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教育规划纲要也强调"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中央的决策部署为我们做好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构建的探索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高校、政府、毕业生、用人单位"等方面的共同努力.构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的"实习-就业"贯通机制、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扶持机制、帮助毕业生就业的援助机制、"三位一体"的就业预警机制,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3.
毕业设计、实习、就业“一条龙”,紧紧抓住毕业生离校前的教学环节,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顶岗实训中了解行业发展,融入到行业的发展总结经验,做出具有时代感、专业性和创新性的毕业设计作品和毕业论文。促进以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赢得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4.
资讯     
正人社部:力争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有新提高人社部日前发出《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各地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坚持市场导向,着力改革创新,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实现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有新提高,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稳定。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通知》要求各地落实和完善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税收、金融、社保补贴等政策,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统筹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基层服务项目;对符合政策扶持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要及时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  相似文献   

5.
占江 《继续教育研究》2013,(12):113-115
2013年,河南高校毕业生达51.4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近3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面临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达到60万。为破解这一难题,河南省多措并举,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和就业服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确保了全省就业局势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在2009年金融危机的洗礼下,确保大学生稳定就业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各高校也纷纷采取措施.本文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践为基础,分析总结得出了保障就业信息的畅通性能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也选取就业工作中实例来具体阐述实现就业信息畅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改进,并要不断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减少思想障碍和压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要采取多渠道、多种类的就业方式,建立多方位、多形式的信息机制,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实习环境和条件,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信心,以促进和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8.
2012年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项活动紧紧围绕"服务民生、促进就业"主题,紧密结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解决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为重点,联合有关部门、团体,继续组织"就  相似文献   

9.
今年两会以来,大学生就业和实习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社会都在积极为大学生实习创造条件.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从2009年起,将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毕业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不足无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作为承担高等教育工作的高校,对缓解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起着关键主导作用。高校必须顺应就业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在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抓好顶岗实习这一有效教学环节,并通过顶岗实习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其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大学应届毕业生实习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研究大学生实习、就业能力和就业结果等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实习对就业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实习经历通过就业能力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效能感;就业效能感则进一步影响就业结果(录取通知数量、实际薪资).由此,文章从大学生自身和高校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实习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增强及就业结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解决高等教育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评价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已就业毕业生的调查分析,考察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期望和评价,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需着力提升人际交往、沟通与表达能力;需要根据未来就职行业需求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职业定位;用人单位对解决问题能力需求的内核是领悟力及自学能力;用人单位希望高校毕业生能经历一场"真正的实习",切实锻炼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反映,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滞后的应付代价.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本质原因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机制还未真正形成并发挥有效作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需求机制、供给机制和匹配机制三个关键环节错位的现象还很普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根本进路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和导向,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责,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切实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全面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形成全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揽子"措施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资讯     
三部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今年7月至9月在全国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力争在今年底使大多数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并确保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当年实现就业。《通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大学毕业生实习可以让大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增加就业能力,也可以使用人单位优先深入了解、选拔人才,减少招聘、培训成本,录用适合招聘岗位的合格人才,实现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双赢”.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实习对大学生就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毕业生的实习情况、意向设计调研问卷,掌握当前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及所学专业、职业规划的了解程度,掌握学生的实习意向的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推进大学毕业生实习,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实践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把握金融海啸中的就业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海啸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危机背景下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成为热点中的焦点,其中又以大学生就业问题最为突出.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610万,庞大的就业大军加上金融海啸的危机背景,双重巨浪使牛年高校毕业生遭遇就业"寒流".然而,笔者认为,危机从来不只是带来"恶果"和"恐惧",更意味着"转机"与"契机".当下,全社会大力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各项"暖冬"政策陆续出台,能否成功就业,就要看大学生自己能否主动把握就业机遇.  相似文献   

17.
刘洪银 《江苏高教》2012,(2):108-110
每年约有1/3大学生毕业后半年内实现就业。研究发现,职业定位模糊、劳动力市场竞争和试错心理等延长了大学生就业搜寻期,毕业即就业的传统观念使就业教育缺乏延续性,毕业前未就业群体不再纳入就业教育,政府、高校和社会"大学后"就业责任缺失。高校应该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半年跟踪就业服务。政府除提供免费的有组织培训外,还应建立社会补偿机制,制定创业补偿政策,促进弱势群体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1月22日,北京市教委举办了"北京地区2013届高校毕业生生源信息发布会暨2012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服务月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会议还同步举办了"北京地区2013届高校毕业生生源信息及就业服务活动展示洽谈会".教育部、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教委相关领导及北京地区各高校、用人单位代表300余人出席.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出席讲话并宣布"服务月"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9.
信息时代的今天,金融危机必然会冲击高校毕业生就业,财经院校作为在招生中最热门的学校,以其就业好而吸引考生,在今年就业时却遇到了"冬天".财经院校毕业生如何应对,如何在就业的"冬天"里度过"寒冬",进入满面春风的就业"春天".  相似文献   

20.
崔聪颖  石娟娟  王敏  罗军 《文教资料》2009,(15):163-164
本文首先进行了高校就业难相关性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政府对就业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畅通就业渠道;企业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为就业做好预演;高校应针对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将教学与提高就业力联系起来,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