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论述了憎水型膨胀珍珠岩的来源、性质及其在乳化炸药中的作用 ,主要探讨了采用该材料生产乳化炸药的适宜工艺条件 ,即敏化温度控制在 60±5℃ ,加入 3 .0 %憎水型膨胀珍珠岩敏化 3~ 4分钟 ,生产的乳化炸药具有很好的爆炸性能和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膨化硝铵炸药以其优良的爆炸性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但其生产工艺复杂;采用硝酸铵与水、复合蜡、复合添加剂混合制成温度为105℃-110℃的溶液,将这种混合液在真空度为-0.07- -0.09 MPa压力下脱水干燥制粉,得到一种粉状膨化硝铵炸药;通过对炸药进行微观结构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炸药生产工艺简单,各组份混合均匀性好,炸药的安全性能和爆炸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
利用SEM 观察了敏化剂为玻璃微球的乳化炸药受动压作用前后的微观结构,发现受压后的乳化炸药发生破乳;分析了受压距离与乳化炸药破乳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当乳化炸药受到不变的动压作用时,其破乳程度是随着受压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在爆破实践中适当提高炮孔间距,可改善乳化炸药的破乳情况,从而保持乳化炸药爆轰性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乳化炸药代表着工业炸药的发展方向,国家的产业政策已经将乳化炸药列为工业炸药更新换代的主流品种,然而在生产中乳化炸药质量控制难问题仍然存在;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连续法化学发泡生产乳化炸药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几个重要因素,分析了各因素对乳化炸药产品质量影响,提出其控制及处理方法,实际生产表明,这些控制方法可确保乳化炸药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举例,对中考试题中的应用性问题作一分析。 例1 要把450克浓度为60%的硝酸铵溶液配置成浓度为40%的硝酸铵溶液。某同学未经考虑先加了300克水,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同学加进的水是否过量了,如不过量,还应加入30%的硝酸铵溶液多少克?如果过量,则需加入纯硝酸铵多少克?(199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题) 简析:据化学中“溶液重量×浓度=溶质重量”,计算知加水后浓度为36%,故加水过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岩石乳化炸药、粉状乳化炸药、改性铵油炸药以及二级煤矿许用水胶炸药两种装药直径(Φ18mm和Φ35mm)进行爆速测试,研究炸药装药直径对爆速的影响,以及不同炸药装药直径变化对爆速增长率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乳化炸药油相中加入不同含量的乳化剂(Span80),测定被不同含量乳化剂乳化的乳化炸药的爆速,分析乳化剂含量对乳化炸药爆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乳化剂含量从1.5%增加到4%,乳化炸药的爆速先呈增长趋势,但当乳化剂含量超过2.5%时爆速开始下降,乳化剂含量在2%到2.5%时爆速出现一个最大值,此时乳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工艺控制角度,分析了影响乳化炸药连续生产线产品质量的因素,讨论了生产前的原材料选择和检测、水相油相制备、连续乳化冷却敏化、装药包装等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稳定和提高乳化炸药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乳化交联工艺制备壳聚糖微球,应用显微镜等考察其理化特性,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微球粒径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微球的理化特性受工艺条件如醋酸浓度、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壳聚糖醋酸溶液的浓度、交联剂的用量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体系温度、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的影响;通过乳化交联法可制备得到窄分布壳聚糖微球.  相似文献   

10.
用甲醛法对硝酸铵中氮的百分含量进行了滴定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硝酸铵可以与甲醛进行定量反应。利用该反应释放出来的质子,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可测定硝酸铵中氮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
判断膨化硝铵炸药的流散性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膨化硝铵炸药的本质结构特征和组成成分等方面分析了该类炸药的流散性.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和评价了四种测试炸药流散性的方法.实际应用表明,动态的测试方法是测定和评价膨化硝铵炸药流散性优劣的切实可行的方法,该法简单易行,为膨化硝铵炸药流散性的改善提供了测试和判断依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发了一种废聚苯乙烯泡沫的资源化回收再利用方法。首先用新型复合溶剂将废聚苯乙烯泡沫消泡减容后,进行催化裂解,裂解油经过处理后分离得到自制苯乙烯,然后用自制苯乙烯合成苯丙乳液进行了实验研究,开发出一条产业化生产的最优工艺路线。经分析测试,该苯丙乳液的主要指标符合使用要求。这条生产工艺路线不仅解决废聚苯乙烯泡沫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降低了苯丙乳液的生产原料成本,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三嵌段共聚物 P123为模板,通过溶剂蒸发诱导自组装技术(EISA),以硝酸铈和硝酸铜为原料,合成CuO/CeO2稀土复合抗菌材料,比较了无机原料摩尔比对产物微观结构和抗菌性能的影响。当CuO/CeO2比例等于0.15∶0.85时,复合材料为固溶体材料,且比表面积最大为125.7 m2·g-1,抗菌缓释时间最长达66 h以上。当氧化铜含量升高后,氧化铜从固溶体中析出,大大缩短了抗菌的缓释时间;当氧化铜含量降低时,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随之减少,影响了长效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4.
乳化炸药生产中采用的化学发泡敏化方式,往往会产生后效问题,给产品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提出了对克服发泡后效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论证,通过生产中的实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并对生产工艺进行了调整,解决了发泡后效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硝酸铝[Al(NO3)3.9H2O]和硝酸钇[Y(NO3)3.6H2O]为原料,碳酸氢铵[NH4HCO3]为沉淀剂,PET400为分散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AG前驱体粉末,分别用直接干燥和共沸蒸馏对YAG前驱体粉末进行脱水处理。用X射线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度分析仪等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在1200℃煅烧1h,相对于直接烘干,共沸蒸馏制得的YAG粉末纯度更高,粒度更细,分布更均匀,团聚较少。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回收保险粉尾气中的SO2和甲醇,降低原料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环境,对尾气系统的工艺进行技术改进,采用二级醇洗和优化填料类型等措施,使二氧化硫和甲醇消耗大幅降低,放空尾气中SO2达标排放,完善了保险粉清洁工艺装置。  相似文献   

17.
在丙酮存在的条件下,铜电解液中的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形成氯化银乳浊液,用铜电解液的原液(即实验中铜电解液原液没有加硝酸银的试液)作参比,于分光光度计500nm处测定其吸光度,从而得出铜电解液中氯离子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