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情】张某系某公立小学六年级学生,并且是该校足球队运动员。2000年11月某日,课间休息时,张某看到学校教师在操场上踢足球,也参加到双方的比赛中。在踢球过程中,体育老师潘某将张某小腿踢伤。学校老师随即将张某送往医院,张某被诊断为胫腓骨骨折,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张某父母认为学校在管理上存在问题,要求学校和潘某赔偿医疗费等损失。法院认为,张某于课间休息时间,在学校操场与学校教师踢足球,其行为属于自由活动,学校在管理上并无不当之处。而且,在张某受伤害的事故发生后,学校教师及时将其送到医院治疗,学校已经尽到了照顾和保护的…  相似文献   

2.
案例:原告张某某(12岁)系被告北京某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附小)六年级学生,被告潘某系附小体育教师。附小不具备法人资格。2000年11月29日上午第二节课间休息时,潘某与附小其他教师在学校操场上踢足球,张某某和其他同学见到后即参与进来,与潘某等教师一同踢球。在踢球过程中,潘某的踢球行为致张某某小腿受伤,潘某等教师即将张某某送往医院医治。后因赔偿问题协商未果,张某某将潘某和北京某大学推上被告席。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附小在管理上并无不当,故附小对事故的发生并无责任。踢球时,球员之间发生碰撞不是参与者主观所能控制的。鉴于该项运…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中。校园暴力时常发生,如果处置不当,将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下面以一个真实的事例来说明。某中学初三学生王某。家长是劳教人员。王某从小养成不良习惯,喜欢打架斗殴。有一天王某与同学张某发生口角,便对张某拳打脚踢。张某立即逃往办公室。向老师求助。老师及时制止了王某的行为。但在老师向张某渊查事情缘巾期问,王某乘老师不衙。拿起办公桌上的圆规。刺向张某。致使张某头破血流。当时围观的学生很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事后由于王某家庭的特殊情况.学校只能让其拿出部分医疗费。革草处理。王某继续上学。过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问,王某又与同学李某发生口角,  相似文献   

4.
去年五月的一天,某校初二(4)班学生潘某由于违犯班级纪律,被班主任老师姜某在班内批评(属正常的批评教育),结果第二天学生潘某离家出走。迫于学生家庭的压力,又怕潘某在外出事,学校派人到银川、吴忠等地寻找,到处张贴《寻人启事》,并在县广播站作了《寻人启事》广告。一个多月过去了,学生潘某仍未找到,而家长还在学校纠缠。这时学校派人出外寻找  相似文献   

