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收入分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经济利益,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然而,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种种缺陷和不足,这导致了我国贫富差距拉大。因此,改革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现状及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提出若干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成为我国一个倍受关注和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是:合法、正常收入差距较小,非法、非正常收入差距过大;显性收入差距较小,隐性收入差距过大;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和阶层收入差距过大。对于不同的居民收入差距,应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保护合法、合理收入的差距,消除非法、不合理收入的差距,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收入分配时,实际上包括两个问题,一个是收入分配不公,另一个是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公是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并使这个差距不断加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从现实的情况看,财产性收入已经构成人们收入的一部分,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财产性收入是对财产使用的一种回报,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必须以提高劳动收入为前提.财产性收入将成为群众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群众收入结构变化的一个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5.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不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将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公平观,提出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三个方面对非税收入管理进行了探索:一是非税收入的内涵.二是目前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析影响收入流动性的制度因素出发研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较强的收入流动性特别是当向上的收入流动性大于向下的收入流动性时,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社会冲突就会大大降低和减少。那么分析影响收入流动性的制度因素就成为了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分析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的路径,首要的问题应该明确财产性收入究竟是什么。虽然已经有了大量的关于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文献,但是关于财产性收入本身的理解上还存在着分歧,而这种分歧必然会使得对策建议偏离了方向,所以应该在概念上达成一致。实际上,通过对分歧的定义、包含内容的具体分析,结合财产性收入的来源就能够明确财产性收入的概念了。  相似文献   

9.
高校收入由拨款和自筹构成,随着收入需求的增加和拨款收入的减少,高校越来越重视收入管理.收入是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的经济基础,收入管理水平和筹资能力对高校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收入的规模、结构和水平是否合理,筹资能力如何,收入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作为财产性收入依据的财产必须具备所有权、数量基础、价值等内涵。财产性收入的主要形式有金融资产、房屋的利息或租金收入和资产本身的溢价收入。财产并不创造收入,只是在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下把一定的社会财富吸引到自身来的手段,这些收入的源泉最终还是来自于生产领域的剩余劳动产品。因此,财产性收入只能是社会上一小部分依附于生产经营的人员的收入,不可能作为广大群众获取收入的形式。职工持股这一形式给职工带来财产性收入,这一形式有助于把工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调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但就收入的源泉来说不过是使工人以参股的形式取回自己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产品。财产性收入的源泉、形成条件等决定了,它只能是当前调整收入分配的一个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