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及以后的工作中才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每年都有一些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原因而被迫休学、退学、甚至走上轻生或犯罪的道路。北京16所高校的联合调查表明,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这些学校休学、退学人数的37.5%和64.4%。其中清华大学的调查表明,该校因精神疾病休学、死亡的人数分别占总的休学、死亡人数的51.2%和50%。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引导、训练、实践等方式,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一、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工作。据统计,1986年至1996年,北京16所高校中因心理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总人数的37.9%,因心理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64.4%。大量资料表明,因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坚持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高校加…  相似文献   

3.
《成才之路》2009,(18):92-92
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近日向外界透露,精神疾病在不少高校中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总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在很多人眼里,得抑郁症的人往往都是脆弱、意志力薄弱的人。实际上,抑郁症最容易摧毁的,往往是那些有理想、有抱负、认真努力的人,在校大学生就成为了易被抑郁症击中的人群。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因心理方面的问题导致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乃至轻生的主要原因;因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导致的休学、退学人数约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30%左右。大学生心理疾病已成为突出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针对高师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实践出发,高师院校可以从四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是抓住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即领导重视;二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干预网络系统;三是以心理咨询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四是激活各种教育载体,营造心理健康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已经成为阻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本文参考心理健康标准,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与特征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学生进入大学时期,正是他们心理发展迅速,渐趋成熟的时期,但心理的成熟远远赶不上这一时期知识的增长,在知识激增与心理成熟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落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在高文化结构环境中生活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日显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忧虑。据国家教育部有关部门对十六所高等院校进行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由于心理健康原因体学的大学生占休学人数的37.9%,而因此退学的比例则高达64.6%,两者均占休学、退学的首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竞争进一步加剧,尤其是人才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未成熟期,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过多、过快的变化使许多大学生开始感到不知所措,产生了心理问题。据统计,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者的比例约有30%~40%,因心理健康问题退学的人数占整个退学人数的30%左右。而且这些数字呈逐年递增趋势。面对这样的形势,对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培养、锻炼显得更加重要,教育部也于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和削弱各种心理问题、疾病的产生,已成为新  相似文献   

8.
李倩 《成才之路》2011,(23):17-17
心理健康关乎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现在许多学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一些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案件不时见诸媒体。前几年发生的刘某某硫酸伤熊事件,使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高潮。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大学生呼唤心理咨询1989年初,在一次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抽样调查中,有心理疾病者占20.3%;湖南医科大学对82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1%~35%的学生存在中等痛苦以上的人际敏感、抑郁、偏执、强迫症等心理障碍;据北京医科大学1998年的调查表明,北京16所大学的本科生在近10年间,因心理障碍而休、退学的人数在诸种休学原因中排第一位,占休、退学总人数的40%,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大连市对14所高等学校的4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81%的学生呼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这些数字充分显示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  相似文献   

10.
本用“心理健康调查表”调查了895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心理健康和基本健康,有各类神经症的人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0.96%;在控制的各种因素中,年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为明显,,理科及男,女性别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黄艳苹  李玲 《教书育人》2012,(6):103-105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更为重视,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然而从历年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甚至自杀[1]。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逐渐提高,社会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内心脆弱的一面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色成为高校教育的迫切任务。心理问题是指个人在适应环境过程中产生的、自我意识到或者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或心理异常现象。国家教委1989年对13.6万大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的20.3%患有或重或轻的心理疾病。在北京市10所大学中,因心理障碍而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37.9%和64.4%。在因病死亡的17例中,有9例因患有严重精神病而自杀,占因病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13.
韩师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心理健康调查表”调查了我院1113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心理健康或基本健康;判断有各类神经症的人只占被调查人数的8.9%。在控制的各种因素中,年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最为明显,文、理科,文化背景及家庭住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研究报告显示,20%-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因神经和精神疾病休、退学人数占总休、退学人数的第一位,表明心理卫生问题已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构成了对健康的严重威胁。为帮助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克服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各种心理疾患,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笔者对本校(交通学院)一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与分析,以求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心理教育的策略,并为学校教育、学生管理、心理咨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评价北京16所高校近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表明:34.4%的大学生息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的64.4%。1997年11月,在对我国27所全国示范性高工专建设学校之一的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进行的心理问题调查中发现,72%的学生经常有或总有烦恼。具体如下:调查学生人数1854名,其中男生1316名,女生538名。65%的学生身体健康并极少有身体不适和感染常见疾病,但只有25.4%的学生总是充满朝气,59%的学生或抑郁、或羞怯而不能保持心情开朗;32.4%的学生过于担心自己的前途而焦虑不…  相似文献   

16.
赣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检出率为48%,中度以上心理问题者占7%;城乡中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除学习压力外)差异显著;男女生之间差异性不明显;初一、初二学生的各因子与初三、高一的学生相比差异性显著;农村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比城市多,初三、高一的学生比初一、初二的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父母文化程度高低对子女心理健康影响较大.母亲的文化程度差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比父亲要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心理健康调查袁”调查了895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心理健康和基本健康;有各类神经症的人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0.96%;在控制的各种因素中,年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最为明显,文、理科及男、女性别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姣  黄美雪  纪振鹏 《大学教育》2023,(12):134-136
近年来,部分大学生因心理病态、精神障碍等问题,不得不选择休学或退学,有的学生甚至无意识伤害自己和他人。文章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以重庆X民办高校为例,以C学生为个案,从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方位渗透、多视角介入四个方面,系统描述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探索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自身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小学生中心理健康不良状况日趋严重,因心理健康问题而休学、退学、死亡甚至犯罪等触目惊心的事例时有发生。心理问题,已经危及到每个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正值青春期。这是人生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情绪躁动、心理不稳定的时期。本世纪之初,中职校学生出现了休学、退学、打仗、斗殴等现象,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也由原来的10%上升为16%以上。如何预防心理疾病、克服心理障碍已成为职业学校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