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历了2 0年的风风雨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迎来2 0华诞,八方学者以不同方式各展才华表示祝贺。我们也想奉献一份有些特色的礼物。找来《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所有杂志,一本本过目,在翻阅过程中,我们从杂志2 0年来栏目和内容的历史变迁中隐约看到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历史。由此,一个题目浮现脑海:中国技术哲学发展历史之缩影———《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技术论”专栏2 0年回顾。透过一本杂志作为窗口达成对一门学科发展的考察和了解,不仅要求这本杂志必须具备相当高的学术影响力,而且其在促进这门学科发展中理应起着不可替代之作用。《科学技…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即将迎来她 2 0华诞。翻阅书架装订成册的这近 2 0年的珍贵杂志 ,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感到 ,这份专业期刊是我国青年科技哲学工作者成长的摇篮 !说起我和《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的缘分 ,还有一段不平常的经历。 1 990年 ,我从河南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所(现改名为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毕业 ,在我的导师徐悦仁教授、王文哲教授的带领下 ,到山西大学进行论文答辩。坐在火车上 ,我的心情一直忐忑不安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请一些陌生的专家来为自己答辩 ,他们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我能不能回答这些问…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始创于1981年内部交流刊物《自然辩证法学习与探讨》,1984年更名为《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并正式创刊。2009年4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同意将《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从2009年第四期起,以《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为杂志名,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4.
今天 ,当我们欢欣鼓舞地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创刊 2 0周年 ,兴高采烈地畅谈该杂志给人们带来的丰富营养和有益启迪时 ,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全体编辑人员孜孜不倦的工作和艰苦卓绝的努力 ,情不自禁地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 ,我也回想起了自己得到杂志创刊号的情景 ,这虽已是 2 0年前的往事了 ,但至今仍历历在目 :1 984年 8月 ,我在兰州大学参加由舒炜光教授主讲的“全国高等院校《自然辩证法原理》教师暑期讲习班”时 ,山西大学参会者发给了我杂志创刊号和第 2期 ,我很快读完了这两期杂志的全部文章 ,深深地被杂志…  相似文献   

5.
我国学术思想领域的著名刊物《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已走过了2 0年的历程。2 0年筚路蓝缕,化育学术,《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对我国的自然辩证法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她2 0华诞来临之际,笔者想谈谈对刊物“自然辩证法理论”栏目的一点感想。笔者认为,《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最具特色的栏目是“自然辩证法理论”栏目。说这个栏目最具特色乃是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辩证法”一词就一直处于被解构的状态,主张把“自然辩证法”肢解为“科技哲学”、“科技史学”和“科技社会学”等规范性学科、主张以这些学科取而代之并进而主张取消“自然辩…  相似文献   

6.
S&TS ,是英文“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的缩写,即关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或科学技术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2 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欧美诞生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将传统的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科学史、技术史等学科整合在一起,形成以科学技术为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内学者普遍将其翻译为“科学技术学”。近年来,这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已在我国学术界逐渐兴起。值此《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 0周年之际,我要予以高度评价的正是这一刊物有关科学技术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导向。首先,《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创刊35周年专家咨询座谈会暨编委会于2015年5月15日在北京举行。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李春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主编柳卸林以及十余位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高校及研究所的杂志编委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编辑部主任孙兰主持,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李春成与杂志主编柳卸林分别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 0年了。2 0年来,竟然有这样一份刊物能从相对贫困的内陆地区走向全国,在科学技术哲学领域得以与两份北京的刊物三足鼎立,我们不由得对其创始人张家治老师,对继任的邢润川老师,以及对他们的同事和学生表示由衷的敬意。在商品大潮袭来的那一段时间,有多少刊物或销声匿迹,或改换门庭,或随波逐流。《科学技术与辩证法》一度也非常困难,其中的艰辛我也略知一二。然而编辑部顶住了,不仅顶住了,而且还坚持了既定的办刊宗旨。可以说,与《自然辩证法研究》和《自然辩证法通讯》一起,《科学技术与辩证法》以其坚定和执着见…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史学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委托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和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是我国三大综合性的自然辩证法核心期刊之一。在首都以外办这样面向全国的刊物,历经2 0年,办得这样好,确非易事。这2 0年中,主办者为此耗费的心血,可以想见。同《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相比,《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的一个特色是重视科学技术史学研究。这三家刊物的封面都有其各自的标识语,大同而小异,这“小异”便是个性的体现。从三组标识语看,《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  相似文献   

10.
我对《情报杂志》很喜欢,每期均细细地拜读,并深为其中的内容所吸引,尤其是“情报改革”和“情报理论”使我深受启发,也加深了我对《情报杂志》的感情。因为,是《情报杂志》将我逐步引向情报事业的壮丽殿堂,激起了我对情报事业的兴趣。可以用两个第一来概说。我的第一篇情报方面的学术论文“试论耗散结构的情报系统”,是在《情报杂志》1988年第2期上发表的。当时我还是一位从事情报工作的新兵,可以这么说,《情报杂志》的用稿通知,坚定了我从事情报工作的信心。另一个第一是我在《情报杂志》  相似文献   

