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艳 《现代语文》2010,(4):147-148
诗词鉴赏是什么?陈新璋先生认为:"诗词鉴赏属于艺术欣赏的范畴,是读者对诗词作品由感觉引起,进行体验,加以认识的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大体可以这样描述:诗词作品以文字符号或者声音的形式作用于读者的视觉或听觉,由此引起读者的感知、联想,体会出作品中的情景,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要求,小学诗词的教学在于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喜爱传统文化,学会朗读诗词以及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用所学到的知识丰富自身,通过组织学生搜集诗词相关的资料、班级分小组讨论以及网络课堂的实现等多种形式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充实教学内容。网络课堂没有过高的教学要求,也没有过深过细的讲解和枯燥的背诵,而是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能轻松学习,牢固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做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现行的河大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编著者特意安排了诗词诵读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一定的古代诗词,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和美感。在教学安排中,主要以课下读背的形式为主。但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的限制,中考诗词赏析内容的要求,对诗词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包诗"体裁是创新式的语文课文表现形式,通过文字旁白的形式,将诗词作者的诗词创作动机以及作者在诗词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展现于其中,加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诗词的领会程度,同时,借助这样的课文形式创新,使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诗词彰显出深远的意境,特别是在精心打磨的现代语言旁白的映衬之下,诗词读来更具文化韵味。就教学而言,此种体裁实现了对诗词意境的立体化展现,有效地增进了学生学习诗词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词融入历史教学中是极其有必要的。主要分析了古典诗词融入初中历史教学当中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将古典诗词有效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其方法为将描述历史事件的诗词融入历史教学中,将描述人物的诗词融入历史教学中,将经典诗词融入历史教学中。希望对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88):37-39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如何使各学科素养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这个话题,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初中语文更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语言知识以外,能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审美能力,以令其对文章、诗词的体会更加深刻,对现有知识的把握和运用更加灵活。文章以诗词鉴赏教学为例,首先分析初中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列举一般诗词鉴赏教学的开展形式,最后提出具体的完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五年级(上)第26课。 【教学理念】诗词是一种美,是一种艺术,从诗词的特点探究其教学,应强调美育在诗词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在教学中应注重诵读欣赏和想象品悟,以画面的形式再现诗歌的意象,诵读激活画面,  相似文献   

8.
诗词是我国古人流传下来的瑰宝,在教学中让学生熟悉诗词、作者以及不同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重点,但学生在平时接触诗词较少,导致在鉴赏诗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于高中生来说,语文考试要想拿到高分,诗词鉴赏是一个必须要突破的瓶颈。尤其是在关键的复习环节,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诗词鉴赏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技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新复习形式,进行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9.
一、读——发现美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每教一首诗词,都先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朗读。上课时,用个人读、集体读、分组读等多种朗读的形式贯穿整个讲课过程。我对学生“读”的要求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始初要求学生读得准,不漏读;继而要求学生读出节奏,读出轻重缓急;进而要求学生读出诗词的味,读出诗词的情。这样一直读到熟,使学生从“读”中产生共鸣,从而发现诗词中的美。如读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相似文献   

10.
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里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所以,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进行意境分析,就是要求学生将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意境,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1.
从宋诗词描写中看宋代体育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是诗词文化和体育文化并盛的时期,宋代体育活动主要包括当时流行的运动项目、节令体育活动、女子体育活动以及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等。从宋诗词的体育活动描述中,可以窥探宋代体育文化发展状况,为当代体育文化的繁荣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阳峪窑的诗词文字书法装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阳峪窑以诗词文字书法的形式装饰陶瓷器,是宋代焦作陶瓷的创造,为民间文学增加了新的内容。文章对当阳峪窑群陶瓷器上诗词、曲赋、佳句、民间谚语、吉祥语以及姓氏、生肖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搜集与整理。  相似文献   

13.
赵秀丽  孙林年 《学子》2014,(3):13-13
正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文化精髓,它们蕴含着抒情美、内容美、形式美、情感美,对于熏陶学生人格,陶冶学生品格,具有极大的作用。由于古典诗词意蕴深远,情感丰富,这对教学中的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还要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学生的人格,这样才能使得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中的美育顺利展开。一、感受美的语言,培养语感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重视古典诗词的语言教学。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什克洛夫斯基指出诗预言是一种"陌生化"的语言。这种"陌生化",即是指语言形式具有新颖性。人们通过对这种陌生化的语言形式的感悟,体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作为古诗词融入歌曲的一种全新艺术形式,其艺术情感的表达隐藏在诗句中,而诗句意味深远、婉转内敛,要求演唱者不仅具有一定的演唱经验,还需要对古典艺术文化有着深层次的认知。基于此,探究了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特点和艺术审美价值,分析了当前古典诗词歌曲在声乐教学中应用的不足,根据教学现状,在教学实践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使学生在古典诗词的意境中完成声乐表达。  相似文献   

15.
唐代帝王的宴饮活动在帝王活动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频繁的宴饮活动促进唐代乐舞曲目的增加和表演形式的变化。同时,随着宴饮活动地点的变化,宴饮诗的内容逐渐转向对自然风光的描述,诗词变化反映出宫体诗向七律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曲的对仗     
和诗词一样,曲也讲究对仗。但是,曲的对仗,完全是出于修辞的考虑,而非格律上的要求。曲的对仗,可平仄相对,也可同声相对(即平对平,仄对仄)。曲的对仗形式要比诗词的对仗形式丰富得多。曲的对仗的主要形式有:合璧对、连璧对、鼎足对、扇面对、救尾对、鸾凤和鸣对、重叠对、同韵对、两韵对、律句对和衬字对等。合璧对,又称两句对,即两句之间构成对仗,取珠联璧合之意。  相似文献   

17.
当代影视作品中,始终活跃着古典诗词的身影,表现出对古典诗词的当代接受,以新的形式演绎古典诗词的文学价值,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文章主要从当代影视对古典诗词的接受方式、接受特点和接受效果三个方面来阐述当代影视创作对古典诗词的接受。  相似文献   

18.
1.古诗词的含蓄之美 诗词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除了在形式上具有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还必然表现出其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而且,作为一种内容深邃而篇幅简短的文学样式,它对语言的简洁、准确和传神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历代的诗词大家都十分注意行文的含蓄曲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中考的语文试题中总要设置些简单的古典诗词鉴赏题,来检测中学生古典诗词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古典诗词教学中及中考复习时加强指导学生做好这方面的训练。总而概之,任何一首古典诗词,都可以从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来做鉴赏。做到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并兼顾去赏析一首古典诗词才算是对它全面的学习和把握。由此可见,鉴赏古典诗词一般从方面入手,第一方面则是准确把握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对其做恰当确切的语言表述也就是赏析,第二方面则是要赏析它的表现手法。本文尝试从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的技巧方面展开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中考的语文试题中总要设置些简单的古典诗词鉴赏题,来检测中学生古典诗词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古典诗词教学中及中考复习时加强指导学生做好这方面的训练。总而概之,任何一首古典诗词,都可以从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来做鉴赏。做到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并兼顾去赏析一首古典诗词才算是对它全面的学习和把握。由此可见,鉴赏古典诗词一般从方面入手,第一方面则是准确把握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对其做恰当确切的语言表述也就是赏析,第二方面则是要赏析它的表现手法。本文尝试从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的技巧方面展开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