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小朋友,他听了爸爸讲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便与小伙伴把家门口的缸推倒了。爸爸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干?他说:“我这是做试验!爸爸说司马光从小就聪明,我看不见得。如果聪明,他就不该  相似文献   

2.
本期主打:《2011兔年春晚》1.就他那点儿小心思,当时我这脑子,灵光一现,啪,又借他一万。(小品《美好时代》)2.这就叫,舍不出血本,我争不过老王。舍不出媳妇儿,我换不来房!(小品《"聪明"丈夫》)3.你这样的一看就是外面有人的,我这样的一看就是外面有债的。(小品《"聪明"丈夫》)  相似文献   

3.
我爱一休     
自从读了《聪明的一休》这本书,我就喜欢上了一休,他成了我最崇拜的人。  相似文献   

4.
说西游     
<正>中国产生了一部《西游记》,里面有个孙悟空。孙悟空取经以前,已经把阎王那里猴子的生死簿勾掉了,阎王管不住他了。孙悟空代表什么?代表意识思想。他上帝也不怕,阎王也不怕。他是东胜神州一个海岛上石头里跳出来的,乱蹦乱跳。后来他去修道,他的师父是须菩提,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解空第一。须菩提很讨厌这个徒弟,因为他不守规矩,不过他很聪明。不守规矩的,一定聪明。所以我说,老实就是好笨,聪明就  相似文献   

5.
宋代王禹偁济州人,幼年异常聪明,七八岁时就能吟诗作文。毕士安在济州当官时,听说王禹偁是一位天才,他家以磨面为生,就叫他当场写一首《磨诗》,以试试他的诗才。王禹偁不假思索,一挥而就,一首寓意深刻的《磨诗》便写出来了:“但存心里  相似文献   

6.
愚公为啥移山笨笨熊和聪明兔是同班同学,又是好朋友。一天,它们正在埋头写作业。笨笨熊突然问:"聪明兔,今天我们学了《愚公移山》,可我一直想不明白愚公干吗要移山,我觉着他太傻了!""你真笨,这个都不懂!愚公把山移走之后,手机信号就好了呗……"聪明兔得意洋洋地说。  相似文献   

7.
王安石《伤仲永》的文章家喻户晓,说的是江西方仲永小时侯比较聪明,5岁时就会写很不错的诗。他父亲每天带他去作客,四处显示才能,却没有抓紧对他的教育.结果他12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好,20岁便沦为一个很平庸的人。  相似文献   

8.
光头弟弟     
<正>一天,弟弟一个人在房里看《聪明的一休》。他看到电视里的一休很聪明,就想:一休为什么这么聪明呢?弟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研究起一休来。他发现一休剃了个光头,于是他也拿起剪刀,往自己头发上乱剪一气,剪得长的长,短的短。爸爸看见弟弟那难看的脑袋,觉得莫名其妙,问:"你怎么了?"弟弟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爸爸听了笑得前俯后仰,说:"如果剃光头都能变聪明,那全世界的人都去当  相似文献   

9.
张彦 《家庭教育》2004,(5B):20-21
小朋友,相信大家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吧?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当中,你最喜欢谁呢?对了,肯定是齐天大圣——孙悟空I因为他本领最高、最聪明,又最活泼可爱。可你知道是谁来扮演孙悟空的吗?那就接着看这期关于他的介绍吧。  相似文献   

10.
从我上学起,就知道分数高的人都是智商高的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聪明。可是从今天的社会生活观察中来看就不一定是这样了。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在轰动全球的新作《情绪商数》中阐述的一个新概念,他的"情商"理论及人的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对传统"智商"理论的挑战,也是对"聪明"和"人才"的另一  相似文献   

11.
配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7册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号濒湖山人,明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之一。李时珍出身世医之家,他的愿望是像他父亲李言闻一样,当一名济世救人的医生。他自小就聪明好学,很小的时候,就能够把难  相似文献   