11.
2009年2月21日,由《创富指南》杂志经营服务中心举办的“《创富指南》杂志2009年第一期驻地创业扶助中心主任培训会”在《创富指南》杂志培训中心隆重举行。执行主编尧俊清等领导出席本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名驻地中心主任参加了本次培训。  相似文献   

12.
当我还是年轻的科学技术哲学工作者的时候 ,就知道山西大学的张家治先生创办了自然辩证法的专业刊物《科学技术与辩证法》(以下简称《辩证法》)。 2 0世纪 80年代初 ,自然辩证法正沐浴在科学的春天里 ,国内不少省级学会和院校都编有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刊物或学习交流之类的资料 ,它们为自然辩证法事业的初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由于种种原因 ,大部分都夭折了。例如 ,河南也办了一个刊物 ,名字叫《自然辩证法论坛》 ,我们几个年轻人也曾参与编辑 ,但仅出几期 ,便就作古。但是 ,《辩证法》却像一棵幼苗 ,破土而出 ,如今已长成一棵大树。她是一面旗…  相似文献   

13.
我父亲许铮祥是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武汉中心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他从医30多年,曾编写过《胸部X线征》(湖北人民出版社)、《腹部X线征》(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两部专著,发表各种科技论文数十篇,发明了“X线机摄影微机自控与防护装置”,该成果1993年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父亲成功的背后是《发明与革新》。 在父亲的直接影响下,我从孩提时代就开始阅读《发明与革新》,并萌发了浓厚的兴趣,“未来发明家”告诉我学科学、用科学、发愤图强要从小做起;“发明指南”则使我  相似文献   

14.
来信选登     
适逢《情报杂志》创刊十周年之际,遥祝贵刊越办越好,日新月异。《情报杂志》在情报学期刊的园地里虽是一株新苗,但她秀丽多姿,超群脱俗。虽无震世聩耳之作,但栏目多变,别出心裁,常常令人耳目一新。新辟的“情报文学”、“情报艺术”、“情报文化”栏目,更是独家生产,令世人关注。《情报杂志》与我关山阻隔,却心革梦牵,企盼下期刊物的到来,犹如等待同情人相约的心情。她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多得的朋友。  相似文献   

15.
祝贺与希望     
最近看到甘肃省科学学研究会和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科学·经济·社会》杂志,感到十分高兴。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它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重要;科学、经济、社会的密切结合、协调发展,以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已成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研究和掌握这个客观规律,促进“四化”建设,是我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科学·经济·社会》杂志,抓住这个重要课题,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密切结合我国的实际,组织探讨科学、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这对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  相似文献   

16.
引领科技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潮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即将迎来它的 2 0华诞 ,本人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 ,首先在此表示衷心的祝贺 !同时对贵刊的创办、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张家治教授、邢润川教授等编辑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人的成长与贵刊的热情扶持是分不开的。从 1993年开始在贵刊发表文章以来 ,几乎每年都得到了贵刊的厚爱 ,这对本人在专业上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这一方面不断增强了本人从事专业研究的信心 ,另一方面也从贵刊中吸取了丰富的思想养料。2 0年来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为我国的思想启蒙和学术繁荣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极为重要的贡献。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17.
《预测》1993,(2)
由《预测》杂志社举办的“第三届预测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2月8日到2月12日在安徽黄山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邀请严鸿和、杨皖苏分别作了题为“两德统一后的德国经济形势和中德经贸前景展望”及“中国入关对国内机电行业的影响分析”的专题学术报告。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会议还就当前形势下预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方向,预测理论工作者如何同生产经营企业结合以及《预测》杂志组稿、出版工作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20 0 4年将迎来《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 0华诞纪念。本刊 2 0 0 3年第 2期发出征文通知 ,特设“读者、作者与编者”栏目以来 ,许多读者、作者积极响应 ,来稿十分踊跃 ,从 2 0 0 3年第 5期起陆续发表征文来稿。对于读者、作者对本刊的厚爱与支持 ,谨致谢忱 ,同时继续欢迎征文来稿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廿年炼一刊,可谓渐入炉火纯青佳境。其刊名和宗旨,都和学科交叉有不解之缘。《三国演义》开篇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如果说2 0世纪是学科“必分”占主导的时期,则2 1世纪是学科“必合”占主导的时期。我们正处在两种观念的转型期。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早在1 985年就指出:“本世纪末到下一个世纪初将是一个交叉科学时代。”[1 ]这说明,世纪交接中涌现出的不仅是一系列交叉性学科,而是一个以交叉和整合为特点的交叉科学时代。这种不同时代的交替和转换是历史的、必然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自 1984年创刊以来 ,已走过了 2 0年的辉煌历程。在这不平凡的 2 0年中她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以对作者负责、对学术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精心组稿 ,精心编辑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为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由于她 2 0年来明确的办刊宗旨 ,高质量、高品位的学术成果 ,以及有目共睹的高转载率 ,因而被先后认定为中国哲学类核心期刊、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不言而喻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编委和编辑人员 2 0年如一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