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4耀96页。【教学过程】一、课前互动1.让学生介绍学校;介绍班级;介绍自己。2援了解班级人数、男女生人数。二、谈话导入1援(课件出示上图)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信息猜一猜,这节课我们研究什么内容?(板书:可能性)你从哪看出来的?你们以前学过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吗?  相似文献   

2.
课前预热:师:同学们进教室时,虽然无声,但我能听到你们心中的声音。有的说,嗬.今天这么多老师;有的说,嗯,有点紧张;有的说,哈哈,我今天又有机会表现自己了。(继续神秘地看着学生)你们现在的眼神告诉我,咦?老师咋知道的?(孩子们更加好奇地笑)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听到你心底的声音的吗?(生兴奋地叫,想——)保密,等会儿再告诉你们。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模拟叫声,引发兴趣 1.师模仿动物叫声.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动物,听听叫声,猜猜它们是谁?(师模仿几种动物叫声,学生猜) 2.生模仿动物叫声.你们能学学动物的叫声吗? (模仿后教师或学生猜) 3.揭题.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今天我们和小动物交朋友.(板书:小动物)  相似文献   

4.
肖凯 《四川教育》2000,(10):32-32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国庆节是哪一天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0和1)教师指出:国庆节的晚上,全国各地都要放焰火庆祝。你想去看一看吗?[多媒体演示:屏幕显现放焰火的情景。]引导学生边看边数:1、2……10。教师指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10”。(板书:的认识”)二、引导探究,教学新课。1.数数。[多媒体演示:庆祝会上,小朋友10人围成一组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线段)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线段 (1)提问:同学们,你能说一说线段是什么样子的吗? (2)全班交流:学生说把线拉直了就是线段. 这时如下进行教学: 师在展台上放一根线,师:这是一根线,是什么样子的?是线段吗?怎样就变成线段了?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 1.了解春、夏、秋、冬风的不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教学重点] 运用中心构图的样式表现在风中的感受。 [教学准备] (1)师生课前准备:水彩笔或记号笔、蜡笔或油画棒、绘画纸等。 (2)师生课前收集有关风吹来时的情景图片、录像资料。 (3)教师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同龄人作品供学生欣赏。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播放cold wind音乐并配上冷秋 的图片,把学生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2.让学生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教学过程:一、从了解老师开始,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今天我们的课堂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指说)你们认识我吗?想不想和我交朋友?要想成为朋友,我们首先得互相了解。你们对我有哪些了解?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点评:这节课的开场出乎所有听课老师的意料,没有起立,没有师生问好,更没有课前的动员,一切就这样,如同聊家常一般,轻松地开始了。我们也同孩子们一样,放松了心情,渐入佳境。细细…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2.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让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孩子们保护小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创设和谐的交际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前准备]1.布置搜集有益小动物的资料、头饰等。2.课件。[教学过程]一、展示画面,在情趣中导入1.同学们,听说最近动物王国里在召开音乐会,你们想去看吗?(课件出示:动物联欢晚会的热闹场面)2.你看到了什么,请你跟大家说一说好吗?二、逐层深入,…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是小学数学第八册“三角形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概括、探索未知和创造的能力。三、教学设计(一)联系生活,课前调查课前调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投影展示: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2.播放录像师:接下来看老师收集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3.导入新课。师: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1.三角形的意义(1)让学生用小棒围三角形。(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三角形。)(2)师生判断摆得是否正确。为什么有一个围不成?(3)师:你们认为围成三角形的小棒表示的线是线段、射线还是直线?(4)引导讨论: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5)师生共同概括出三角形的意义。(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6)突出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围成”这三个词。(7...  相似文献   

10.
一、课前三分钟创设情境师:同学们,离上课还有几分钟的时间,让我们先共同步入每周一次“与古人同行”。(出示课件)师:同学们,看到这首诗,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先出示诗人画像,再出示诗作)生:王维。师:对,这位就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课件解说)师:了解了王维,让我们走近今天的第二位诗人。(出示诗作)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生:杜牧。师:对,这就是杜牧。(出示画像,课件解说)师:让我们走近今天的最后一位诗人———苏轼。(出示画像、诗作、课件解说)【点评:通过课前创设情境,使学生…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下面让我们来做个猜数游戏好吗?(板书课题:猜数游戏)  相似文献   

