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责任。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许多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项新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指导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审美境界".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深厚的精神底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这里谈几点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3.
方润 《考试周刊》2014,(1):34-34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就明确了语文课程肩负审美教育的使命,肯定了语文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特别是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总是通过美的语言、创造美的意境、塑造美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内心已有追求美、欣赏美的欲望与意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除了达到必要的语文教学应用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外,还必须鲜明地设置审美性目标,笔者认为,通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有效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汤明明 《课外阅读》2011,(10):322-32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人、培养人,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的。我们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中,逐渐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造就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审美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一、批文入情,培养审美情操语文教材是美的文本,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如自然美、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使学生获得愉悦感,而是要按照教学目标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前人的美的经验、美的规律和美的表现方法,形成合乎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接受美文的情感陶冶,形成学生美的心灵、美的人性。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善于体会,引导学生培养文学语言的语感和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审美情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陶冶崇高情操的宗旨。  相似文献   

8.
姚佳 《成才之路》2012,(18):29-30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穿美育,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那么,语文老师该如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呢?该如何“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中职规划语文新教材,每个单元由"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部分组成。教学中要挖掘好教材中的审美素材,在"阅读与欣赏"中培养感知美的能力,"表达与交流"中培养鉴赏美的能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全面的审美能力,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要实现语文的情感教育功能,就需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由此可见,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对发挥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近两年,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积极  相似文献   

12.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必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文言文的审美教育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涵在文言作品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3.
汪龙成 《教师》2012,(7):48-48
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文学是美的集中体现",蕴涵着大量美的因素。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通过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4.
赵晓春 《现代语文》2008,(10):105-10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他认为“没有关育就没有任何教育”。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为此,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一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6.
刘莉 《语文天地》2014,(9):50-51
高中语文新课标有云: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荷塘月色》教学中,让学生发现朱自清文章的美,固然简单。然而,怎样才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感...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既包含德育、智育的因素,更包含美育的因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由此可见,审美教育对促进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陈康华 《快乐阅读》2011,(20):113-114
新课标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笔者以《滕王阁序》这一千古名篇为例,在教学中认真落实新课标理念,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挖掘文本"美"的"因子",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提高审美能力,净化美好心灵。  相似文献   

20.
周锦狮 《学语文》2009,(4):50-50
“新课标”指小“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感”,由此可见,审美情感是巾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一个重要层面。因此.语文教师就一定要重视激发、陶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教学实际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