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色专业群建设作为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方面,承载着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功能。针对“海派非遗美食+预制菜”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引领、专业群特色化聚焦、校企双集群联动的思路,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构建了海派餐饮非遗传创专业群与“海派非遗美食+预制菜”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发展路径:专业群与产业链衔接,建立匹配式集群优化动态调整机制;文化育人与企业品牌传导的衔接,推进非遗文化传承演进的价值融合;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衔接,设计模块化进阶型的共建结构;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衔接,构建互助式工学结合的实践模式;学校师资与企业师资衔接,协同组建互补型双师团队;双创教育与工艺革新衔接,孵化培育互动科创中心;社会化培训与行业需求培训衔接,共育非遗传创格局新向导;就业需求与岗位设置衔接,系统规划订单化人才培养与评估。  相似文献   

2.
面塑是一项传统的民间工艺,学校结合地域面塑文化开发了“非遗”面塑课程。数字时代呼唤数字化表达,作为数字原住民的新时代儿童是以何种眼光看待传统文化,他们对面塑文化的接受程度怎样?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本文对面塑文化与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整合的内容进行了研究,以期用数字化方式呈现与表达面塑文化的相关内容,助力面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世代相传留下的重要文化资源,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载体,而职业教育则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承担者。以广西物资学校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传承研究实施路径为蓝本,提出了将非遗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专业教学中,深化产教融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与传承,同时建设传承实训基地、开发非遗美育课程教学资源对专业传承人才进行培养,将“非遗传统文化传承”与“社区活动”有效融合等有效形式,为其他职业院校创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理论范畴,又是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理论坐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非遗体育文化传承与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提出了新使命与新要求,倡导非遗体育文化传承树立互赢共享、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要求培育中学生的合作力、开放性与环保意识。非遗体育文化培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价值分为历史价值与教育价值,主要内容涉及中学生精神与身体两个层面。推动非遗体育文化进校园,培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应做到:推动体育教学模式转型,创造体育学习共同体;构建新型融合课程,推动非遗体育文化进校园;专兼结合聘任教师,强化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非遗的数字化工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保护及传承的重要手段,地方性高职院校在非遗传承工作上有着地缘关系、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将非遗保护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对地方性高职实现传承文化、服务地方、特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在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的数字化传承中做到了基地化、课程化、规范化等"八化",对高职院校非遗的数字化传承工作具有示范性。  相似文献   

6.
传承湖湘女性文化,《女书文化概论》课程版本亟需升级。创客时代弘扬创客精神,《女书咖啡》课程应运而生。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湖湘女性文化认知能力、文化市场调查能力。深掘创客时代下“众创空间”的内涵与诉求;明确湖湘女性文化女书禀赋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和女书意蕴的无限女性创新人文素养;再现女书传承中所勾勒了的独特美丽的女性教育图景;实现女大学生创业启蒙课《女书咖啡》与意蕴创业因子的青年众创空间“女书咖啡”的有机无缝对接,旨在培育女性的创意、创新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元  孙玫璐 《职教通讯》2019,(17):14-18
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断代失传、工艺创新瓶颈等传承危机。职业教育作为传承非遗文化的有效途径和创新方式,在传承观念、传承主体、传承机制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传统学徒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意蕴,如注重默会学习、充满人文关怀、学艺必精等。为此,梳理了传统学徒制的内涵与特点,提出从师生关系、课程开发、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发掘其对于职业院校传承非遗文化独特的养分与滋养。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既具有实现技能跨文化迁移的知识职能,又承载着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文化使命。通过对“长三角”地区A高校留学生“非遗”传承教育项目的调查与分析,跨文化环境下的创新迁移与技能形成被证明同时依赖国际化的外在物质过程与创新本身所产生的内在驱动力,且后者具有更为长效的正向作用。同时,外语能力是影响跨文化环境下内、外向度创新迁移的重要因素;范例学习的作用在外语能力受限的前提下尤为显著。基于上述发现,高等职业教育实施主体可通过合理引导留学生加深对异质文化现象和符号的认知、提高留学生教育项目课程模块间的整合程度以及营造跨文化交流的育人环境等方式,优化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民族文化的基因,承载着民族的精神追求、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展露着传统文化的真善美,是大学美育宝贵的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大学美育课程符合非遗传承保护的时代趋势,也是美育课程建设的需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美育课程应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三方面着手,具体措施包括:完善课程教学,构建有效的教学体系;增加非遗体验,拓展美育教学实践;以非遗为主题,开展相关学习活动等。  相似文献   

