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氯与碘酸银反应放出碘酸根,并使碘酸根在酸性条件下与碘离子反应产生碘,以可溶性淀粉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氯的新方法,本法检出下限为2.0×10~(-5)molL~(-1)线性范围0.5~5×10~(-4)mol·L~(-1).应用于水中微量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硝酸介质中 ,碘酸根在溴化钾催化作用下氧化对乙酰偶氮胂使其褪色的最佳条件。建立了测定微量碘的方法。λmax=530nm,ε530=1.95×105L·mol-1·cm-1 ,碘酸根在0~8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可用于食盐中微量碘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题目在1 L水中滴入10滴(1 滴=0.05 mL)0.1 mol.L-1的HCl溶液,然后取出1 mL溶液稀释至1 L,则稀释后溶液的PH是多少? 错解一:滴入HCl的物质的量=10 ×0.05×10L×0.1 mol·L-1=5×10-5 mol,则C(HCl)=5×10-5mol.L-1.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一种灵敏测定盐酸克林霉素的电化学方法。在0.1mol·L-1甘氨酸-氯化钠-氢氧化钠介质中,盐酸克林霉素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峰电流(Ep=-1.35V/vs.Ag-AgCl电极)与其浓度在2×10-7~4×10-5mol·L-1范围呈线性关系。利用本法对原料药及胶囊剂样品含量进行了测定,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应用线性扫描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对美洛昔康的极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在0.08mol·L-1HAc-NaAc(pH4.5)支持电解质中,美洛昔康于-1.20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氢波,其二阶导数峰峰电流与美洛昔康浓度在2.0×10-8~1.6×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6,n=8),检测限为1.0×10-8mol·L-1.10次测定1.0×10-6mol·L-1美洛昔康峰电流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回收率在92.6%~101.2%之间.该方法可用于药剂中美洛昔康的测定.本文对美洛昔康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有关pH的计算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不少同学在解答此类问题时,经常出错。下面就学习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因进行分析,以供参考。一、忽视温度变化的影响,生搬硬套例1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郾0×10-7mol·L-1,则此时溶液中的c(OH-)为mol·L-1;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郾0×10-6mol·L-1,则c(OH-)=mol·L-1。错解:根据Kw=c(H+)·c(OH-)求纯水中c(OH-)=5郾0×10-8mol·L-1;滴入稀盐酸后,溶液中的c(OH-)=2郾0×10-9mol·L-1。分析:因纯水中存在c(H+)=c(OH-),故c(OH-)=2郾0×10-7mol·L-1;则该温度下的…  相似文献   

7.
在溶液的pH为6.0,均苯三甲酸(TMA)的浓度为2.0×10-4mol·L-1时,Eu3+-TMA体系可使Eu3+的荧光强度增大三个多数量级.光学惰性稀土La3+与Lu3+,在浓度分别为2.0×10-4mol·L-1、1.5×10-4mol·L-1时,可使Eu3+-TMA体系荧光强度分别增大178.1与91.3倍.体系中Eu3+的浓度在4.7×10-8~2.3×10-5mol·L-1的浓度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Eu3+的检出限达到了1.0×10-8mol·L-1.用此优化发光体系研究铕(Ⅲ)在水稻不同生育期被水稻吸收后的分布定位情况.结果表明铕(Ⅲ)进入水稻后与水稻各部位的结合不是随机的,主要是在分蘖期与水稻的叶片结合.为稀土元素在水稻中的代谢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与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8.
题型示例一 :盐对水电离的影响【例 1】 室温下 ,在pH =1 2的某溶液中 ,由水电离的c(OH- )为A .1 .0× 1 0 - 7mol·L- 1  B .1 .0× 1 0 - 6 mol·L- 1C .1 .0× 1 0 - 2 mol·L- 1  D .1 .0× 1 0 - 12 mol·L- 1解析 :若该溶液为碱溶液 ,由于碱的OH- 抑制了水的电离 ,此时由水电离出的c(OH- ) =1 .0× 1 0 - 12 mol·L- 1;若该溶液为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 ,则由于其中弱酸阴离子结合了水中的H+,促进了水的电离 ,故由水电离的c(OH- ) =1 .0× 1 0 - 2 mol·L- 1.答案应为C、D .方法精要 :水的电离平衡为 ,H2 OH++OH- ,根据…  相似文献   

