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19-I0020
科技日报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科学家为脑中的数字“热点”进行了精确定位,测量精度达到1/15英寸(1.7毫米)脑区宽度。数字“热点”是当人们看到普通数字如“6”“38”时,  相似文献   

2.
数字保存策略:模拟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光前 《情报杂志》2001,20(5):54-56
数字保存策略是当前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之一,围绕“模拟法作为数字保存策略”这一问题,杰夫·罗森柏格、大卫·伯尔曼等专家展开了一场学术争论。本文对模拟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同时也提出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H5+微信”的科技期刊新媒体融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索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转型和媒体融合之路,提升科技期刊新媒体传播的策划能力和移动互联网传播水平。【方法】 采用“H5+微信”的媒体融合模式对刊物宣传、专题组稿、增强出版、新闻事件深度报道、热点抓取、会议和活动宣传、为广告客户提供增值数字广告和服务等进行探索和实践。【结果】 在“煤传媒”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中融入“H5+微信”的媒体融合模式,取得了比常规微信宣传方式更好的传播效果。【结论】 “H5+微信”的媒体融合模式可大幅提高科技期刊数字传播和新媒体传播的水平,有效提升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数字地球与数字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数字地球” ,就是人们希望构建一个覆盖全球的地球信息模型 ,把分散在地球各地的从各种不同渠道获取到的信息 ,按地球的地理坐标组织起来 ,既能体现出地球上各种信息 (自然的、人文的、社会的 )的内在有机联系 ,又便于按地理坐标进行检索和利用。这是研究各种地球变化的需要 ,是 2 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数字地球有全球、国家、城市三个层次。按照“数字地球”的思路 ,建设“数字中国”是一项必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设好“数字中国” ,才能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也才有可能为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我国许多城市正在策划相应的数字化建设 ,如“数字上海”、“数字北京”等 ,为在 2 1世纪建设“数字中国”和“数字地球”作准备。  相似文献   

5.
脑筋急转弯     
1.一个数字,去掉前面一个数字后,是13。去掉最后一个数字后,是40。这个数字是什么?2.这一式子很奇怪,0比2大,2比5大,5比0大。为什么?3.“只”字加一笔,会是什么字?4.“人”字加一笔,除了“大”和“个”字,还有什么字?5.桌子上有2、1、6三张卡片,请问摆成一个什么数字可以被43整  相似文献   

6.
创新人才在数字经济时代新旧动能地转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通过分析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三核”驱动模式,分别是政府的“内生+外引”、企业的“1+1+N”、高校的产学研“融通”三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相关对策,希望能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数字时代促使传统企业的产品服务之争演变为商业模式之争,随着“工业时代”向“数字时代”的转变,数字平台突破规模经济的“管道”,凭借网络效应和生态优势实现了迅速扩张。数字平台商业模式演进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通过以猪八戒网为案例,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融合企业家精神和行动学习的理论视角,以“动因—行为—结果”为逻辑探析数字平台商业模式演进机理。研究发现:在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企业家精神是数字平台商业模式演进的关键驱动力,企业家精神实现了“个人—组织—社会”层面的不断进阶,并通过“生存—成长—转型”导向的行动学习,驱动商业模式实现“连接型—赋能型—生态型”的成功演进,由此构建出数字平台的企业家精神对商业模式演进机理模型。该模型揭示了数字平台商业模式演进的三个阶段:在生存期,以风险承担为主的个人企业家精神,驱动创始人开展生存式行动学习,识别出服务非标、需求低频的生存瓶颈,通过内外部经验反思,平台连接服务供需双方,开拓业务并迭代交易模式,以此激发平台存量资源实现连接型平台商业模式演进;在成长期,以创新导向为主的组织企业家精神,驱动平台开展成长式行动学习,明确平台业务增长滞缓的成长瓶颈,结合内部数...  相似文献   

