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彭新华教授研究组及其合作者首次在弗罗凯量子体系上实现微波激射器,为超高精度超低频磁场测量以及暗物质搜寻等研究提供了全新途径。该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进展》。微波激射器是利用电磁波与原子或分子等量子系统的共振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量子信息科学——一个令人惊奇的新兴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量子信息是量子物理与信息科学相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基于量子力学的特性,如叠加性、纠缠性、非局域性和不可克隆性等,量子信息可以突破现代信息技术的物理极限,开拓出新的信息功能,量子密码可以提供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绝对保密通信,量子计算具有巨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提供功能  相似文献   

3.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各种不同形式研究的交叉,涉及量子力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密码学、数学、物理学的多个分支,如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学等。清华大学物理系核物理教研室主任龙桂鲁从1998年开始进行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的研究工作,在他看来,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的研究是一个潜在的高新技术研究,如果量子计算机一旦真正运用,那会带来一个新的时代。作为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领域的探路者,多年来,龙桂鲁在这一领域开拓创新,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研究成果。他领导团队提出首个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案,开辟和引导了该研究方向;提出首个多方高维密集编码模型,发展了分布式量子通信理论;提出了分步传输和块传输方法;建立了量子搜索相位匹配理论,在科学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26)
量子态作为量子密码系统传输信息的载体,量子密码系统通过量子通道在合法用户的之间进行密钥的传输。今天常用的公钥密码系统,它的安全性基于数学函数问题的计算复杂性。并且随着量子计算的发展,这个密码系统的安全风险变得越来越大。然而量子密码系统的安全性基于的是物理基本原理,这让它的安全性大大提升,从而实现真正的保密通信。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筹)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部所完成的"五光子纠缠和开放目的的量子隐形传态"研究成果以Letter的方式发表在2004年7月1日出版的Nature上,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协会都对该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本文介绍了该成果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  相似文献   

6.
用体系的本征值和本征波函数定义一种新的量子谱函数,并以一维尺度可变的纳米微结构体系中的粒子为例,定量地计算出所定义的量子谱函数.研究结果表明,量子谱函数的Fourier变换的模的平方与经典作用量之间具有对应关系.本研究结果为探讨纳米微结构体系中的经典物理与量子物理的对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基于量子物理基本原理,单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态的不  相似文献   

8.
莫敏 《科学与管理》2003,23(1):64-64
<正> 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当某个装置处理和计算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时,它就是量子计算机。传统计算机遵循着众所周知的经典物理规律,而量子计算机则是遵循着独一无二的量子动力学规律(特别是量子干涉)来实现一种信息处理的新模式。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研究可逆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计算机中的能耗问题。  相似文献   

9.
前沿物理     
正二维量子磁体中的"幽灵软模"与KT物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合作研究团队孟子杨研究员等人借助张量重正化群与量子蒙特卡洛方法确认阻挫磁体材料TmMgGaO_4 (TMGO)的微观模型为量子伊辛模型,精准确定了其微观模型参数。研究论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据此,研究者预  相似文献   

10.
水之所以如此复杂,主要是源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人们通常认为氢键的本质为经典的静电相互作用,然而由于氢原子核是质量最小的原子核,其量子特性(量子隧穿和量子涨落)往往不可忽视,它们直接影响着氢键体系的结构与物性。如何实现对核量子效应的精准探测和描述是一个科学难题。本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发展了一套对原子核量子态敏感的扫描隧道显微术和高效的全量子化计算方法,首次获得水分子的亚分子级成像并观察到氢核的协同量子隧穿,在国际上率先测定了氢键的量子成分,提出了"核量子涨落弱化弱氢键、强化强氢键"的物理图像。这些奠基性的研究成果澄清了核量子效应领域长期争论的关键问题,并引领了该方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动态     
《科学中国人》2018,(13):6-7
我国刷新最大纠缠态制备世界纪录多量子比特的操纵和纠缠是量子计算研究的核心指标。近日,我国科学家潘建伟及其同事通过调控6个光子的偏振、路径和轨道角动量3个自由度,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18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所有物理体系中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日前发表了该成果。多个量子比特的相干操纵和纠缠态制备是发展可扩展量子信息技术,特别  相似文献   

12.
(1)量子信息科学,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计算与模拟、量子精密测量等,已经成为物理学和信息科学最活跃的研究前沿之一。量子通信为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防、金融、政务、商业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量子计算具有强大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为人工智能、密码分析、气象预报、石油勘探、基因分析、药物设计等所需的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并可揭示量子相变、高温超导、量子霍尔效应等复杂物理机制。量子信息处理技术,还可实现对重力、时间、位置等的超高灵敏度量子精密测量,大幅度提升卫星导航、激光制导、潜艇定位、医学检测和引力波探测等的准确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3.
1 物理学量子计算研究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 7位的D J(Deutsch Jozsa)量子算法和精确受控相移门。此前 ,国际上虽然实现了 7位Qubit的“猫态” ,但不是算法 ,实现的算法最多只有 5位Qubit。量子计算的理论研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  相似文献   

14.
谢希德小传     
《今日科苑》2017,(3):38-39
谢希德是我国著名的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她在表面和界而物理以及量子器件和异质结构电子性质理论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培养出数位当今中国该领域的领军人才,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和表面物理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15.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的一个核心过程是量子信息的存储。光子是一种很好的信息载体,光量子信息的存储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已经有了几种基于光和原子系综相互作用的光量子信息储存方案。本文研究一种新的量子存储方案。  相似文献   

16.
张志强 《科教文汇》2013,(12):97-98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的一个核心过程是量子信息的存储。光子是一种很好的信息载体,光量子信息的存储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已经有了几种基于光和原子系综相互作用的光量子信息储存方案。本文研究一种新的量子存储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肉眼不可见的微观量子世界里,发生着许许多多无法想像又难以理解的事情,比如说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似的超距作用",即现在所谓的"量子纠缠"现象就是一例。什么是量子纠缠呢?举例来说。有一个粒子,它的自旋为零。现在它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粒子。因为角动量守恒,这两个粒子中倘若一个顺时针转,另一个必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家现在已经获得了显示标准模型可精确地预测质量中有多少质子和中子的计算数据,该标准模型对大多数的可见宇宙粒子及它们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描述。根据一种被称作量子色动力学的标准模型理论,所谓的“胶子”将组成质子和中子的夸克结合在一起。由于这一理论预测的是质子和中子中的能量,而能量和质量是等量的,量子色动力学应该也能够预测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可是.实际上要解决量子色动力学方程是非常令人困惑难解的。一个欧洲的研究团队现在介绍了用量子色动力学来计算粒子质量的最大型的计算努力之一。  相似文献   

19.
"博学笃行,进德修业",这是安阳师范学院的校训,也是该校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崔海涛所奉行的信条,他勤于思考,在教学上"用心教书,用情育人";在科研中"不唯书,不唯上,勇攀高峰,敢于创新"。这些,从他在量子信息物理领域的研究中可见一斑。立足大背景寻求新发展量子信息物理,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由信息科学与量子力学学科交叉产生的、全新的研究方向。"这门学科的出现有其重要的意义。"崔海涛介绍,  相似文献   

20.
超越硅技术     
《世界发明》2006,(11):13-13
惠普实验室科学家访华,诠释量子研究发明——交叉点阵逻辑门。 未来10年内,在传统硅芯片技术上所能取得的计算进步将会受到物理法则的限制。当业界为硅芯片集成电路接近其计算极限而担忧时,惠普实验室量子科研小组已经在量子计算领域探索了很多年,致力创建出一种新型的更强大的集成电路,可以彻底突破硅芯片的限制,保持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