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学生只有在阅读中不断自行发现,自我建构富有个性的阅读行为,才能获得精神的享受。教师是学生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7,(7)
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也许这句话太有诗意,但可以肯定的是阅读是一种生活,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和学生一起读书,常常在不经意间体验到学生的灵性飞扬,享受到精神的充分滋养。还有呢!还有!  相似文献   

3.
牧式阅读是一种指向儿童精神生命自由成长的阅读。牧式阅读要实现阅读的根本转向,从文本阅读转向生活阅读,从他主阅读转向自主阅读,从单篇阅读转向群文阅读。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味文本、反刍文本、整合文本,让学生获得阅读的意味、意义和意趣。  相似文献   

4.
张速 《四川教育》2004,(8):70-72
[模式意义]   探究性阅读是学生对课文的主动阅读,是学生与课文作者的倾心交谈,是学生与学生不同阅读理解的自由交流,是学生与老师、与文化的平等对话.简而言之,探究即感悟、思考、交流、求新的过程.课堂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本课题中的“探究“,是指学生对课文的主动阅读,是学生与课文作者的倾心交谈,是学生与学生的自由交流,是学生与老师、与文化的平等对话;简而言之,探究即思考、求新的过程.习惯是由长期的经验或反复训练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行为倾向,而课堂探究性阅读习惯就是学生在课堂阅读中自觉积累、自由感悟、自在审美、自主思考和自我更新的一种较稳定的行为倾向.我们之所以提出“课堂探究性阅读习惯“这一新概念,是想以此为切入点,把“探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落实到每一堂阅读教学中去.自觉积累、自由感悟、自在审美、自主思考和自我更新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正如萨特说的那样,"阅读是自由者的梦",人们正是在自由愉快的阅读中享受着精神的生活,而现在的自主阅读已经如"阿喀琉斯之踵"一样不堪一击。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老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布置了以下的阅读任务: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给自然段加上序号并试着给课文分段。3.课文中主要交代了父亲的哪几件事?  相似文献   

6.
阅读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人们常说书籍是人类的良师益友,讲的就是阅读能使人得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提高自己的修养与品位。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瞬息万变的生活窒息了人的情感。人在生活的重压下心理压抑、焦虑、迷茫。人们不再满足温饱和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阅读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协调发展。在小学阶段就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净化心灵,提高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境界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经典是人类优秀思想的记录与保存,是当下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源头活水,是生命智慧教育的最佳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经典,阅读经典,在经典阅读中进行实现素养提升。我们应帮助学生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促进他们全面自由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所谓探究式阅读训练,就是基于探究学习之上的阅读训练。它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课内外阅读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方式进行解难释疑尝试的一系列阅读训练活动。常德地区现在选用的是语文出版社的语文教材,收录的课文涵盖面较广,既有古典文学篇目,又有近现代优秀作品。选文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  相似文献   

9.
"阅读"作为文化运动的主题词,其内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它正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文化传承、精神成长的主要手段.然而从当前农村小学的阅读现状看,阅读状况令人担忧.我校立足农村学校的实际,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推动教师、学生阅读,并把阅读文化的建设延伸到家庭,让阅读成为学生、教师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构筑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校园阅读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阅读是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体验、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阅读方式。个性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减少了学生阅读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阅读和有创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地去读、去想,自由、合理、多元化地解读文本。《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正是为了学生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而进行读写听说的训练.在初中阶段,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阅读训练,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写文能力,透过优秀文学作品,品读生活,启迪心智.语文是一门感性学科,要搞好阅读训练,应以情感为基点,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并能自觉主动地去阅读,在享受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2.
<正>个性化阅读是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体验、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阅读方式。个性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减少了学生阅读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阅读和有创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地去读、去想,自由、合理、多元化地解读文本。《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种技能,阅读属于人类认知与行为的范畴,有其自身的科学性阅读;同时,阅读又是一种文化,属于人类的情感、价值观等精神领域。阅读是一种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又从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人们感受到世界的真、善、美。我们的阅读教学就肩负着传承这种技能与生活方式的重大使命,通过"言传",让学生"意会"到文章的精髓与实质,并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甚至将阅读作为伴随一生的习惯。这就对语  相似文献   

14.
正儿童作文是生活实践(观察事物)、思维(分析事物)、语言(用文字描写事物)的统一。儿童对生活素材的敏感性、对习作的爱看善写就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训练。多年来,我从以下方面逐步训练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一、引导孩子快乐阅读"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丰富人的精神经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也是‘本民族文化的教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吸收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能获得写作素材,习得间接经验,还能培养语感,开阔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阅读训练.拓展学生视野 阅读是一种精神需求.也是一种基本的教育手段.阅读教学不仪能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其信息量.有利于发展思维.而且可以说阅读优秀的作品,是塑造完美人格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我认为阅读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课内。而应把范围扩展到课堂以外。我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阅读风格各异、富有文化内涵的作品,如历史知识读物、人物传记、文学名著等等,  相似文献   

16.
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在一定情境中,根据教学实际,培养学生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兴趣、阅读风格、阅读品质以及养成良好的、富有个性的、健康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一种阅读取向。它充分凸显学生个性的张扬、生命活力的释放,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一种自由和愉悦的精神体验。只有当学生在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下,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读书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信息;读书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汲取精神营养;读书能发展人的语言,提高阅读能力。而这一切都得由读者自己去理解、感受和体悟,因为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和精神生活。正如萨  相似文献   

18.
开展童话习作训练是激发学生想象力,促进学生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的好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从大量的课内外阅读中学习方法、积累语言,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积累习作的素材,通过读写结合进行童话故事的仿改续编,通过阅读童话绘本创编故事,进而指导学生进行主题童话创作、自由创编等。  相似文献   

19.
正阅读是学生和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生命的重建和超越。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深化、广化、美化、敏化学生的阅读实践,无疑将对学生精神境域的提升产生深刻的影响。一、融入生活世界,营构愉悦的阅读心境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时代生活的审美视角切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准确把握他们的阅读心理,尤其要重视优化阅读的心境。浓厚  相似文献   

20.
罗嘉茵 《辅导员》2010,(10):42-42
许多教师认为,课外阅读的重点应是阅读方法的指导,于是在课中花了大量的时间给予学生一些读书方法的传授。而课外阅读的方法因人而异,课外阅读不同于课内阅读,它是一种自由而轻松的精神生活,是一种享受性活动,它不应只是教师的一种教授行为,而更应是学生的一种主动体验行为。为达到这个目标,在小学开展课外阅读指导课就不单单是上课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