12.
猫又  周博文 《音乐世界》2007,(13):58-59
他很聪明,却有些懒散;很耀眼,却相当低调。在国际影坛的声名鹊起,他却只身而退,不沾得一丝自满与傲气。下一季将主演由动漫改编的真人剧《贫穷贵公子》的他,就如这个剧的名字一般,即使普通的环境,也依然掩盖不住他身上贵公子般的气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孙犁同志,是一位擅长塑造普通劳动妇女形象的作家,活跃在他作品中的妇女形象,总是那么聪明、勇敢,光彩动人,惹人喜欢,给人留下美的回忆和联想。翻开孙犁同志的短篇小说兼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一群鲜明、生动的妇女形象就会跳入我们的眼帘:《荷花淀》里  相似文献   

14.
晟晟的爸爸妈妈都是文化修养很高的教师。在家庭文化的熏陶下,晟晟已学会朗诵几十首唐诗宋词,就连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他也能背得滚瓜烂熟。晟晟的文学理解能力很强,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当不错。几乎每一位教师都夸他是个聪明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我从小学起就开始发表作品。那时候喜欢看《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杂志,读多了就想写,于是试着给报纸投稿。1986年10月,我在《少年智力开发报》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童话《聪明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语》第六册所选的张志公先生的《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一中有这样一段话:要把我对他的印象说出来,用什么词儿呢?用“灵”“机灵”“伶俐”“很鬼”“很有心眼儿”?或用一般常说的“聪明”?这就有个选择,从中选一个最足以表示我对他的印象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蒋一怡 《家庭教育》2011,(10):41-41
小刚今年13岁,刚读初一。他从小就喜欢动物,最喜欢看与动物有关的书籍和电视节目,比如《动物世界》。小刚的同班同学小胖家里养了一条狗,小胖经常向同学们炫耀他家的狗如何聪明、如何乖巧,听得小刚越发想养一条同样聪明伶俐的小狗。  相似文献   

18.
小狗汪汪成了名噪一时的创作明星,因为对“狗尾续貂”这个成语超级不满,所以他对续写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超强的能力,几乎见事就续。比如看了《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之后,他又手痒心痒了,他其实并不想怪狐狸狡猾,因为狐狸狡猾在动物界早就名声远扬了,他只怪乌鸦愚蠢:干什么嘛,表扬两句就翘“嘴巴”,真是没涵养!最后,汪汪决定:不行,我要让乌鸦“吃一堑、长一智”,变聪明点,甚至要比狐狸还聪明!于是,顺着这个思路,展开想象的翅膀,他让乌鸦设了一计:还是假装以前的老实,仍然让狐狸先表演他的“巧舌如簧”,而乌鸦只是吸取了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现代童话的创作中,叶圣陶是“五四”以来较早出现的一位作家,也是有着光辉成就和卓越贡献的一位作家。早在一九二一年,叶圣陶在从事小说创作的同时,就开始了童话的创作。此后十余年中,他先后为孩子们写下了三十几篇童话,分别集结成《稻草人》(一九二三年)、《古代英雄的石像》(一九三一年),此外还有收在《四三集》中的《鸟言兽语》、《火车头的经历》等篇。一九五六年,他从上述童话中精选了九篇,加上《聪明的野牛》(一九二四年),辑为《叶圣陶童话选》出版。这些明丽如画、优美如诗的童话,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汪强 《师道》2003,(11):36
我希望我能遇上一个笨老师,或者他虽不笨,可他的孩子却不那么聪明。当然,最好是不但他自己笨,他的孩子也不那么聪明。如果能这样,那我就幸运了。我听说有个叫钱梦龙的老师,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他小时候就比较笨。可能比我还要笨,因为他上到五年级时,就已留了三回级。老师说他是“聪明面孔笨肚肠”,读书也就只读到初中毕业。后来,他做了老师,不管遇上多笨的学生,他都不嫌弃。有个学生,读课文都读不利索,原来的老师说他没出息。到了钱老师班上,钱老师叫他查字典,他会查了,钱老师就夸他聪明。后来,他果然变聪明了。又有一个学生,写作文抄人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