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陈玉华 《辅导员》2014,(22):22-22
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因为他们是建设美好未来的接班人与生力军。可是在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有无数农村儿童被迫与父母分离,成为“留守儿童”,在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缺失父母亲情雨露的灌溉,使其身心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地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异地工作的人,由于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许多儿童成为了留守儿童,由于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看管和关爱,部分儿童会造成心理问题,引起不良结果,这种现象应受到社会、学校的关注,教师也要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情绪影响儿童的身高学者们研究发现,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抚爱,可发育成矮小症。这个问题应当引起父母、老师们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班牙、朝鲜、越南、德国和阿尔及利亚等国失去双亲的孤儿,他们的身高要比同年龄组的儿童平均低几厘米。英国耶鲁儿童健康组织对各...  相似文献   

4.
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动因。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是在父母与子女的朝夕相处中建立起来的。然而,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关系也许并不是他们最早或最亲密的人际关系。那么,在这些儿童心中“家”是怎样的概念?父母在他们眼中的地位如何?儿童又是如何看待自己与家、与父母的关系?2007年,  相似文献   

5.
盲童、聋童、孤独症儿童、脑瘫儿童……他们虽然特殊,但也是父母的宝贝。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他们能成长得更好。那父母应该怎么调整好心态去面对这样的特殊孩子?有些话,我们想对父母们说  相似文献   

6.
张霞 《今日教育》2009,(11):12-13
每个儿童从呱呱坠地发出第一声啼哭开始,父母就对孩子抱以高度的热情,精细喂养、倾情培养。满腔期望他们成龙成凤。但是,许多父母往往由于教育价值观的错误,又缺乏必要的科学教育方法,常常仅凭自己的直觉和上一辈传下来的某些育儿经验对儿童施展教育,结杲是父母们干辛万苦的付出,却换来对儿童发展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试论儿童自尊心的培养郑航儿童自尊心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儿童是从他们跟父母、教师以及同伴的相互关系中理解和评价自己的,儿童的自我认识与自尊心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些人对其行为的看法和态度。有心理学者认为:父母与教师对儿童成败的反应更能影响儿童的自...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寄养在亲戚家或自我照顾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面临着亲情缺失、亲子教育匮乏与监护缺乏的三重困境,  相似文献   

9.
当孩子由小学升入初中,由儿童变成少年,许多家长惊奇地发现,孩子已不再是“乖宝宝”:他们把父母的忠言当啰唆,把父母的关心叫“独裁”,他们不愿与父母交流,固执地将父母挡在“小天地”的门外。  相似文献   

10.
对于儿童来说,生活有多少种可能,他们就有多少幸福,生活的可能性是幸福生活的前提。人们总以为父母的爱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但不幸的是,大多数父母的爱却直接导致了对儿童生活的封闭,事实上剥夺了儿童的幸福。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追问父母是否具有真正的“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儿童的不服从行为主要包括四层含义:一是儿童对父母的命令表现出不服从;二是儿童在教育情境中拒绝接受父母的建议;三是儿童对父母的建议和要求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四是在儿童早期,儿童拒绝做出符合父母理想的行为,同时又不抑制或停止某个不合乎父母理想的行为。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儿童的不服从行为从策略上看有这样几种:一是直接对抗,它常伴随着生气的情绪,是一种无策略的行为;二是简单拒绝,它不直接伴随消极情绪,是一种中等技能的不服从行为;三是协商,它是儿童企图通过讲条件、折衷或解释来劝父母调整他们的要求,是一种有…  相似文献   

12.
《早期教育》2000,(8):29-29
天才儿童指那些智力早熟,而且具有较高创造能力的儿童,包括全面发展的全才,也包括数学神童、音乐神童、绘画神童之类的单项天才。天才儿童不仅有优秀的生理素质,而且拥有特殊的成长环境。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埃伦·温纳概括出有利于培养天才儿童的七种家庭环境: 天才儿童常常是长子长女,或者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享有突出的地位,得到父母更多的激励。 天才儿童生长在活泼有趣、充满刺激的环境中。他们的家庭摆满了书,他们可以听到无穷无尽的有趣故事。有人带他们出去观光旅游,丰富他们的见识。他们的父母不一定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平等待人。 天才儿童都受到父母的精心培养,家中的一切资源都集中用到发展孩子的才能上。或者是父母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激  相似文献   

13.
童年的秘密     
张小美 《教育》2012,(2):61-61
本书详尽地告诉父母,儿童的成长有着其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儿童的成长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的有意识、自主、独立的与外界环境进行活动来获得。  相似文献   

14.
给儿童“六个解放”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前主张给儿童“六个解放”。一、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层层束缚儿童创造力的裹头布必须撕下来。二、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双手能接受头脑的指挥.父母不要包办。三、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事实.多看好的一...  相似文献   

15.
沈军念 《江西教育》2001,(12):12-13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提高,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给学校教育带来一系列影响。据美国的一项调查反映,一个家庭发生危机时,儿童如果得不到及时援助,后果可能不堪设想。父母离婚或分居的孩子,在头三年里比其他儿童更容易感染疾病,他们读书留级或须暂时停学的可能性,是其他儿童的两倍,需要心理辅导的可能性是其他儿童的三倍。生活在破碎家庭中的单亲生,他们缺乏父母的关心与爱护,他们幼小的心灵过早地遭受了打击。因此,较一般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呈现某种畸形的成熟,他们常常用一种固执的、怀疑的、片面的态度对待周围…  相似文献   

16.
有无自尊心,是儿童能否成材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家认为:一个儿童的自尊心高与低,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讲,那些有高度自尊心的儿童,父母对他们很关心,对他们的爱好、提出的问题,甚至对他们的小伙伴都很感兴趣。这些儿童的父母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而且要求孩子们的行为好,他们严而不厉,大都用奖励而不用惩罚来对待孩  相似文献   

17.
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动因。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是在父母与子女的朝夕相处中建立起来的。然而,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关系也许并不是他们最早或最亲密的人际关系。那么,在这些儿童心中家是怎样的概念?父母在他们眼中的地位如何?  相似文献   

18.
刘海明 《辅导员》2014,(22):18-19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很多父母离开孩子,出去打工,为此滞留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让这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应如何教育这些特殊的孩子,把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发展放在首位,接下来。  相似文献   

19.
王春侠 《教书育人》2011,(26):28-29
张集实验小学现拥有17个教学班,633名学生,目前,在校学生中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49人,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儿童有63人。这些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或父母无暇顾及他们,与家长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少,缺失家庭关爱和教育,他们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为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愉  相似文献   

20.
亲子关系与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一方面,父母一直被认为是儿童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大量研究也表明,拥有高质量亲子关系的儿童通常会表现出较高的社会技能和较少的问题行为。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表明,儿童并非单方面地接受亲子关系的影响,儿童的气质、问题行为及其他心理病理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与父母建立的关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