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冉茂盛  同小歌 《科研管理》2021,41(10):89-97
本文基于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金融错配现象为现实依据,利用2003-201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在测算金融错配指数和外部融资依赖的基础上,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方法,从政治关联的视角对上述命题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金融错配显著抑制企业的创新产出,特别是对含金量比较高的发明专利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通过进一步探讨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活动的调节机制发现,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影响企业外部融资约束进而影响金融错配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建立良好的政企关系,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创新活动的融资约束,对提升企业的创新产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融资约束理论框架下,对产融结合、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产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选取2006—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发现: 产融结合能缓解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融资约束,从而促进制造业企业的创新产出;制造业企业持股非上市金融机构能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但持股上市金融机构则不存在这种效应;产融结合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金融欠发达地区作用更加显著.本文从融资约束角度证明了产融结合在提升企业创新产出中的积极作用,对政府制订再工业化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控股权性质差异视角,本文首先理论分析金融错配对国有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及其模式选择的差异性影响,以及政府补贴在缓解金融错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时的政策效应;然后再以我国A股市场2012—2019年期间上市企业为样本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金融错配有助于增加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但它在降低民营企业创新产出水平的同时,会严重阻碍国有与民营企业原始发明创新能力的提升;政府补贴能有效缓解金融错配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与原始发明创新能力的不利影响,并对其研发投入产生正向“挤入效应”,但它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政策效果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金融摩擦导致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突出的金融机制障碍,数字金融的技术优势为有效缓解金融摩擦提供了基础。本文基于修正的BGG模型论证了数字金融发展、金融摩擦和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关系,并利用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的民营企业数据,检验数字金融作用于不同类型金融摩擦影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具有减缓金融摩擦促进民营企业技术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其中数字支付和数字信贷的作用尤为显著;(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有效降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中资本错配类和融资成本约束类金融摩擦,但对于融资可得性类金融摩擦不具有缓解作用;(3)数字金融可以靶向校正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融资中的“领域错配”“阶段错配”和“地区错配”,并对经济不发达地区、规模较小和治理制度完善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数字金融促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机理,为有效化解金融摩擦提升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可靠的经验证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5—2015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为样本,研究信贷融资对企业创新产出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影响机制,尝试从信贷融资视角打开影响企业创新收益差异性的"黑箱"。研究发现,创新产出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U型影响,而信贷融资是二者关系的重要调节变量,存在"双刃剑"效应。一方面,信贷融资的增加使创新产出与财务绩效正U型关系曲线的拐点右移,说明以信贷融资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资金错配等问题,加深了企业的"创新陷阱";另一方面,信贷融资显著提升创新产出与财务绩效正U型关系曲线的形态陡峭程度和平均边际效应,说明信贷融资强化了创新产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并提升了财务绩效的整体水平。因此,深化银行业改革,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对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政毅  尹西明  黄送钦 《科学学研究》2020,38(12):2212-2219
政治关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市场化战略资源,对民营企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但现有研究尚未系统探究微观层面上企业家精神和宏观层面上外部创新压力对二者关系的权变影响。本研究利用2016年全国工商联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在实证检验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与研发投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高阶理论出发,探究企业家内在价值观和外部创新压力如何影响二者关系。结果显示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显著提升企业研发投资倾向和研发投资规模,企业家精神和外部创新压力显著正向调节政治关联与研发投资的关系。这表明政治关联作为市场的互补性战略资源带来的资源效应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而企业家对政治关联这一非市场化战略资源的运用既是主动减少创新风险的举措,也是主动应对外部创新压力、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从企业家决策逻辑和高阶理论视角拓展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理论认知,为企业优化创新战略、加快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7.
以2010—2018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及其拓展模型,基于期限错配视角对产融结合缓解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产融结合通过抑制期限错配从而达到缓解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作用,且高度的产融结合对抑制期限错配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更显著;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的产融结合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更显著,并且这种融资约束的缓解在金融欠发达地区作用更显著。为产融结合缓解融资约束的影响路径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中部河南、山西等六省高技术产业2008—2014年的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区域内金融要素错配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的影响。此外,实证部分进一步构建了GMM回归模型,进一步深入探究存在外部融资约束条件下,金融要素错配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结论表明:金融要素错配与产业创新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区域经济的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越高,金融要素扭曲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的抑制效果越显著。其他解释变量中,企业规模正向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盈利能力对高技术创新水平并没有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的影响较大;人力资本水平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的提升有着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提出改善中部六省金融要素错配现状,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政治关联是影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选取2006年12月31日前在中小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样本公司,考察政治关联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结果发现,政治关联与技术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政治关联能够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检验发现,政治关联对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部分是通过外部融资的便利获取...  相似文献   

