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神奇的影子     
马昕  张韵怡 《教育导刊》2004,(9X):44-47
影子包括人的影子,树木、水、楼房等的影子,是幼儿即熟悉又有神秘感的现象。周围的自然影子或通过人为造成的影子都能吸引幼儿的目光。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意图影子包括人的影子,树木、水、楼房等的影子,是幼儿即熟悉又有神秘感的现象。周围的自然影子或通过人为造成的影子都能吸引幼儿的目光。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发现了自己的影子,他们不由自主地去追,可是影子居然会走,也会跑起来。“这黑黑的东西,它究竟是什么呢?”有的还淘气地想抓住它,或甩掉它;有的呈现出害怕的样子却又想摸摸它。有趣的影子可以激发幼儿的想像力,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也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教育机会。于是,通过设计各种影子游戏来引导幼儿动手尝试与实践,了解影子及其产生的原因,让幼儿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轻而易举…  相似文献   

3.
幼儿光影概念转变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测查、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方法对某大班幼儿在六次教学活动中对光影概念认识的发展进行了跟踪,结果表明:幼儿对影子的外部特征获得较早,对光线在影子形成中的本质作用,光源、物体、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光线沿直线传播获得较晚,且未理解影子产生的本质原因——光线受到物体阻挡形成影子。同时,幼儿的自主探究、同伴间的交流、教师基于幼儿原概念的问题情境的创设都是影响幼儿光影概念转变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4.
江南的天气,经过了连绵阴雨,最近太阳终于不再流浪。幼儿的心情也像阳光一样明亮,好好享受阳光成了他们这几天的美好心愿,他们在阳光下摆影子造型,踩影子,画影子,由此引发了一个关于'影子'的故事或是'解释影子'的研究,一段关于'影子'的旅程。一、旅程的开始:画影子游戏后的新发现一天上午,班级里的幼儿在户外画了自己的影子,中午散步的时候经过上午画的影子,幼儿发现自己的影子偏了,和上午画的对应不起来,他们发现现在的影子比上午的短,影子出现的位置也改变了,于是幼儿把中午的影子又画了下来。  相似文献   

5.
【设计思路】《纲要》指出:“教育生活内容要贴近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能看到影子。影子时大时小、时隐时现等的变化,都能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探索影子秘密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幼儿亲自去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因此,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影子”。  相似文献   

6.
正"影子教育",指的是学生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参与的课外补习课程,因其补习内容基本与学校课程类似,因此被称为主流学校的"影子"。在我国,学前期的幼儿已经被迫开始了"影子教育",幼儿上兴趣班已经成为家长们必不可少的选择之一,或上几门,或专攻一门,很少有一门不上的。各类"影子"般的兴趣班,充斥着幼儿的生活。但兴趣班不等于兴趣,家长为幼儿选择兴趣班必须理性对待,以幼儿的自主意愿为主导,不要让幼儿走进"影子教育"的影子当中。  相似文献   

7.
"影子教育"是指学生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参与的课外补习课程,因其补习内容基本与学校课程类似,故被称为主流学校的"影子"。在幼儿阶段,影子教育主要以兴趣班的形式出现。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的现状在数量、内容以及成果的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同时家长的学历、工资收入等都影响着幼儿参加兴趣班的情况,并依据家长关于参加影子教育的动机、满意度及意愿对幼儿参与影子教育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指导幼儿在探究活动中运用初浅的统计知识记录和表达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面对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零乱的信息,幼儿分不清主次,不知如何表达。例如,我们发现幼儿对身边的影子十分感兴趣,就抓住这件事情,生成探究活动,让幼儿用手电筒去探究小球影子的秘密。在探究过程中,他们观察到小球的影子一会在球的下面,一会在球的左边,一会又在球的右边;有时候影子很长,有时候影子又很短;手电筒动,影子就跟着动等等现象。我们非常尊重幼儿的点滴发现,因为这能激励他们进行更执着的探索。经过多次实验后,一些幼儿拿起了…  相似文献   

9.
一、设计意图 幼儿科技启蒙教育活动的创设,应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活动的过程既是游戏,又是学习;既可让幼儿观察,又可让幼儿操作。把活动性、综合性以及趣味性充分融合在整个科技启蒙教育中。 鉴于幼儿科技启蒙活动的特点,我们根据幼儿现代科技启蒙教育的要求,对“影子”这一主题做了某些修改和充实,致力于把自然现象“影子”这一活动创设成为一个让幼儿充分感受和充分表现的小天地,为幼儿更好地理解本活动的内容,提供一定的游戏、学习、观察、操作的适当环境和条件。因而,制定了手影→找影子→贴影子的游戏学习过程为…  相似文献   

