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给报社做通讯员至今,也做报刊的编辑至今。 1949年5月,《赣东北日报》在上饶刚解放时就创刊了。当时,我在上饶师范念书,被《赣东北日报》吸收为第一批通讯员。接着,《江西日报》创刊了,我又成为《江西日报》的通讯员,从此开始了与报刊半个多世纪的情缘。  相似文献   

2.
简讯     
△四川广旺矿务局唐家河煤矿,去年初为基层28名通讯员订了《新闻与写作》等报刊,并分批选派骨干通讯员到《中国煤炭报》等报社实习。经过培训,通讯员写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去年该矿通讯报道组先后有71篇稿件被《人民日报》、《中国煤炭报》等报刊台采用,被评为省政治思想工作优秀企业。  相似文献   

3.
初学写稿,因为不得要领,眉毛胡子一把抓,自己觉得什么都重要,就把采访到的材料稍微加工整理,投寄给报刊、电台,结果是泥牛入海无消息。为此,我也曾对写新闻稿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在报刊,电台等新闻单位“没关系”,所以屡投不中。恰在这时,一位老通讯员向我介绍了《新闻知识》杂志,并送给我一本阅读。当我拿到这本杂志后,真是爱不释手,花了三天时间仔细看了一遍,我觉得这本杂志办得好,它设有二十多个栏目,尤其是《得奖新闻采写谈》、《新闻业务讲座》、《采写体会》、《我与新闻知识》及《通讯员之友》等栏目,更是贴近我们通讯员,就好象新闻老师给通讯员上课一样,效果非常好。 在《新闻知识》的帮助和指导下,近几年来,我的写作水平大有提高,不但经常为厂广播站写稿,还结合本厂实际,向报刊、电台投寄了许多新闻稿件,每年的“征文”稿件总有几篇获奖,我采写的《那山、那水、那情》一稿,被《三峡潮》一书收录,获得优秀奖。与此同时,我还被《陕西工人报》、《军工报》、《铜川日报》、《铜川人民广播电台》、《现代文化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和特约记者。  相似文献   

4.
我搞业余通讯报道工作才一年多的时间,向各级新闻单位投稿158篇,被采用102篇。有业余通讯员问我有什么诀窍?我的窍门儿有三: 一熟悉报刊,选准栏目。每家报刊根据宣传的需要,常常开辟一些固定或临时性的栏目。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读者来信”;《新闻与写作》的“当好通讯员浅谈”;北京《支部生活》的“读者论坛”等。各种栏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选稿标准。通讯员,如果善于研究不同报刊的不同栏目,针对栏目写稿件,要比“天女散花”投稿件命中率高得多。  相似文献   

5.
梁斌 《军事记者》2005,(6):66-66
我从一名农村青年民兵成长为一名部队的新闻工作的。每年,我在省级以上报刊发稿均在100篇以上,多次被广州军区、广西军区评为优秀通讯员,年年被《广西日报》、《柳州日报》评为“十佳通讯员”或优秀通讯员,1次荣立二等功、3次荣立三等功、6次受到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首长的爱护、关心和鞭策。感人的往事仍历历在目,令我终生难忘,催我不断奋进。  相似文献   

6.
简讯     
△河南省许昌师范学校自1985年成立新闻写作兴趣小组以来,每年为通讯员订阅20余种新闻报刊;定期举办“通讯员培训班”,通讯员的写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四年来,通讯员采写的稿件已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以及地方性报刊采用了18篇。 (潘春勇) △江苏徐州矿务局三河尖煤矿广播站今年为基层20多名通讯报道员,订了《新闻与写作》,他们经常召开通讯员座谈会,交流新闻与写作的经验体会。1至6月份,已有90多篇稿件被《中国煤炭报》《新华日报》《徐州矿工报》等采用,稿件见报率比去年同期提高50%.(赵成忠)  相似文献   

7.
把自己周围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及时地通过报刊、电台报道出去,能否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通讯员呢?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我去年被县委招聘为蕉山乡通讯员。一年来,被《中国商业报》、《山西日报》、《雁北日报》等报刊、电台用稿七十多篇。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新闻战线上的一员,只是把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报道出去是不够的,应该对自己采写过的人与事定期或不定期地回头检查。  相似文献   

8.
自1985年以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文汇报》等报刊已发表了我采写的稿件达100多篇。几年来的写稿实践使我体会到,一个业余通讯员除要加强新闻业务知识学习外,还应注重“在比较中学习”,努力提高稿件质量。通讯员在自己采写的稿件被报刊采用时,心里自然是高兴的,但欣喜之余,仍然需要从中吸取教益。平时,每当报刊发表了自己采写的稿件,我就把剪报同底稿放在一起,从文章标题、字词句段直至标点符号,逐一对  相似文献   

9.
我开始写通讯是80年代。97年调到宣传部后写的通讯稿件被一些报刊采用,曾连续五年获得《中国兵器报》优秀通讯员。通讯《春风化鱼入怀来》、《风雪订货人》、曾被《中国兵器报》评为97年度、2000年度优  相似文献   