10.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将传承、传播非遗作为关键抓手,依托“重庆市创新创业研究基地”,构建思想引动、课程推动、平台带动、资源助动的“四轮驱动”非遗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创意开发、非遗产品制作开展创新创业,传播非遗文化,让更多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迫切之选,建设优质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学资源库并发挥最大效能,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和关键手段之一。通过厘清双创国家资源库建设思路、路径与经验,总结特点及建设成效,提出未来从优化双创教育数字化生态架构,形成协同创新效应;完善双创教育数字化生态建设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态势;完善双创教育数字化生态网格,实现场景优化、智能匹配方面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创客教育作为创新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形式,在宁夏中小学得到广泛关注和开展。本研究从创客规划、创客空间、创客师资、创客课程、创客成果、创客评价及创客困难、需求与愿景7个维度入手,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宁夏N市中小学创客教育开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N市中小学创客教育存在缺少区域创客教育顶层设计,创客空间建设资源、设备良莠不齐,缺乏师资和评价体系,创客课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议:做好创客教育顶层设计,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完善实体空间建设、打造线上创客平台、培育学校创客文化等;多措并举,加强中小学创客师资培育;健全创客课程体系,开发区域创客教材,开展“互联网+”教学;研制创客评价体系,创新创客教育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存在着四个问题: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供子女上学的能力弱;应试教育;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师资短缺;忽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发展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应以“多元一体教育”理论为方向,在改革中通过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传承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黑龙江省音乐类非遗为例,对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艺术课程融合传承展开研究。首先对必要性进行分析,接着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最后提出几点思考。黑龙江作为非遗大省,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利用,因此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艺术课程融合传承应该在加强分层性课程内容设计、注重体验式方法增强课程融合实效、创新课程拓展机制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十四五”规划指导下,教育部发布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鼓励高校合理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完善新工科人才“三创”教育体系。文章结合工科类学科特点,提出融合“三创”教育的大学生实践课程教育新模式,在教学重组、选课改革、内容优化等方面提出建设路径,建立互补型师资结构和多导师联合培养机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同时确保“三创”教育在实践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梁婧  董彦宗  高霞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98-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传承及文化底蕴,其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关注.对高职院校进行内涵分析和角色定位,明确高职院校是非遗技艺传承、文化育人和宣传推广的天然阵地,是非遗文化实现市场转型、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链接主体,是非遗文化突破传统桎梏、实现创新发展、融入创业实践的承扬主体.在此基础上重构功能,提出建设非遗学科共同体、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打造非遗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成立联合发展共同体以加强社会宣传推广、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实现文化资源市场转变;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以树立文化理念引领、推进多元主体建设、加强文化交流与输出.  相似文献   

17.
梁婧  董彦宗  高霞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98-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传承及文化底蕴,其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关注.对高职院校进行内涵分析和角色定位,明确高职院校是非遗技艺传承、文化育人和宣传推广的天然阵地,是非遗文化实现市场转型、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链接主体,是非遗文化突破传统桎梏、实现创新发展、融入创业实践的承扬主体.在此基础上重构功能,提出建设非遗学科共同体、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打造非遗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成立联合发展共同体以加强社会宣传推广、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实现文化资源市场转变;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以树立文化理念引领、推进多元主体建设、加强文化交流与输出.  相似文献   

18.
创客教育是对创新思维的彰显。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号召下,大力发展创客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剂强心针。创客教育源起于西方的DIY文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创客教育起步较晚,在创客资源建设、创客师资培养和创客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5G时代的到来将创客教育带入一个新的阶段。以小众化、低技术性为标志的创客教育1.0在“互联网+”技术的催化下逐步转型为协同共享、开源共创的创客教育2.0。升级版的创客教育紧抓时代脉搏,在创新链与教学链上深度耦合,将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协调统一,加快创客资源发展,完善创客课程建设,加强创客师资培养,从而促进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多方位协同,搭建适合我国教育改革需要的创客教育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梁婧  董彦宗  高霞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98-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传承及文化底蕴,其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关注.对高职院校进行内涵分析和角色定位,明确高职院校是非遗技艺传承、文化育人和宣传推广的天然阵地,是非遗文化实现市场转型、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链接主体,是非遗文化突破传统桎梏、实现创新发展、融入创业实践的承扬主体.在此基础上重构功能,提出建设非遗学科共同体、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打造非遗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成立联合发展共同体以加强社会宣传推广、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实现文化资源市场转变;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以树立文化理念引领、推进多元主体建设、加强文化交流与输出.  相似文献   

20.
肖芳  徐颖 《教师博览》2024,(3):20-22
课程思政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普遍存在“思专创”融合度不高、实践平台供给不足、教学评价标准单一等问题。本文基于江西科技学院创业教育课程实践中的有益经验,提出“思专创”融合的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思路,并从教学内容体系重构、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实践平台体系构建、考核评价方式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