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有许多种,归纳法是好方法之一。归纳法是由观察具体的语言材料得出一般的原则、定义或规律的方法。它的优点在于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下面就它的教学程序,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归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运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前提条件;创造必要的条件,引导学生活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运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运用求异思维是用归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关键;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是运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必要条件;运用归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还应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3.
图形设计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环节中,图形已经成为不断提高创意水准和培养独特的创意思维的关键部分。图形设计教学应该把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作为首要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思维的培养,主要包括:运用跳跃联想法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运用“头脑风暴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运用类比归纳法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运用转移思考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4.
数学归纳法是数学教学中一个传统的重点和难点,是一种常用的不可缺少的推理论证方法,没有它,许多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难以求证.同时,其思维方式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有着重要价值.但这种方法是利用两个简捷的步骤证明。取任意自然数时无穷多种情况的正确性,十分抽象,因而初学者往往领会不过它的原理,机械套用证明步骤而导致错误.传统的数学归纳法教学是按教材的知识结构,从不完全归纳法引出数学归纳法的概念,然后通过例题学习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教学中学生常常提出这样一些疑问:在第一步证明中,为什么只验证。所取的第一个值,而…  相似文献   

5.
倪德俊 《考试周刊》2011,(62):176-177
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提高素质,我们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在科学研究中,归纳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获得都是借助了归纳法的力量.由实验(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归纳获得的.利用归纳法对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进行归类。还可以利用归纳法对同种类型的问题进行分类。因而归纳法的教学是中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运用归纳法形成物理概念、获得物理规律:运用归纳法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归类:运用归纳法对同一类题进行分类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医学院校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建章  刘永根 《时代教育》2009,(9):117-117,119
针对医学院校各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特点,结合多年的有机化学教学经验,对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灵活运用比较法教学、归纳法教学和问题探究法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归纳法是一种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得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科学方法。教师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可以使学生领悟把握归纳法,包括通过在科学史实中解读,重现科学巨匠探究历程;通过问题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探究品质;通过探究实验中体验,感受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在解题中运用,形成探究思想等;从而充分体现归纳法在初中科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参与探索、发现数学归纳法原理的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归纳法中的递推思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归纳法"教学难点在于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以及递推步骤中归纳假设的利用。为了有效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地"稚化思维",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以及经历过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和类比,寻找其与数学归纳法的联系,通过不断深入的对话和具体问题的解决、辨析,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本质,掌握数学归纳法的使用步骤。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归纳法,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很多老师已经意识到归纳法的重要性和优势。而在中学地理气候教学中运用归纳法,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气候学知识,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地理教学的全面开展。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归纳法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归纳法在气候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参与探索、发现数学归纳法原理的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归纳法中的递推思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中强调能力的培养,但它必须建立在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之中。归纳法是一种高层次的总结,归纳过程是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系统和感性材料等信息进行重新组装和整理的过程,是知识认知的再升华;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通过比较、删选、判断,找出表面相似或不相似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信息的内在联系。生物学教学中的归纳法目的,一是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掌握生物学基本技能;二是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因此,教学中有计划地应用归纳法,在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积累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猜想归纳法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例推断普遍规律,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猜想归纳法,学生可以从具体实例中发现数学规律,并逐步建立数学概念和知识.文章介绍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猜想归纳法,培养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会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注重数学证明和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严谨性和批判性思维.通过教学实践和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猜想归纳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数学归纳法不仅在中学而且在大学的数学学习中都是一种主要的数学论证方法。世界上有许多重要的定理都只有用数学归纳法才能证得。但对于中学生来说,其理论和方法难于理解和接受。本文就数学归纳法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对教学归纳法的推广和应用作初步探讨。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学习这种新证法时,有的学生往往只能“依样画葫芦”地使用数学归纳法,但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要证明两步的意义。实  相似文献   

15.
数学归纳法是数学教材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好这一推理工具,关键是要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它。以下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谈谈如何使学生理解数学归纳法。 一、先认清一种并不可靠的推理方法——不完全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是科学的推理方法,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于理解。因为它针对的是关于自然数的命题,而自然数是无穷尽的,这类命题要被证明对每一个自然数都会成立,便要涉及到人类思维克服有限性的古老问题。数学归纳法实质是一种对于无限的科学归纳法。 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先用不完全归纳法为“数归”的引入作铺垫。不完全归纳是对有限对象的经验式的  相似文献   

16.
数学归纳法是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之一.重点是因为数学归纳法使用面比较广;难点则是因为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从有限到无限的认识方式,也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后继"特征,同时涉及到的知识和技巧较多.本文讨论了数学归纳法与归纳法的关系、数学归纳法的理论依据、基本形式和教学中较多出现的现象等.  相似文献   

17.
归纳法是一种常见推理形式,其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将归纳法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有助于其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对归纳法进行构建时可将其分为显性归纳、隐性归纳、拓展归纳,即基础、提高、拓展三个层次。本文从构建形式、途径及过程等方面就归纳法在教学中的分层构建展开分析与讨论,旨在提高学生归纳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学归纳法是高中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难点内容。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问和出现的失误。现就涉及内容本质、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及观点方法等,提出以下看法和相应的处理方法,供参考。一、数学归纳法是不是完全归纳法规行教材是在给出了“归纳法”的定义之后,接着叙述“数学归纳法”的概念的。教学中我们也是按照“归纳法(完全的,不完全的)—一数学归纳法”这种顺序来讲授的。这便于新的信息进入学生原有的命题网络,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然而这种学习顺序也正是学生产生疑问的直接原因之一。如就‘’数学归纳法”是不是完…  相似文献   

19.
一个教学模式由四个要素组成,即教学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归纳法教学有利于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演绎法教学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继承前人的知识积累。本从备课、上课、作业三环节上论述归纳法教学的要点,通过案例论述归纳法教学的实际操作。侧重归纳法教学必须同时有机结合演绎法教学,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材。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学生学好化学,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归纳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归纳法:就是把现行教材内容进行章节总结归纳,使学生感到条理清晰、网络清楚,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就全册8章内容归纳为以下4部分:基础知识与概念;化学用语与计算;组成、结构与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