出版工作的老同志向我推荐了几本小册子,说这些书颇有特色,值得一读。我翻开这些书以后,真的被吸引住了。这是一些专为农村读者编写的类似《三字经》、《千字文》的通俗启蒙读物,书名是《中国历史三字文》、《中国地理六字歌》、《世界地理六字歌》、《农村四言常用字》、《中国近代史七字歌》。形式是传统的,而内容则是完全新颖的。作者有两位,《中国历史三字文》和《农村四言常用字》是肖从方和刘毅然二人合作编写,另外三本均为刘毅然一人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文摘类杂志,《特别关注》异常重视从书海刊林中精选好故事.《特别关注》编辑部一位主要负责人曾公开宣称:"办杂志说容易也容易,就是找到好故事;说难也难,就是找不到好故事." 什么是《特别关注》眼中的好故事?长篇纪实报告文学《憨的智慧:<特别关注>15年传奇》一书中写得比较明白:"《特别关注》的用稿标准有三...  相似文献   

5.
报告文学,辞典皆曰为现代文学的一个品种。 不知怎的,我总觉得这个文学品种在中国一出世就不大正常。因为,在中国流传的报告文学的滥觞之作,却不是中国人写的。捷克人基希的《秘密的中国》、墨西哥的作家爱密斯的《中国──冒险家的乐园》之类,开中国报告文学的先河。 其实,一开始落后也没什么。鲁迅说“拿来主义”,我们把它拿来、走向正常、走向发展也就是了。事实也是如此。从夏衍的《包身工》到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出了不少好作品。特别是《哥》文出现以后,掀起了中国的报告文学热,甚至出现了《报告文学》这样专门的刊…  相似文献   

6.
报告文学,辞典皆曰为现代文学的一个品种。 不知怎的,我总觉得这个文学品种在中国一出世就不大正常。因为,在中国流传的报告文学开山之作,都不是中国人写的中国事。捷克人基希的《秘密的中国》、墨西哥作家爱密斯的《中国——冒险家的乐园》之类,坐上了中国报告文学的头把交椅。 其实,一开始落后也没什么。鲁迅说“拿来主义”,我们把它拿来、走向正常、走向发展也就是了。事实也是如此。从夏衍的《包身工》到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出了不少好作品。特别是《哥》文出现以后,掀起了中国的报告文学热,甚至出现了《报告文学》这…  相似文献   

7.
(一) 先讲一个有关写作的故事。 著名作家徐迟同志,是写报告文学的大手笔,他的许多报告文学作品,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在一次谈写作经验的座谈会上,他讲到关于周培源的报告文学《在湍流的漩涡中》的写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在消逝的地理"不仅仅是一本书的书名,更是一种中国版图内现实的写照;一个准确、客观的描述,含有警示和忧虑的味道。准确地说,这是一份关于中国地理文化记忆的报告,一本关于人文历史地理的忧思录。  相似文献   

9.
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省儿童文学家金振林同志的中篇报告文学《毛岸英》。书名是伟大的文学巨匠茅盾同志生前所题。序言是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同志所写。《毛岸英》这本书像磁石一样地吸引着读者,把我们带到那悲壮的历史岁月,烈士的事迹,一幕接一幕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感人肺腑,动人心弦,催人泪下,使人心潮激荡,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彷佛见到了岸英烈士的音容笑貌,他诚恳、谦逊、刚毅、淳朴,是那样地可亲、可敬、可爱!这实在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百花文艺出版社编审徐柏容来信:读7期,愿献疑一、二。第13页“香港《史记》出版”条说香港出版了一本写香港历史的书,书名就叫《史记》,我觉得这事未必妥当,《史记》是中国史籍名著,不应再出一本内容迥异的《史记》,不容《史记》出现双包案。否则应属于取书名不当。因此,颇疑“香港《史记》”是否为“《香港史记》”之误,另外,写香港历史的《史记》,似不能如该文所称之为“香港版《史记》”,“香港版《史记》”只能以之称由香港出版之司马迁《史记》。 第11页言书中之序应排于目录之前,甚是。不仅“现代书籍”如是,据我印象,中国古籍似亦大多如是。这种排列次序是合乎逻辑的。但如目录排在序言之前  相似文献   

11.
刘震云策略性地写了一个上访的故事。上访和拦访的过程混杂着荒诞、无奈、悲哀和幽默。但这不是反腐报告文学也不是官场政治小说,作家想写的是中国人生活背后的逻辑"其实不是我要幽默,生活就是这样。"聊到新书的细节时,刘震云说。三年后,继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一句顶一万句》,他的新长篇《我不是潘金莲》出版。刘震云自己说,这两本书算是"兄妹篇",不是一个故事,但背后的"理儿"是一样的。《我不是潘金莲》是一个类似于"打怪升级"的故事,讲述了李雪莲因与自己丈夫假离婚成真,继而被同村人误解之后,选  相似文献   