8.
略知一二     
这里原有两道等式,可惜现在都不是等式了。原因是上面的算式中省略7一个数字“1”,下面的算式中省略了一个数字“2”。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在数字人文由单纯的学术热点演化成一门渐进完善的独立学科的同时,关于其学科归属问题并未在学术共同体之间达成共识。[方法/过程]文章从本质目的、内容议题、成果分布、主流趋势四个维度阐述数字人文归属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的合理性,并以此为基础,厘清数字人文与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档案学之间的关系,指出四者的核心指向在于知识创新。[结果/结论]文章的最后分别论述了数字人文对于图情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基于“把握机遇,转型升级”和“正面挑战,迎难而上”两个方面针对数字人文与图情档的交叉融合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徐鹏 《科教文汇》2008,(26):282-282
2007年初,人事部发布的《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十一五”期间,要使留学回国人员新增人数达到15万-20万,争取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服务20万人次。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从1978年至2005年,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达到93.34万。出国留学热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热点现象。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数字鸿沟"分析与数字援助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豪迈  白庆华 《情报杂志》2007,26(3):101-105
论述了电子政务“数字鸿沟”及“数字弱势群体”,分析了电子政务“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影响,提出了通过数字援助政策来促进“数字建设”,进而消除电子政务“数字鸿沟”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1995-2016年间SCI核心数据库中有关“3D打印”主题的2769条文献记录,借助CitespaceIII科学知识图谱软件,选用“聚类”、“标志性文献”、“突发文献”和“突现关键词”四大指标,综合性探索3D打印的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过程,并展望未来的3D打印研究热点。研究发现:(1)3D打印的研究热点最早出现在1993年,从2005年开始迅猛增长,在2013年出现高峰;(2)热点主要集中在“医疗支架、器官与药品”、“快速成型”、“增材制造”和“化学合成反应”等领域,也出现在“超声波固化”、“激光烧结”和“金属基复合材料”等技术层面;(3)“医疗领域”的相关研究出现最早,并且至今保持异常活跃;(4)“增材制造”、“3D生物打印”、“钛合金”与“化学合成反应”等是近年来最新兴的研究热点;(5)“商业化运营”和“与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融合”等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可以促进3D打印相关理论的发展,为科研人员确定3D打印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提供参考,为企业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和政府规划3D打印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多个政策围绕“数字中国”“乡村振兴”“数字乡村”进行部署,其中都提到了农业数字化。目前,国内大多是利用基础农业机械化工具的小型规模化农业,总体生产效率并不高,而数字化、智能化农业却只占到国内农业发展的1%。  相似文献   

14.
趣换偶数     
123欢4乐+1+23+欢+4+乐=快乐 “123欢4乐”表示由6个不同数字组成的6位数。我们只知道算式中的“欢”、“快”、“乐”各表示一个偶数数字。这道奇特的算式就能够相等。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80-2018年中国深潜技术811篇文献数据,运用文献计量、SVM聚类以及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对研究热点、热点年度变化、研究机构、作者及合作网络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显示:(1)中国深潜技术研究总体上受到持续关注,2010年以来研究文献呈现暴发性增长态势;(2)研究热点集中在“导航与通信”“结构”“控制”技术,“材料”与“生命支持”技术研究不足;(3)军队系统与高校为研究主力,合作研究未形成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包容:发达国家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化变革的推进,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数字经济产生的“马太效应”正在加剧社会阶层的固化和分裂,数字包容性发展已进入各国数字治理的视野。[方法/过程]在溯源数字包容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立足于解决数字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结果鸿沟,从数字准备、数字就绪、数字参与3个维度搭建数字包容的分析框架,探索发达国家数字包容的实施路径。[结果/结论]从政府“理念”和“政策”两方面并重、企业“产品”和“战略”两方面入手、社会“教育”和“帮扶”两方面发力3个角度提出促进我国数字包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流水 《知识窗》2010,(11):59-59
老师在讲课前让学生做一个数字游戏。 老师说:“1乘1,乘以10次,答案会变多少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1。”  相似文献   

18.
《发明与创新》2005,(10):25-25
世界上数据量最大、分辨率最高的“虚拟人”——“中国数字人男1号”数据集,在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简称南方医大)构建完成,这标志着我国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研究结构和功能最复杂“万物之灵”的数字人数据集研制,已达世界先进水平。8月7日,钟世镇院士在该校举行的现代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999—2022年刊载的641篇制造业服务化相关核心期刊文献,基于文献计量法及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作者、研究热点、研究脉络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发文作者合作网络较为紧密;研究热点包括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成因、优势、路径、产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企业绩效、服务创新等。演化脉络按照“起步→基础→深化”的模式发展;而围绕“互联网+”、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等关键词展开的研究将会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数字丝路”建设将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提升技术、标准、规则和数字基础设施等互联互通。科技创新在“数字丝路”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数字基础设施不足,数字科技关键核心技术匮乏且推广困难。构建包括设施、技术、机制、能力等方面的“数字丝路”创新生态系统,对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数字丝路”建设的现状与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科技创新推动“数字丝路”建设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