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APP功能齐全、信息量大、交互方式简单、用户群体广泛,对非遗传播有明显优势。在新媒体背景下,“非遗+手机APP”的融合势在必行。借助手机APP进行建档方式灵活,可持续记录、随时完善和保存非遗信息,还可为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人提供销售平台,同时为非遗与受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非遗+手机APP”的融合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手机APP运营者和非遗传承人等多方共同努力,挖掘非遗文化价值,拓展手机APP功能,增加非遗展示的趣味性、互动性、参与度和关注度。  相似文献   

2.
万安罗盘手工制作传统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安罗盘“非遗”保护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王腾香  刘萌  刘姝 《职教通讯》2019,(16):17-21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民族传统工艺的精髓,但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传统的师徒制模式培养实践难以实现规模化、系统化发展,也让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传承面临诸多困境。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通过完善政策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等方式来实现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非遗”翻译具有理据性、系统性、实用性及服务性等特点,要求译者具备基本能力、文化素养、艺术审美素养、语言生态意识以及信息素养等五个方面的能力。在拉斯韦尔的5W线性传播模式的理论框架下,基于海派花丝镶嵌技艺的文本英译实践,构建了传统技艺类“非遗”翻译能力模型,是提高“非遗”的外译水平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万安罗盘手工制作传统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安罗盘“非遗”保护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是在与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交互中不断调整、完善、创新和发展的生产技术。随着社会和技术的深刻变革,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生态发生深远改变,传承人高龄化严重、传承观念因循守旧、传承队伍后继乏人现象严重。因而,基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历史契机和关系思考的分析,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活力的焕发仍需政策、教育、社会等多维系统的支撑。一是扭转观念,提高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社会认可度;二是拓展路径,推进学校教育和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融合度;三是多措并举,加大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的支持度。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大力扶持文化政策导引下,全社会普遍开始重视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作为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城市江阴,同样认识到了“非遗”对城市文化的重要性,也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传承与保护做着不懈的努力工作.本文试图就“非遗”中手工技艺类项目的现状做一个初步的调查和研究,来为我们的“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做一个前期的铺垫.  相似文献   

8.
云南建水紫陶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陶艺制品,其制作技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近年来建水紫陶发展蒸蒸日上,除了当地紫陶技艺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以及人们日益觉醒的传承非遗意识,最重要的还是紫陶产品的不断创新,推动了当地紫陶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9.
数字游戏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的新兴方式,但当前面向手工艺类非遗的教育游戏难以在保证乐趣性、吸引力的同时实现对非遗技艺与文化的有效学习。基于此,文章设计了面向手工艺类非遗的具身体验式教育游戏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开发了一款手势交互的教育游戏“布艺虎寻踪”。之后,文章采用包括调查问卷、学习效果客观测试和半结构化访谈的混合研究方法,通过对照实验,验证了具身体验式教育游戏对于提升手工艺类非遗的学习效果、学习体验和学习动机具有积极作用。文章设计的具身体验式教育游戏可以提升学习者学习手工艺类非遗的效果与意愿,促进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并推动了游戏学习与非遗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建水小调"也称"小调子",是在云南建水县彝汉杂居地区因文化融合形成的具有彝歌风格兼有花灯韵味的民歌艺术。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传统"建水小调"再创作与现代性传播的历程及其途径,并进而对再生历程中的各方参与力量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地方歌谣面对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的自我调适与变迁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强大张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戴远丝 《师道》2023,(9):36-37
<正>广东省湛江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地处雷州半岛,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早在公元前就有古书记载的“干鱼传统技艺”流传至今。从教育视角研究非遗传承、保护和创新的问题成为当前非遗传承的新着眼点,鉴于此,本研究将分析探讨非遗技艺与小学社团教育融合的适切性,为“非遗课程进校园”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安徽非遗望江挑花为研究对象,提取望江挑花的针法、图案、规律等特征要素,探索望江挑花在现代数字化交互中的传播路径,为非遗的传播提供新方式。通过探索望江挑花的发展现状与困境,明确现阶段非遗文化传播的诉求以及望江挑花交互模式呈现的优势,依据交互设计路线对望江挑花的特征要素进行分析,找寻“技艺”与“技术”间的转化模式,最终构建挑花在交互设计中的实现路径与方法。保留望江挑花图案与针法的特征属性,结合线上传播的方式方法,完成望江挑花交互设计功能模块的建立与系统构架的搭建。通过数字化技术与交互设计的融合,促进传统非遗技艺适应现代化生活,实现非遗技艺可视化互动,扩大非遗技艺的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由于种种原因,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浪潮中逐渐被人们忽视、淡忘,许多手工技艺已濒临失传,技艺传承形势严峻。在重视、传承传统优秀手工技艺的过程中,中职学校在传统手工技艺人才的培养、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传承、手工技术的提升、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四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由于种种原因,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浪潮中逐渐被人们忽视、淡忘,许多手工技艺已濒临失传,技艺传承形势严峻。在重视、传承传统优秀手工技艺的过程中,中职学校在传统手工技艺人才的培养、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传承、手工技术的提升、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四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成熟,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教育教学领域,数字媒体与网络信息技术俨然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手段,对现代非遗文创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推动着我国院校设计专业非遗文创设计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将我国非遗技艺引入高等院校教育中,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经过多年的融合,不管从非遗手工技艺传承角度,还是非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的角度上考虑。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者包含于后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当代地域文化中的遗存,因而非遗具有地域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荆州非遗文化在荆楚文化土壤中生成、发展与传承,具有先秦楚文化的烙印以及荆楚文化的典型特征,是湖北现代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因素。荆州非遗传统音乐项目具有浓郁的楚歌艺术特色,手工技艺类项目则继承了楚国手工艺技术的特色,而民间文学类项目也普遍以荆楚地域历史文化、名人为创作和歌颂的对象,它们共同体现了荆州非遗的楚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进校园具有文化和教育的双重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对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进校园的路径进行梳理,得出可以通过美术课堂、文化艺术节、技能竞赛、学校社团等路径来实现。提出加强认知,构建“三位一体”的协同参与机制;以教学改革为契机,推进美术非遗“三进”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立足学校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寻求最优路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文化战略为文化传承与教育指明了方向。学校以创造和创新的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提高文化传承的水平与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基于“两创”视角,非遗教育面临文化选择标准模糊、创造创新方式不明、课程建设能力不足、创新型专业师资匮乏和数字化建设滞后等现实困境。其优化路径主要包括:以学术研究、团队合作和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等方式明确“两创”非遗教育的文化选择标准;在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案例库建设、教学技术手段运用和教学评价细则制订等方面纳入“两创”维度以优化“两创”非遗教育的教学设计;通过打造核心课程与示范课程、开发在线课程和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来提升“两创”非遗教育的课程建设能力;通过师范教育改革、地方与校本师资培训和非遗传承人申请教师资格等加强“两创”非遗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数字化赋能“两创”非遗教育。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主要阵地,普通高校对“非遗”的保护及其文化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普通高校传媒专业影视类课程为切入点,探析“非遗”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及相关教学模式改革问题,锻炼学生运用影视化语言“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专业实践能力,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末期.文学创作中表现出一种与现实主义“本质真实”完全不同的真实观,即“原生态真实”。为了表现生活的“原生态真实”,“新写实”作家主张在创作时对生活本真进行“还原”。并提出了“零度写作”策略。“原生态真实”是消解现实主义意识形态写作的一种策略,是对现实主义“本质真实”的反动。从文化角度看,“原生态真实”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在文学真实观上的反映,因而具有鲜明的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