12.
1998年2月,作家出版社郑重地推出了一本好书,是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之作《昆虫记》。书名直译应为《昆虫学回忆录》。它曾有过多种译本和版本,但大多是根据日文或英文转译的,原著的风貌已大打折扣。许多译本都把书名译成 《昆虫的故事》,是鲁迅先  相似文献   

13.
新闻真实,一个并不复杂的职业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真实是个老问题。1985~1986年中宣部新闻局与中国社科院新闻所合作,出了一本关于新闻真实的书,书名是《真实——新闻的生命》,我是该书的编者之一。该书从马克思说起,  相似文献   

14.
书名是书的“灵魂和眼睛”。一本书的书名,既要能表达出书的内容,还要求能吸引人。既忌老面孔,也要避免耸人听问。有人说,一个好的书名能顶半部书,是说书名关系到书的销路。不只是现在。自古亦然。例如,只不过是从《三言》《二拍》中选了一些文章,加上一个略为新颖的书名——《今古奇观》,结果,“青出于蓝”,非常走俏。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古今笑》(冯梦龙编)。不少人没听说这部书,有人以为是“笑话大全”之类的消遣书。其实它是《古今谭概》(冯梦龙著)的易名。《古今谭概》这部书,虽不够雅俗共赏,却久已为人所知。冯梦龙何以要给它改名?据与冯梦龙同时人李渔(笠翁)说,是因《古今谭概》这书名太文了,不能吸引更多的普通读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文学家族里最年轻的一个成员,报告文学是在1930年前后传人中国的。在短短的七八十年的历史中,它所产生的灿烂辉煌和重大影响,已经足以比肩历史久远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中国的报告文学有两个兴盛时期:一个是上世纪30年代。当时涌现出了一批代表作:阿英编辑的报告文学集《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茅盾编的《中国的一日》、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夏衍的《包身工》、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等。  相似文献   

16.
谈起报告文学的起源,海内外专家学者一般认为是在近代。川口治说:“报告文学……始终是近代的工业社会的产物。①巴克说:“报告文学的物质基础就是报纸。”②这大体是说报告文学产生在18世纪,他们常以1724年英国奋福发表的《新环球记》为根据。中国的许多专家学者同意这种观点,并认为中国的报告文学出现的时代更迟,清末开始孕育,“五四”前后萌生,本世纪20年代初期才出现了称得上报告文学的代表作,他们常以瞿秋白的《赤都心史》和《饿乡纪程》来证明。不管是中国和外国的学者都认为18世纪以前没有报告文学。这种观点在我国学术界产…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的颜色是多姿多彩的,但要把日常随处可见的颜色说得多姿多彩,殊非易事。有这样一本名为《绝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的小书,能用散文笔法,忽古忽今、忽中忽西地讲述颜色的种类、特质、变迁、历史,以及由此形成的故事、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等。随着作者的娓娓道来,生成一幅幅精致的美图,确实能吸引人的心神,让人在审美中获得关于颜色的种种知识。所以该书曾获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选的2019年4月的“中国好书”。  相似文献   

18.
浙江籍报告文学作家徐锦庚全新创作的《望道:〈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共产党宣言》为线索,放眼世界,聚焦中国,生动记述《共产党宣言》的中国足迹,以文学方式呈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中国化的过程。全书从小角度纵深切入,饱蘸厚重历史之墨,兼具生动文学之笔,呈现出鲜明的革命历史题材报告文学特点,创造性地实现了历史思维、现实思维和艺术思维的有机统一,在当前诸多革命历史题材报告文学作品中,具有非常突出的示范意义,可谓革命历史题材报告文学书写的新标杆。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一本名叫《中国入门:麻烦邻人的研究》(以下简称《中国入门》)的漫画书在日本一面世,立刻成为关注的焦点,并登上了日本亚马逊书籍销量榜的亚军位置,18万册的销售量仅次于另一本关于韩国的漫画《嫌韩流》。该漫画书在日本热销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名为《中国入门》实乃“中国黑暗史”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漫画书?是否如书名所示,仅仅是对中国风土人情的介绍?首先,看看封面。封面是红底黄字,颜色颇为鲜艳,除了书名,封面上还写道:“读过这本书,所有的都明白了!”、“此书用漫画的形式介绍了这个忽视政治、经济、外交等国际规则,…  相似文献   

20.
《昨天》是一部文学作品,因为它是按报告文学的体裁写成的;《昨天》又是一部历史专著,因为它与充满想象的历史小说不同,全部的内容都是以扎实的史料为基础的。关于本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