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H·劳伦斯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和诗人,然而作为诗人的劳伦斯却鲜为评论家所关注。但是通过细读他的诗歌,笔者发现劳伦斯在其大量诗作中表达了自己的生态思想和生态哲思,并且这一主题在他的作品里一以贯之。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生态批评理论为研究劳伦斯诗歌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拟从生态批评理论入手,对他诗歌中表现出的生态意识进行阐释,挖掘诗歌中的生态思想,再次唤醒现代人类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2.
戴·赫·劳伦斯作为20世纪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在他诸多的作品中,被称为劳伦斯的天鹅绝唱的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出版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就是这部毁誉参半的小说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令今人瞩目的生态问题.通过生态女性主义来分析这部小说中体现的劳伦斯的生态观,对劳伦斯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D.H.劳伦斯是英国意象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晚期的诗作<灵船>以其对死亡的独特理解,对死亡之后的合理想象为世人所推崇.诗作在意象选择上颇具特色,并通过由实到虚的结构体现作者的情感流动,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的诗学主张.  相似文献   

4.
冰心的创作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要算她的散文和诗歌,而母爱是散文和诗歌中分量最重的主题。冰心本人也是描绘母爱最详细的作家。  相似文献   

5.
《木马优胜者》是劳伦斯创作后期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小男孩保罗为了满足母亲的贪欲,不断在赛马场上赌钱,最终因此丧生的悲剧故事,深刻体现了作者对近现代工商业制度的机械主义和物质主义的痛恨。本文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性格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悲剧结局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在德语作家中,冯至最感兴趣的是里尔克.作为中国诗歌史上十四行诗创作的代表,冯至曾很明确地提到自己创作该诗集时受到里尔克的影响.我们发现"不断否定自我"的冯至在诗歌的艺术原则上、诗歌主体形象和主题上受到了里尔克的影响,本文着重从这三个方面分析里尔克在冯至书写《十四行集》时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爱伦坡写了很多小说和诗歌。其中大量的作品是关于死亡的。有意思的现象是,在他的小说中死亡是恐怖、可怕的情节,而在他的诗中对死亡的描写似乎不那么可怕,读来有美丽而忧伤的感觉和体验,有着高度的审美情趣。作者在创作时,根据不同的理论原则,对诗歌和小说使用了不同的处理手法。本文从背景、韵律、用词等润饰角度,对爱伦.坡诗歌中死亡美感进行了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8.
艾青的《诗论》被誉为"五四"以来在诗歌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有秀的著作之一,他用优美如诗一般的语言,阐述对诗歌方面的独到的见解,诗歌的作用,诗人的职责,诗歌和时代的关系,诗歌与生活,诗的灵感、意境、表现手法等。尽管这些理论都是由只言片语构成的,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艾青《诗论》中的闪光点不少。特别是他的创作理论更是别具一格。本文试着以一个比较概况的角度,对艾青的创作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欧洲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运动中,属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早在十九世纪,情感主义已成为了欧洲浪漫主义思潮和创作理念的主要表现方式,这种表现方式有力地推动了英国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感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几种诗歌翻译思想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纲 《职大学报》2010,(3):104-106
诗歌是文学中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也是最有魅力的部分之一。本文力图探讨近代中国的几位诗歌翻译大师的翻译思想:从郭沫若的诗歌翻译的品质观、创作论到王佐良的选材观和社会关联说再到许渊冲的"三美"说、"三化"论、"三之"论,这是一个不断继承和发展的过程,我国的诗歌翻译,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正在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艾青的《诗论》被誉为"五四"以来在诗歌理论研究方面的最优秀的著作之一,他用优美如诗一般的语言,阐述对诗歌方面的独到的见解,诗歌的作用,诗人的职责,诗歌和时代的关系,诗歌与生活,诗的灵感、意境、表现手法等。尽管这些理论都是由只言片语构成的,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艾青《诗论》中闪光点不少。特别是他的创作理论更是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2.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论诗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系统阐述作者理论思想论诗诗。诗中作者坚持儒家传统的对待文学的标准,认为诗歌的写作和评论要突出“诚”与“正”的标准。本文论述元好问的文学标准以及这种标准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3.
斯宾塞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著名诗人,他一生中创作了很多举世瞩目的诗歌作品,分析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很多作品都体现出一种永恒的主题,这种永恒包括爱情、道德以及诗歌三个方面。本文对斯宾塞诗歌中的创作主题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加深对斯宾塞诗歌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作为英国最知名的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将文学传统、社会文化和自身经历融合在一起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思想先进的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女性人物形象,展现出其强烈浓郁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我们能够从作者创作的女性形象中深刻感受到作者与文学在对于真善美与幸福的不懈追求.本文主要研究狄更斯与女权主义,以及狄更斯作品的女权主义思想各个方面对狄更斯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翰林国史院作为元代二元政治格局的产物位尊而权微,使得翰林文士生活闲适,任职稳定,加之其普遍深厚的书画艺术修养,保证了他们交往持久、唱和频繁、诗画理念趋同的可能性,从而引领元代题画诗创作风气。文人画的大兴,使得山水题画诗和以梅兰竹菊为主要题材的咏物题画诗成为最能代表元人精神和时代风貌的题画诗创作取向。在元人尚意与复古的共同艺术审美追求下,翰林文士的题画诗创作普遍气韵生动、意态丰满,以诗体的形式言说着书画艺术思想,实现了诗歌与绘画美感的互递,成为元人宗唐复古过程中无意识却最有力的工具,坚守并强化了诗歌作为正统文学的雅正清逸之风。  相似文献   

16.
舒曼(1810—1856),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最突出的人物,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之一。其创作的艺术歌曲极为重视音乐与诗歌的关系,使得浪漫主义的诗歌得到了最好的解读。舒曼艺术歌曲是一种极为严谨的声乐艺术形式,通过学习演唱舒曼艺术歌曲不仅使声乐演唱者获得演唱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演唱者的音乐修养。  相似文献   

17.
骆一禾创作前期的基本精神是对生命的肯定、热爱与赞美,该时期的重要意象是春天。在创作后期中他建构了一个辽远无垠的诗歌世界,该时期的重要意象是麦地,他也得以在当时的诗坛树立起纯血诗人的形象。骆一禾认为诗歌是生命的象征,与生命密不可分。在生活不断吸收和沉淀的过程中,他在诗歌里加入深挚的情感,浓缩出生命的精华——血液中的水,也形成了他的诗歌美学。  相似文献   

18.
对照目前生态危机问题,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解读此诗:首先对生态批评进行简要的介绍,通过对《古舟子咏》文本进行分析,以探讨诗歌中所蕴涵的生态危机意识以及作者所希望的人与自然互相尊重的关系,并为解决当今社会中存在着的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陈月枢文学创作是六盘水文学现象的又一景致。笔者对其诗歌、散文、小说创作作了分析比较,论述了其创作特色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从自己的政治观念出发,提出了诗歌“为时”、“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强调诗歌政治教化的社会作用,注重诗歌思想情感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要求按照“六义”的标准来评价诗歌。白居易诗论是对儒家诗论的总结、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