5.
案例李某与潘某同为某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2002年10月15日下午第二节课课间休息时,潘某与同学打羽毛球,李某在旁观看。潘某挥拍时球拍不慎脱手,恰击中李某面部,致使其左眼受伤。事故发生后,学校及时与双方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并立即派车将李某先后送至数家医院抢救治疗。最终经北京同仁医院诊断为:左眼球破裂伤、左眼内容物脱出、左眼球摘除。经有关部门鉴定,李某伤残程度为七级。潘某为李某支付了全部的医疗费用,但就其他赔偿问题协商未果。2003年3月,李某提起诉讼,要求潘某与学校共同赔偿伤残补助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78184元。潘某辩称:我…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天,晚自习放学后,某校初一年级的5名学生,没有按照学校的规定及时回家,而是先在学校的操场玩,后又冒着小雨爬上学校背后的山坡,在山坡上有学校废弃的一个6米深的干水池,几个学生爬到水池边上玩。约晚9点左右,几人准备下山回家时,其中一名学生张某不慎跌入千水池内,另一名学生跑回学校报告此事。学校的干部立即到现场救护。并迅速通知其家长赶到现场。在大家的努力下,才把张某从池底背出。并马上送到医院。张某的家长对学校工作人员及时救护当面表示谢意。但时隔一年后,张某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将学校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7.
事件发生在2007年9月下旬的一个中午,当天中午12点半左右,刚驱车回到小区的我突然接到班长的电话,说是我们班住在10栋118宿舍的同学潘某吃中午饭时被人在矿泉水瓶中下毒,他已经喝了一口,情况紧急,我交代班长带潘某到学校医务室检查、向学校值周领导及学生科领导汇报,自己顾不上回家吃饭,马上调转车头,立刻返回学校。1点左右,当我赶到学校时,发现潘某一个人躺在宿舍里,其他学生已被保卫科领导叫到办公室去了,我马上向潘某了解具体情况。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潘某早上买了一瓶矿泉水,才喝了几口放在床头就锁门去教室了,中午放学后跟同学们一起到饭堂打饭回宿舍吃,他顾着跟同学聊天也没注意看,打开瓶盖就喝,发现很苦很涩才知道有人在矿泉水中放东西了。听了潘某的叙述之后,我问他有没有跟什么人结怨,他说没有。我当时就想,这事八成是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学干的,因为门是锁着的,而且下课时大家是一起回到宿舍的,只有有钥匙的人才能进入宿舍作案。于是我带他去学生科办公室,先看看那边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学生李某、张某、陈某均为某市初中一年级(2)班学生。一天下午第二节上课后不久,科任教师于某安排学生做课堂练习后便离开教室。教师一出教室,张某与陈某便在坐位上用铅笔相互嬉耍,张某用笔在陈某面前比划时,恰巧戳到从过道上走过的李某的左眼球。经医院诊断,李某左眼球被穿通。随后,李某住院治疗一个月,共花去医疗费26750元。医疗鉴定李某的左眼损伤为十级伤残。事发后,李某的家长因孩子花费的医疗费赔偿问题与学校和张某、陈某的家长协商未果,而将学校及张某、陈某的家长一并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9.
案例:原告张某某(12岁)系被告北京某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附小)六年级学生,被告潘某系附小体育教师.附小不具备法人资格.2000年11月29日上午第二节课间休息时,潘某与附小其他教师在学校操场上踢足球,张某某和其他同学见到后即参与进来,与潘某等教师一同踢球.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天,晚自习放学后,某校初一年级的5名学生,没有按照学校的规定及时回家,而是先在学校的操场玩,后又冒着小雨爬上学校背后的山坡,在山坡上有学校废弃的一个6米深的干水池,几个学生爬到水池边上玩。约晚9点左右,几人准备下山回家时,其中一名学生张某不慎跌入干水池内,另一名学生跑回学校报告此事,学校的干部立即到现场救护,并迅速通知其家长赶到现场。在大家的努力下,才把张某从池底背出,并马上送到医院。张某的家长对学校工作人员及时救护当面表示谢意。但时隔一年后,张某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将学校告上法庭。原告诉称:对于一…  相似文献   

11.
陈红 《家长》2003,(Z1)
2001年5月,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检察院依法批捕了一个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团伙。这个团伙的7名骨干成员均为十六七岁的未成年人。这个团伙多次将在校学生带到偏僻处进行殴打,强令他们喝脏水或罚跪、蹲马步,甚至用蜡烛油滴在他们的身上取乐,事后还威胁他们不许报案,否则后果自负。这个团伙的头目潘某,原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不幸的是,2000年1月,其父因挪用公款被清浦区检察院批准逮捕。在潘某心目中一向形象高大、受其敬重的父亲,居然是一名经济罪犯,这使潘某从震惊、茫然走向自卑。他感到亲友和邻里不像往日那样亲热了,感到…  相似文献   

12.
2003年9月,某中学对无故旷课长达20天的教师张某作出辞退处理。张某认为,学校计算旷课的天数有误,没有安排授课的8天不应算旷课,学校不应该对自己作辞退处理。张某欲向相关部门讨个说法。那么,作为教师,张某能否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呢?教师合法权益的救济途径有哪些?每种救济途径的内容又是什么呢?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朱坚 《上海教育》2001,(1):24-24
1996年2月,本市某公司因申建某娱乐项目缺少资金,公司经理陈某通过在本市某中学总务科工作的表哥张某从银行联系到50万元贷款,但银行提出要有担保人提供担保,否则无法贷款。恰巧学校让张某一个人带着学校的公章到市区某商场订购课桌椅。陈某即找张某商量;  相似文献   