10.
影子传奇     
设计意图“影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孩子们对“影子”十分好奇。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玩“踩影子”的游戏。为了让孩子们知道“影子”是怎样形成的,特设计了科学活动“影子传奇”。利用常见、易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动手试验操作,让幼儿多角度、创造性地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从而达到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感知、发现“影子”形成的条件及与光之间的关系,增加对操作活动和实验的兴趣。2.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及与同伴之间合作实验的兴趣。活动准备1.台灯、手电筒(可调节光…  相似文献   

11.
有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幼儿在户外自由活动时,常常追逐自己的影子,踩自己的影子,沉浸在寻找自己影子的快乐中.尽管影子是成人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但对幼儿来说却是富有吸引力的--"影子是如何产生的?""我们的影子为什么会有变化?""怎样记录和捕捉我们的影子?"等等.我们抓住了"影子"这一幼儿的兴趣点,展开了一个系列的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2.
踩影子     
在有阳光的场地上,幼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幼儿在前面迎着阳光跑,另一部分幼儿在后面踩他们的影子,被踩到影子者站住。两部分幼儿可互换角色,连续进行游戏。  相似文献   

13.
影子游戏     
目的:通过游戏使幼儿观察光和影子的关系,培养求知欲,促进身体健康发展。方法: 一、选择有太阳的天气,把幼儿带到户外场地上。1.找影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太阳照射物体出现的影子,让幼儿寻找场地周围自然物、建筑物的  相似文献   

14.
活动目的: 1.通过找影子、藏影子、做手影游戏等活动,让幼儿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并对周围的自然现象产生兴趣。2.要求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活动准备: 木偶、投影器、胶片、彩笔。活动进行:  相似文献   

15.
有趣的影子     
偶然的一次户外活动,小朋友们无意发现了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一整天都在谈论关于影子的话题。“影子是怎么来的?”“有光才有影子吗?”“影子为什么时大时小?”这些问题让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影子是人类形影不离的朋友,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影子”的教学活动通过幼儿无意识的发现和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创设有趣的实验环境,提供适宜材料,让幼儿用最简单的方式宜接感知和亲身体验,在玩游戏和做实验中学习知识。  相似文献   

16.
有趣的影子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丰富认知经验,发展探究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自然界是幼儿的探索乐园,幼儿的认知经验与能力是在一系列的感知活动中逐渐获得和发展的。“影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存在于幼儿的生活周围,对于这一熟悉的现象,其中所蕴涵的科学道理却使幼儿大为不解,诸如“为什么太阳出来才会有影子?”“房子的影子为什么会在地上?”“人的影子为什么会一会儿变长一会儿变短?”……等一系列问题塞满了孩子们的脑袋,并由此而产生了求知的…  相似文献   

17.
影子怪物     
活动意图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对影子很感兴趣,在操场上玩起了踩影子、打手影的游戏。我们抓住这一时机。设计了音乐游戏“影子怪物”。活动中,我们自编了故事“大黄狗找食”,将该故事用于音乐欣赏时的辅助材料,且在故事情节中渗透了关于“影子”的科学小常识。这既有利于帮助幼儿深入理解音乐,感知故事情节,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又丰富了幼儿的科学常识,同时也使音乐活动变得更为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思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影子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幼儿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容易产生探索的兴趣。本活动拟通过激发兴趣法、自主探索法和游戏法,引导幼儿发现影子会变化,体验探索影子变化的乐趣。活动过程的设计尽量体现  相似文献   

19.
活动意图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对影子很感兴趣,在操场上玩起了踩影子、打手影的游戏.我们抓住这一时机,设计了音乐游戏"影子怪物".  相似文献   

20.
影子游戏     
梁安敏 《早期教育》2005,(11):20-20
踩影子 游戏目的:提高幼儿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游戏玩法:选择有太阳的天气,在室外平坦的地面上进行.教师和幼儿一起在太阳下玩耍,先让孩子用脚踩教师的影子,教师可以变换方向慢慢跑动.然后限制场地,如在地面上画若干大圈,幼儿两两一组,轮流踩影子,双方都不能出圈线.教师要注意在旁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