12.
[定位 ]1 .王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 ,他精通音乐、绘画 ,从而使他的诗富有诗情画意。苏东坡说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学习本诗 ,着重探索、体味诗歌的极高的艺术境界。2 .此诗是第三册第三单元近体诗八首中的第一首 ,因此 ,应让学生多了解一些背诵、鉴赏近体诗的基本要领 ,为以后鉴赏近体诗提供帮助。[切入 ]1 .诗“言志” ,而要真正理解作品 ,必须首先了解作家 :王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他的诗作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2 .《山居秋暝》一诗美在哪里 ?竟境高在哪里 ?[探究 ]1 .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王维…  相似文献   

13.
课前准备1.介绍松鼠的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松鼠的资料。3.每个同学做一个松鼠头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语,引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跟你们一起上课,你们猜,它是谁?(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介绍松鼠的文章。(板书课题)从松鼠的名字中同学们能发现它的一些特点吗?2.补充介绍:松鼠也叫“灰鼠”。一般长相都是身体细长,尾大多毛,眼大,性格活泼,喜欢上窜下跳,稍有风吹草动即窜入密林或草丛中。3.除了这些,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点评:由于同学们没见过松鼠…  相似文献   

14.
课前交流:   师:清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龚自珍,背过他的诗吗?(学生摇头)其中有这样两句,“我劝(学生醒悟跟着齐背)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今天是聪聪的生日,我们一起来为他唱生日歌庆祝好吗?(学生立即兴奋起来,情不自禁地拍手哼唱.)聪聪说他的生日是12月,在冬季出生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学会抓住特点来写自己的外貌和性格。2.知道用一、两件事把自己特长、爱好、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写清楚。[教学重点、难点]抓住与众不同的特点写写自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画像、作业纸。[教学过程]一、猜猜我是谁1.猜猜画中的我(1)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吗?(请学生板书)(2)上节课,老师请大家把长相、高矮、胖瘦、性别等可以画出来的几个方面,自己画了画,然后悄悄地交给了我,因为今天我们先要来玩一个游戏——猜猜我是谁。(出示课件)既然是游戏,就要讲讲游戏规则:老师出示画后,如果是你,你要不动声色,…  相似文献   

17.
一、学习字词,初识梅兰芳 1.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梅兰芳. (1) 课前,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分工搜集了关于梅兰芳的资料.(生介绍) (2) 学生已经对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有了初步了解,他唱的是旦角(年轻女子),一旦有了胡须就无法再表演.那他为什么要"蓄须"呢?(生结合时代背景资料,阐述理由.) (3) 搜集整理资...  相似文献   

18.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及课外资料自主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领会诗歌所描写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学能力。2.品读重点诗句,反复诵读,感受诗境,感悟诗情。3.运用联系、比较的方法赏读诗文,感受诗人抒发情感方式的巧妙。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李白、王维的诗歌和相关资料。教学流程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1.谈话:我国唐代是诗歌的鼎盛时期,有许多千古传颂的佳作。其中有一部分是送别诗。我们都学过哪些送别诗?(学生交流)2.过渡: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本案的最大特色就在于以“一条富有诗情和审美的清泉”串起了读背、品悟、想象、迁移的心智活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东方之珠”的内涵,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培养学生爱香港、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们最喜欢的某个城市的资料,谁来说一说。(学生自由汇报后教师追问:你们知道这些城市的…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创设多种生活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2.让学生依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采用恰当的谈话方式,与采访对象进行文明得体的交谈,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应对能力。3.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深厚友情。[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幸运五十二》这个节目吗?生:看过。师:今天我们就来玩其中的一个游戏——“一个比划一个猜”,请每个小组选派两位代表参加。(屏幕出示下列词语:矛盾借同学学习团结橡皮玩)(两位同学面对面站好)生1:这个词语有两个字,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边比划边说)生2:老师经常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