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狼殇     
95岁高龄的大儒季羡林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请以“和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是本期的作文话题,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特别说明:为了更加接近高考作文的写作、评分等程序,每期来稿由近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来进行筛选、打分和点评。同时,为了原样地供大家观摩、切磋,以便对文章更好地炼意、炼词、炼句,我们只在可供推敲处加下划线并提出建议(括号内文字),未对文章作其他改动。  相似文献   

2.
自从2006年2/3期“作话题”开张以来,得到了考生的大力支持。在“作话题”陪伴着读一路走过几个月后.我们的读走向了高考考场.走向了大学.“作话题”栏目又将面对新一届的读。所以,本期在这里特对以前的“话题”作一次回顾:一则以示对支持我们读的深切谢意;二则可以让读能够欣赏到更多的佳作;三则是作为新一轮“作话题”的开端。 在此重申我们的观点:为了原样地供大家观摩、切磋.以便对章更好地炼意、炼词、炼句,我们只在可供推敲处加下划线并提出建议(括号内字).未对章作其他改动。[编按]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高考尘埃落定后,满分作文总是大家的热议话题。优秀的高考作文不仅给阅读者带来文学的美感还能给考生提供借鉴,所以本期杂志我们也选择了两篇优秀的高考作文供大家赏读、学习。但是如果一味地模仿、借鉴高考优秀作文,对习作本身而言,其实是一件很有危害的事情。这篇文章就对社会上广泛宣传高考优秀作文的现象进行了批判。同学们可以对照自己看看,文中提到的一些弊病是否也有所涉及,如今后看到优秀高考作文时,能吸收其思想上的精华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它的形式,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相似文献   

4.
2005年广东高考作文依然是话题作文。往年的高考作文题,一般先由一个寓言(如2004年题)或一种情景(如2003年题)等再引出话题。但今年的作文题,既没有寓言,也没有情景,而是直接对话题进行提示,便提出作文要求。由于以往的作文题里的寓言或情景与话题没有必然的联系,应试作文可联系题干的寓言或情景,也可以完全不理会它;所以,为了节约审题的时间,可以不太在意话题前的那一段文字。可是,今年的话题作文题,话题前的一大段文字,与话题密不可分。如果不注意作文题的这些变化,不细心准确地领会它的提示,恐怕就难写出切合题意的应试文章。今年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正系统地梳理建国后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走向,对我们准确把握高考作文的命题规律、教学规律和复习规律,当不无裨益。一、建国后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走向1.题目形式上,从命题走向话题和材料从作文题目的形式上看,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历程可以明显地划分为四个阶段:文革前十五年(1950~1965)为第一阶段,1977年~1998年这22年  相似文献   

6.
冯超 《语文知识》2001,(10):75-76
2000年高考作文,选用了一则较老的材料,让考生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笔者参加了我省的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对众多的高分作文(一般在54分以上)作了分析,发现它们有一些共性,最突出的表现在下面三点。一、题目取得好。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或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如明眸一盼,蕴味无穷。今年的高考作文,大约有2%的考生没有标题,白白扣掉2分。使用频率最高的题目是“答案是丰  相似文献   

7.
方婵 《当代学生》2013,(18):12-13
每年的中考、高考作文题,最能牵动人们的神经,继而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这些关注的背后,其实隐含着人们对于语文教学的理解和期待。今年的中考、高考作文题有什么亮点、难点?本期"写作指导",我们将对2013年中考、高考作文题进行盘点,并邀请上海市多个区县的语文教研员参与评析。  相似文献   

8.
“爱在无声处”。这是我们留给本期的话题。 从很多来稿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种“爱”以及爱的方式,也让编在编辑这组稿件时感受到格外亲切和温暖,也希望这组稿件能给您带来同样的感受。 在此要特别说明:为了更加接近高考作的写作、评分等程序,从本期开始。每期来稿由近年参加高考作阅卷的老师来进行筛选、打分和点评。同时。为了原样地供大家观摩、切磋。以便对章更好地炼意、炼词、炼句,我们只在可供推敲处加下划线并提出建议(括号内字),未对章作其他改动。[编按]  相似文献   

9.
好为人师     
高考在即,有关今夏作文题的预测及其点拨的文章,一如往年,在全国一些专业或非专业报刊杂志上“粉墨登场”,犹如魔术师的戏法,令莘莘学子眼花缭乱。这些布道者的最大特点是将最简单的常识解释成最复杂的非常识,仿佛颇有哲学家的思想、思想家的哲理。高考作文经历了一个由命题作文而材料作文而话题作文的过程,为了辨清这三种题型的不同之处,很  相似文献   

10.
以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的亮相为标志,话题作文进入了后话题时代。后话题作文的命题趋势和测试倾向是什么呢?我们还得从近两年的高考作文的命题着手分析。对2003年作文的评价,看法不一,褒贬各有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要求:追求多元思辨,重视理性思维,注重情感与价值观的考查。2003年高考作文刚一亮相,考生普遍反映难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命题者为了防止猜题、押题等投机思想的蔓延,与2002年相比,2003年高考作文命题在开放的前提下以关系式话题形式加大了话题内涵的限制。所以说,就命题形式而言,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话…  相似文献   