9.
在pH=8.89,NH3·H2O—NH4Cl底液中,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进行常规极谱测定,锌在-1.33V(vs.SCE)产生一尖锐灵敏的极谱波,峰电流与锌的浓度在2.0×10-6mol·L-1~7.0×10-4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6mol·L-1.线性回归方程为Ip=18.12x+226.5,x为锌的浓度,相关系数r=0.9991。测定金施尔康中锌的标准加入回收率可达98.8%~101.1%,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炭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测定槲皮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槲皮素在多壁炭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 ,其结果表明 ,在 0 .1mol·L- 1 磷酸盐介质 ( pH =5 .0 )中 ,该修饰电极对槲皮素产生较强的吸附催化作用 ,催化电流 (Ep =0 .2 6V ,vs .SCE)与槲皮素在浓度为 1 .0× 1 0 - 7mol·L- 1 ~ 6.0× 1 0 - 5mol·L- 1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本法用于芦丁水解产物的测定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盐酸异可利定片在0.1mol·L~(-1)的盐酸溶液中,在220nm、267nm和301nm三波长处分别有最大吸收。在301nm波长处,盐酸异可利定浓度在10~100υ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2.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的硬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酸性铬蓝 K(ACBK)在 p H为 10 .0的 NH3- NH4Cl介质中与钙和镁同时显色的条件 ,试验表明 ,Ca2 + 和 Mg2 + 离子均可与 ACBK形成 1∶ 1的配合物 ,在 46 8nm波长处 ,两种配合物存在一等摩尔吸收点 ,对应于该点的等摩尔吸光系数ε=7.6× 10 3L· mol- 1 · cm- 1 ,在此波长及最佳操作条件下 ,Ca2 + 和 Mg2 + 的总含量在 0~ 3× 10 - 5 m ol· L- 1 浓度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建立了测定钙镁总含量的方法 ,应用于水硬度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在pH2.5~5.0条件下,Cu~(2+)与红色的氯磺酚S(CS)作用生成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50nm,比CS本身红移86nm。铜含量在0~20μg/10mL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87×10~4L·mol~(-1)·cm~(-1)。研究了CS与Cu~(2+)的光谱变化、反应条件、表面活性剂及共存物质的影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有增敏作用。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用于多种粮食,油料作物中铜(Ⅱ)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基于硫酸介质中,在溴化钾催化作用下,碘酸根氧化甲基橙褪色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碘的动力学光度法.结果表明,最大吸收波长为507 nm时,碘酸钾浓度在0~1.6 mg/L内呈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9.17×104L.mol-1cm-1.方法用于加碘盐中碘(V)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在盐酸介质中,碘酸钾与钙红反应褪色程度与碘酸根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以此建立了碘的光度测定新方法。方法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10nm处,碘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3mVL,摩尔吸光系数ε=1.3×10^4L/mol·cm。本法所得结果和国家标准(GB5009.24.85)中规定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方法相当。  相似文献   

16.
在硫酸介质中,碘酸钾与番红花红0反应褪色程度与碘酸根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碘的光度测定新方法。结果表明,方法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18nm处,碘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2mg/L,ε=3.19×10^4L/moL·cm.本法可直接测定食盐中的碘,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利用紫外光度法测定光千金藤定碱片的条件及可行的测定方法。实验表明,在282nm波长下0.05mol.L~(-1)硫酸溶液中,光千金藤定碱的浓度在0.0100—0.0500mg.mL~(-1)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3.02×10~(-4)+17.12c,r=0.9996.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8.
低温胁迫下镧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Oryza sativa)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稀土元素镧浸种对水稻种子低温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5℃低温胁迫抑制水稻种子的萌发,浸种期用硝酸镧处理能够提高种子的抗逆性。低浓度((50~250)×10-6mol/L)硝酸镧浸种能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呼吸速率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种子抗寒能力,实验发现用硝酸镧处理种子萌发以250×10-6mol/L浓度为最佳,低温胁迫下,发芽率提高9.67%,呼吸速率提高56.25%,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1.73%。350×10-6mol/L以上高浓度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提出用丁二酮肟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对Cu(Ⅱ)的测定.以铂丝电极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在pH=3.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溶液中通过在-1.0V电位下富集后,在-1.0V~+0.6V电位范围内作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测定,峰电流与Cu(Ⅱ)浓度在4.0×10^-6~5.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当富集300s时检测限为1.0×10^-9mol/L,且大多数阳离子不干扰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