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轮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得到了大多数公立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的认可,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然而,现行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制度远未完善,面临着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强化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应对高等职业教育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挑战.要深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改革,亟待采取如下主要举措:充分发挥评估在质量保障中的核心作用;分类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组织体系;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立法步伐.  相似文献   

2.
在新形势下,以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为契机,从自身实际出发,尽快建立健全高职高专院校内部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内部评估对于保证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大作用,是高职高专院校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3.
评估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评估政策是评估理论的制度化,也是评估实践的行动指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政策经历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等发展阶段,分析其演变轨迹,以院校实践者的视角,采用前后对比分析等政策评价方法,发现不同阶段的评估产生了不同的政策效应,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借鉴国际职教评估经验,结合我国高职评估现状,对我国高职评估政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合理界定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主体构成是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科学化及取得评估工作实效的前提。本文从相关概念入手,通过对高职院校功能特殊性的分析,探讨了高职教育评估的主体构成及不同主体参与评估的方式,并对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郭扬在《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以内涵建设促质量提升,成为高职教育未来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而推进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一系列的政策、体制和机制上的保障,其中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机制至关重要。作者认为。2003年开始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是我国建立高职高专教育评价机制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启动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高职院校评估具有较为显著的经济性.但也存在一些不经济的现象。本文基于此展开了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经济性的思考.并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评估工作经济性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分析评估实践发现,当前的评估存在如下问题:"行政化"倾向、评估价值取向的偏差和异化、评估模式单一和固化、高职院校"内生评估动力"缺失。需进行如下改进: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和"宏观调控者";调整评估价值取向;构建多元化、动态生成的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体系框架;培育积极健康的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文化。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是为了应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进一步适应高职教育新一轮评估工作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高职评估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这种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五方面的“较大变化”上,即高职教育评估工作指导思想、高职教育评估主体、高职教育评估内涵、高职教育评估过程以及高职教育评估结论上的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合理界定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主体的构成是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科学化、评估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根据高职院校的特定功能,其评估主体应由高职院校自身、评估专家组、学生及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几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2003年起开始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进行了试点评估工作。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从2004年开始将每五年对所有高职院校进行一轮评估。在此基础上,从2005年起,开始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的申报遴选工作。评估申报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从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办学水平及特色和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估,目的是遴选出一批在国内具有带头作用、示范作用的高职院校,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使之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需求,也是打造高职教育“卓越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对高等职业院校以教学工作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全息式的综合性评估。系统地回顾和梳理过去五年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到知己知彼、找准差距,促进建设、改革创新,规范管理、形成特色,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就能使第二轮评估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2.
过去一轮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处于初创阶段以及社会高度关注的背景下进行的.评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有值得认真改进的问题.新一轮评估将基于<数据采集平台>运行基础之上,改革评估模式和方法;应遵循规律、把握方向、坚持方针、贯彻文件、注重内涵,逐步形成国家政策引导、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为主体、专家与用人单位参与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的主要方式是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进行分析。民办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观测和研究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广西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现状,并提出以评估为契机促进广西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制度和评估工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解读和比较。文章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制度的制定和评估工作的开展.经过了一个从初步尝试到不断深入的过程。高职教育评估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了规范、导向和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评估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2003年对26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进行了试点评估工作。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从2004年开始将每五年对所有高职院校进行一轮评估。这种评估制度的建立,必将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和保障作用。而要保证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准确性,使之能够真正推进和保障高职教育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和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形成科学的评价观。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赵琼 《教师》2008,(18)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建立质量管理系统,有助于高等职业院校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要求落到实处,巩固并保持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成绩,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有助于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全方位地改善办学务件和改革教育服务中的不足,加强监控和管理;有助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上新台阶.本文客观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与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并将两者有机结合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琼 《教师》2008,(18):24-26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建立质量管理系统,有助于高等职业院校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要求落到实处。巩固并保持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成绩,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有助于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全方住地改善办学条件和改革教育服务中的不足,加强监控和管理;有助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上新台阶。本文客观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与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并将两者有机结合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莉 《继续教育》2010,(11):17-20
文章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高职院校国家精品课程评审、高职高专教育精品专业评估,高职院校引进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等方面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外部评价现状进行介绍,从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以及学生评教制度等方面介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内部评价,指出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在质量意识、评价标准。高职特色、评价反馈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工作是新一轮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高职院校宏观管理、强化社会监督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从研究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主要功能与作用入手,分析了该平台建设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优化和改进平台建设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闻讯 《宁夏教育》2008,(6):42-42
从今年起,各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有了新依据,教育部正式发布《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根据新评估方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将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教学质量,促进院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