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大革命和英美的革命都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创制试验,但法国人的革命和盎格鲁-萨克森人的革命在取向上有明显的差异:后者侧重于追求自由,前者则侧重于追求平等。本文描述了由法国大革命所折射出来的法兰西民族的那种无限崇尚平等的政治文化特性,初步分析了其基本成因及后果,肯定了法国大革命激进性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了这种激进性的弊端,以及由此引出的历史启示,那就是成功的现代民主政治的创建,有赖于自由与平等这一对现代文明核心价值之间的温和协调。  相似文献   

2.
面对近代中国信仰与秩序双重转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出于急切的救国启蒙的功利主义目的,纷纷向强大的西方寻求思想资源。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以“自由、民主、平等”为旗号,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然而他们却仍然没有摆脱中国革命的“实质性传统”,走出了不同于法俄革命、英美革命的“第三种革命模式”。  相似文献   

3.
石勇 《中国教工》2011,(10):34-34
中国教育的现状距离民众、社会与国家的预期有相当大距离。作为社会发展的平衡器,教育成为一个社会追求公正、公平、平等、自由、民主等高贵价值的工具,一旦社会偏离这些价值,教育必然成为批判的靶子,甚至成为代罪羔羊。  相似文献   

4.
网络空间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有密切关系。现实社会伦理是网络空间伦理的根源和基础,网络空间伦理是现实社会伦理的某一种理想模式。自由、平等和公正原则是网络空间伦理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6.
于娟 《西藏教育》2014,(11):20-23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现实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目标的丰富多样性,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民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更丰富。自由与公正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关于自由、公正等价值目标在实质内涵上有本质区别,前者强调集体的自由、公正,后者站在个人主义立场上强调个人自由的优先权。结合我国转型关键期的社会客观实际,对两者核心价值观作全面系统的区别、分析与比较,对于更好地理解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金菊 《广西教育》2014,(27):28-29
高校全员德育模式是时代的产物,其提出有其客观必然性;对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结构决定功能理论,构成了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教育民主的主体间性本质和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信仰和追求对民主的理解有很大差别,甚至完全相反。一种信仰追求的民主在另一种信仰看来很可能是虚假的甚至是专制的。但不同民主在追求平等、自由、自主等方面则是一致的,而民主与主体间性又有密切联系,它们追求的目标和坚持的原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教育民主是运用民主方式提高民主素质的教育。师生主体间的自我确认、自由自主、平等交往、主动对话、相互理解、共同发展等教育方式也就是民主教育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法治自觉和价值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法治国提供了价值支撑,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依法治国的价值目标,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依法治国的价值内核,公民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依法治国的价值追求。依法治国的各个环节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立法以民主为本,执法以公正文明为重,司法以公正和谐为要,守法以爱国诚信为理。  相似文献   

11.
当代伦理学的价值目标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六大特征完全一致,因而研究和谐社会建设的伦理学对策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课题。“佘正”是伦理学的核心范畴,因为“没有公正便没有道德”、“公正即和谐”,这是中外伦理学的古老命题;当代伦理学认为,社会和谐必须以社会公正为前提,因为“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落实社会公正原则,追求效率与平等的最佳结合,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此,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旗帜,加强“三公教育”即公正教育、公仆教育和公民教育,抓紧制度公正和民主法治建设,努力实现由传统的臣民文化向现代公民文化的转型——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2.
现实的政治统治和治理模式形形色色,其表现千差万别,但每一种模式都具有自己的哲学理念。笔者阐明了政治价值体系的构成,并从政治价值体系与治理模式关系的一般理论出发,分别考察了自由、平等和民主价值选项下所形成的不同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顶层设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建设的美好愿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建设的具体行动,而友善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步点。怎样做到友善,不仅是规范成年人基本行为出发点,更是学校传统教育和善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网络论坛的出现,形成了我国言论最自由的空间,也可以作为在网络条件下,虚拟的公民社会的雏形。网络上的论坛贴吧或许是民众的民主意识成长最快的地方,同时也是一种平民化的现代化的参政途径,体现了公民对社会机制公平、公正、民主、平等、自由的渴望。  相似文献   

15.
平等、自由与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也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美好期待。但究竟什么是平等,什么是自由、公正,许多人并非真正清楚,对平等和自由、公正问题进行历史的回顾和比较分析,有利于厘清平等与自由、平等与公正的关系,避免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误解、误用,避免因过度强调一方而损害另一方的错误,从而更好地把握平等的内涵,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人权”口号以及它所包括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等等,在批判中予以适当地肯定,在肯定中加以科学的改造。真正的自由不过是巨大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共产主义的实现。平等是相对的,“无产阶级平等的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民主总是和专政同存,“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提供真正完备的民主制”,“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民主将变成习惯,消亡下去”。平等、民主和自由,不能等同视之。平等是相对的,民主要消亡,只有“自由”的本性决定了它只能属于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7.
自治与权利平等是民主的基本属性。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赋予公民平等的权利,信任公民的自治能力。民主的属性决定了民主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公民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促使人成为自由、平等的人。民主的属性与价值追求决定了民主教育需要遵循自由原则、平等原则和教育与生活相统一原则。  相似文献   

18.
论萨特的自由观徐玉诺自由,是哲学上最主要的范畴之一,也是人们所普遍向往和追求的美好前景。特别是历史进入近代社会以来,由于资产阶级高举自由的大旗推翻了封建主义,自由更是倍受推崇和颂扬。尤其是西方的哲学家.政治学家和资产阶级都把“自由、平等、博爱、民主、...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彰显了以人为本,突出强调人的价值,把人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与马克思的未来社会模式构想中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相吻合的。马克思的未来社会模式构想包含深厚的政治文明思想。从现代政治意义上看,马克思的未来社会模式构想对我国自由、民主、平等和法治的现代政治文明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三个倡导",它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科学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追求,是培育新时期合格公民的价值准则。文章从必要性和时效性两方面对文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