11.
关系类话题时政热点类话题哲理思辨类话题人生感悟类话题品德修养类话题作文是每年高考语文的重中之重,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在2006年的高考中,话题作文可能仍是主流,而关系类话题也仍可能是话题作文的一大重点。人与环境、和谐与发展等是社会热点,2006年高考作文也可能继续把人生、人品、心灵、生存、发展和环境等内容作为考查的重点。本期我们根据2006年高考作文的预测趋势,精选部分热点话题,供同学们参考和演练。2006年高考作文热点话题集锦@米子 @宾冰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可以说是上一年作文命题 (关于“诚信”)在同一思路上的延续———即以道德领域的价值判断为话题 ,并确定立意 (2 0 0 1选择“诚信”、2 0 0 2选择“援救”) ,让考生在既定立意之驱动下实施语言表述。这种命题思路与古代的“文以载道”遥相呼应 ,它忠实地禀承了“文道结合”的文章理念。本文所要阐述的一个重要话题即如何评价这样一种命题。我们对此将要表达的基本观点是 :2 0 0 2及 2 0 0 1年作文题过于关涉思想品质、道德伦理 ,远离具有文化内蕴、思辨色彩等特征的题材 ,而且立意既定 ,主题先行 ;那么 ,高考作文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考作文的命题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发展,由过去的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从2000年又发展到话题作文,到现在话题作文已成为广大中学生平时强化训练的一类题型,也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种重要类型。为了帮助广大中学生更好地掌握话题作文这种类型。今透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何祥义 《学语文》2012,(5):32-34
高考作文,是语文科目的"压台戏",也是高考后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新闻媒体争相评论的话题。在新浪微博发起的"2012年哪个地区的高考作文最难写"投票中,安徽作文高居榜首,还连中三元:"最坑爹""最寓意深远""最给力"。有人在微博上恨恨地评价安徽作文题:"没有最坑,只有更坑!"更有意思的是,有人用近几年的安徽高考作文题目调侃出一副对联,上联"弯道超越看妈妈",下联"放好梯子种荷花",横批"时间在流逝"。  相似文献   

15.
<正>高考是一种竞争,作文是其核心阵地。从三十多年的高考作文分析可见:一是高考作文对考生作文能力的考查是全面的。尽管从某一年或某几年的高考来看,高考作文对考生作文能力的考查是有所侧重,如连续几年考议论文,但从整体上看,记叙、议论、说明等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都是高考作文所要考查的。从作文的类型上看,有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作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写作能力训练,不能因为某种文体考查得多或少而有所偏爱,更不能企图猜题、押题。二是高考作文试题作文要求的束缚越来越小,考  相似文献   

16.
高考作文属主观题,其评分不同于客观题,阅卷老师的主观印象也是影响考生作文得分的因素之一。下面介绍几种取悦阅卷老师的办法,以供参考。一、一见钟情法拟一个漂亮的标题,巧用文章题记,写好文章开头,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一)拟出漂亮的标题高考作文往往要考查学生的拟题能力,尤其是话题作文。标题好就如人有一个好面容,新颖别致、文采飞扬的标题,能给阅卷老师赏心悦目的感受。如:《还地球一张俊俏的脸》,就借助话题“脸”来命  相似文献   

17.
1、审题一定要把握住话题解析的导向性,揣摩命题者想让你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因为虽说符合话题即可,但事实上每个命题者都会将自己的价值倾向隐藏在对话题的解析中。近四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如此,所以考生无十足把握,绝不可轻易地反弹琵琶,最好是顺着命题者的思维走。 2、拟题既不能“原地踏步”(即不变一字,就用话题作为文章的标题),也不能与话题风马牛不相及。最好是出其不意又在情理之中,高考作文的阅卷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8.
不经意间,在一家著名的地方报纸上读到一篇评价2006年浙江卷作文命题的文章《今年高考作文三大误区》(以下简称《三误文》),文章指出浙江卷作文命题的三大误区:(1)错把命题作文当话题作文;(2)拿一个错误的、不成立的命题“生有所息”作话题;(3)擅改子贡的话,瞎编一个错误的、不成立的命题“生有所息”。对以上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一、歪解话题作文概念要搞清楚什么是话题作文,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话题。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话题,即谈话的中心。而中心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如中心思想、中心问题。很显然,真正的话题必定是主题式的,或是…  相似文献   

19.
高考命题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展望2007年高考作文,笔者有如下预测与建议:一、明确一个总趋势,重视两种题型"一个总趋势"——高考作文已进入"一元(话题作文)为主,多元(各种命题形式)并存"的阶段。往年考查话题作文,虽然出现了一些流弊(如宿构现象难以避免,文体意识淡化等),但话题作文给了考生以  相似文献   

20.
2000年的高考作文,选用了一则较老的材料,让考生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笔者参加了本省的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对众多的高分作文 (一般在 54分以上 )作了分析,发现它们有一些共性,最突出的表现在下面三点。   一、题目取得好。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或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如明眸一盼,蕴味无穷。今年的高考作文,大约有 2%的考生没有标题,白白扣掉 2分。使用频率最高的题目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就地取材,虽然切合题意,但看得多了,也就缺少新鲜感。而有些优秀作文,题目就是一块磁铁,牢牢地吸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