10.
我们随州车务段三十余名通讯员,人人都有一位“良师益友”——《新闻通讯》。去年,我们段开展智力投资,为该段的通讯员每人订了一份《新闻通讯》。据统计,截止12月底,全段通讯员共投稿280篇,在全国十一家报刊、杂志、电台上刊用131篇,其中被铁路报刊采用80余篇,比1985年增加了38篇,在《中原铁道》  相似文献   

11.
我是从一九七零年开始为党报写稿的。十多年来,我先后向路内外各级新闻单位写稿七百多篇,被十七家报刊电台采用四百多篇,被《陕西工人报》吸收为特约通讯员,被评为《西安铁道》、《中原铁道》报优秀通讯员。回顾十多年来坚持为党报写稿,我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提高认识努力写一九七一年,队党支部让我担任通讯员,为报纸、电台写稿。热情一来,我一月内就写了十五篇,却石沉大海。我没有气馁,认真找原因,终于明白了写稿不见报,主要是自己没有抓准问题,稿件质量低。从此,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白天上班生产,晚上坚持写稿。这样见报稿件就慢慢地多起来了。一九七二年,我队二班担负咸铜线庄里至梅家坪  相似文献   

12.
我是矿区的一个播音员,也是报社和市县广播站的通讯员。每当《新闻通讯》邮来,我总是爱不释手,仔细阅读,从中吸取新闻写作知识。前年,我向市县广播站和地区级报刊投过许多稿件,但是被采用的很少,我感到迷惑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新闻爱好者,是四川省达县地区《通川日报》的通讯员。去年我为报刊、电台采写新闻稿件八十余篇,被县广播站播用六十余篇,被《通川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农民报》、《经济日报》和四川广播电台共刊用三十多篇。在实践工作中,自己深感新闻基础知识不扎实,总想系统地学习新闻专业基础理论,去年十一月份,西北新闻刊院招生,给了我业余系统学习的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14.
执着地追求     
我是一名复员军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1983年到国营三湖农场砖瓦厂当工人。几年来,我在繁重的工作和劳动之余,坚持业余新闻写作,先后在《工人日报》、《解放军报》,《湖北日报》等20多家报刊发表稿件200余篇,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通讯员,1986年获得上级宣传机关颁发的优秀通讯员一等奖。回顾我走过的业余写作道路,每一步都浸透了无限的辛酸、痛苦和甜蜜。搞报道的滋味呀,可  相似文献   

15.
作为报刊的业余通讯员,我给自己立了两条规矩:一是不能漏掉自己周围发生的重要新闻,否则,就是失职;二是必须立足本职,尽可能写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提高业务素质。近3年来,笔者发挥自己32年来从事茶叶工作的优势,前后写了《水乡茶馆》《访茶馆老经理沈武荣》《提倡多办乡镇茶楼》《古色古香的茶馆》《北京茶馆》《上海茶馆》《南京茶馆》《杭州茶馆》《川味茶馆》和《文学巨匠与茶馆》等10篇有关茶馆的报道,分别被《浙江日报》《江南游报》《风俗》等报刊采用,有的并被香港和海外报刊转载。我采写这些茶馆稿件的体会是:开动脑筋,掌握素  相似文献   

16.
五年来,我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稿,先后在全国、省市级报刊电台发表搞件300多篇(幅),有的还被评为好新闻。我连续三年被《铁进工程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回顾几年来的写  相似文献   

17.
我做党报通讯员30多年,也曾被一些报刊、电台聘为特约记者。可近日接到湖北一家报社的《聘请简章》却使我十分惊异。它告诉我,如愿做“特约记者”,请寄“登记费和工本费”15元;做“特约通讯员”,寄10元。款到即发72开精装盖有钢印的证件。凡应聘可享受稿件信息优先、稿费优惠等待遇。我愣住了:要我做“特约记者”或“特约通讯员”,无非是要我为该报提供稿件、信  相似文献   

18.
我担任乡里的通讯员,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两年来,我先后在市以上报刊、电台发表了七百余篇稿件。其中省级有二百七十五篇,中央级三十一篇。而且有五篇稿件被中国广播出版社出版的《社会新闻集锦》一书选编,二篇被选入通讯员业务指导刊物,三篇分别获省优秀广播稿一、二等奖,一  相似文献   

19.
5年来,我先后在各种报刊发表文章2000余篇,日均上稿一篇以上,多次被《西南机电报》等报刊评为优秀通讯员,两次被《中国机电日报》评为优秀撰稿人。这些稿件,大多是我八小时以外跑出来、写出来的。我的体会是——时间,巧作安排写稿是需要大量时间的。如何利用业余时间写稿?我的方法是一挤、二集、三高效。挤:就是八小时内尽快干完手  相似文献   

20.
读了《中国记者》今年2期曹锋同志的《说说通讯员的苦恼》一文,感触颇多,我完全相信曹锋同志文中所列举的事实。现实中,确实有这样一些编辑、记者,他们不仅不尊重通讯员的人格,不重视通讯员的劳动,而且让通讯员代买土特产,把通讯员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甚至还有因受贿而锒铛入狱的。但是,我认为这样的编辑、记者在新闻工作者的队伍里,是极少数,我们作为通讯员,大可不必为极少数人的所作所为感到苦恼,更不该为此失去为报刊写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