14.
答读者问     
编辑老师:张某与韩某系高一的同班同学。一次课后自习,前排的张某站起来开窗,后排的韩某出于嬉耍,将张某的凳子用脚挑开,致使张某落座时摔倒,造成外伤性血尿。张某花去医药费4000余元,韩某家长支付了这笔费用。  相似文献   

15.
2005年2月4日,某民办学校的张老师驾驶二轮摩托车在上班路上,碰到停于路边的大货车后端,导致受伤,被送往医院治疗21天.其所在学校在其住院期间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2005年9月,张某被劳动部门认定为工伤,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认定为因工伤残八级.2006年1月,张某与所在学校因享受工伤待遇引起纠纷.张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认为张某所在学校的赔偿额应扣除交通事故的侵权人给予的赔偿.张某对仲裁裁决不服,于2006年3月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学校付给其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间工资、护理费、住院伙食补贴费、差旅费共计52092元.  相似文献   

16.
彭林 《教书育人》2007,(7):44-44
云南省玉溪市北城镇夏井小学教师潘某,因一名学生向他反映该班何某背后指名骂他,潘某便让学生一次打何某1000棍子,何某表示愿意让同学打,可他只忍受了200多棍,就被打得皮开肉绽,无奈,只得哀求吃苍蝇。潘当即叫人捉来10只苍蝇,让何某吞下去。何某边哭边吞下3只,后来在何某的苦苦哀求下方才作罢。  相似文献   

17.
答读者问     
编辑老师:我爸爸不久前将自家的汽车借给朋友张某练车。张某当时还没有取得驾驶证。结果张某在练车过程中将行人罗某撞伤。现罗某要求赔偿,请问老师.他应该向谁主张?如果赔偿,要承担哪些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8.
学困生是“弱势群体”.他们有自卑、懒惰等心理。甚至对前途感到悲观。但是.优秀生的榜样作用会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我所带的班中,有一名学生张某.他父亲脾气暴躁,平时根本顾不上管他.“百忙之中”管教他的方式就是拿着成绩单来训斥。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导致他无心思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经过一番思考,我改变了教育的方式.请来文体委员。对文体委员谈了张某的情况.让他帮助张某把学习抓上去。文体委员其实也很着急,听我这么一说.立即表示愿意帮助。但是不知该怎么做。我告诉他,张某喜欢打篮球,可利用课外活动和星期天约张某去打篮球,和张某做朋友。两星期后.文体委员汇报说,他已和张某成了好朋友,并且张某偶尔也会和他谈学习的事.这时我就让文体委员多和张某交流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19.
男生张某丢了一笔钱,怀疑是隔壁班孙某偷的,孙某不承认。于是,张某就和6位同学对孙某先辱骂,后打耳光、踢身体,接着又逼他喝下一瓶白酒。孙某被折磨了整整一夜后,只好“承认”自己偷了钱,并“答应”双倍偿还。张某警告孙某,不准将这件事告诉老师和家长。然而,事情还是因孙某的伤势过重而很快暴露。在孙某的家长要求下,学校随即对张某等7名学生进行了严肃处理,并索赔了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直是校园文化的主流,但与这一主流相悖的浊流———校园暴力现象正在潜滋暗长,上述案例即为佐证。在一些学校里,常有个别高年…  相似文献   

20.
答读者问     
胡某和张某是朋友。2004年12月.胡某所在单位决定派他到加拿大学习二年,因办理出国手续缺钱,遂向张某借款5万元,并立字据,约定胡某在出国前将钱还清。但胡某一直到2005年6月底出国,仍没有还钱。胡某在国外二年与张某也有过联系,但都没有说钱的事。2007年8月,胡某回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