10.
运用元分析方法,分析了企业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和非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影响更为显著。此外,政治关联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知识获取与知识整合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Matsuyama与 G-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金融错配等变量,系统考察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并予以模型刻画,进而提出核心命题。利用2003—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在测算金融错配指数的基础上,从政策扭曲与金融摩擦双重视角对上述核心命题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尤其是对企业“创新质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揭示,金融错配会通过政策扭曲和金融摩擦这两条路径影响企业创新。本文研究意义在于不仅从微观层面揭示金融错配抑制创新的内在逻辑,同时从双视角进一步剖析金融错配的影响渠道,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科技评价活动的“指挥棒”,科技评价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已经成为政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实现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科技管理手段。科技评价政策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评价工作的效果和质量。研究以1978-2020年的中国科技评价政策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特征、政策主题和合作网络的总体情况及变迁与演化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研究发现:政策主题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覆盖了各类科技评价相关内容,但对科技规划、政策和发展领域评价关注不足;建设性条款和分类评价成为高频政策内容,但操作性不足;机构合作网络经历了“节点逐渐增多、合作频次大幅增加”的发展趋势,各机构联系的紧密性较为稳定,但机构间权力分布则稳定性不足。最后,从合理分配政策注意力、完善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以及加强机构协同性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许建伟  陈彦斌  刘琨 《科研管理》2020,41(10):11-20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7年相关样本数据,本文从外部审计的公司治理与信息传递功能出发,构建实证回归模型,研究了外部审计质量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高质量外部审计有助于营造企业创新氛围,推动企业创新活动;并且,外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可分别通过缓解企业内部代理冲突和降低企业外部融资约束两条作用机制推动企业创新活动。该结论不仅丰富现阶段资本市场审计有关外部治理及信号传递的理论,并且对监管部门、审计师事务所、企业治理层、金融部门以及社会投资者在推动创新实践方面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了不同渠道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决策的理论框架,利用2008-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库中的制造企业数据,考察了融资约束对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融资约束不仅没有抑制我国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反而促进了企业参与创新的积极性。(2)《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颁布后,一些企业为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及政策补贴,采取研发操纵手段,扭曲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决策的抑制作用。并且,受融资约束越强的企业参与研发操纵的动机越强烈。(3)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分组检验表明,融资约束对技术密集型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更为明显的研发操纵倾向;民营企业、东部地区制造企业融资约束对创新决策的扭曲效应更为显著;同时,外资企业参与研发操纵的概率最大。  相似文献   

15.
徐浩  祝志勇  叶芸 《科研管理》2006,41(2):73-82
厘清行政环境(行政治理、法治水平)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首先,本文系统剖析了行政环境优化、偏向性投资和技术创新间的作用机制,其次,以2005-2016年我国97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结合动态空间计量模型(SEM)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地方政府偏向性投资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挤出效应,且该效应在西部地区最强;(2)行政环境优化对技术创新具有直接的正向推动作用,该效应在东部地区最强;(3)十八大后,偏向性投资的挤出效应有所下降,行政环境优化的推动效应有所上升。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4)行政环境优化通过提升地方政府“经济政治人”诉求的机会成本,弱化了偏向性投资对技术创新的负向技术效应。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中介效应可以解释行政环境优化促进技术创新总效应的8.51%。最后,本文认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基层司法部门的省级直管是改善行政环境,进而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刘美芬 《科研管理》2019,40(5):233-243
创新绩效是衡量一个企业创新水平的有效标准,高管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是高管政治联系不是直接作用于创新绩效,而是借助于董事会治理行为。本文构建了“高管政治联系→董事会治理行为→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模型,对2009-2013年我国深市民营上市公司3065个有效观测值采用非线性检验方法验证董事会治理行为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政治联系和董事会治理行为呈非线性倒U型关系;董事会治理行为和创新绩效呈现非线性对数关系;在高管政治联系和创新绩效间董事会治理行为具有非线性中介作用。本文研究对民营企业完善创新机制、提升创新效率以及政府制定监控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张玄  冉光和  陈科 《科研管理》2020,41(5):259-268
本文在分析金融集聚影响区域内部和周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以中国省域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 考察期内中国省域金融集聚度大致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递减。(2)东部地区金融集聚度较高,对区域内民营经济成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且其“涓流效应”可带动周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度较低,不能促进区域内民营经济成长,且其“极化效应”可能阻碍周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3)东、中部地区民营企业已经开始注重技术研发,而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还停留在规模扩张阶段。  相似文献   

18.
持续创新是以家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的关键所在,而创新投入是衡量家族企业创新的重要标准,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受制于营商环境和融资结构等因素,我国家族企业长期处于创新投入不足状态,这一局面的存在将不利企业长期发展。因此,本文以2015—2018年间506家家族企业为样本,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了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与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以及企业所处营商环境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这为家族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融资方式对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股权融资有利于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而债权融资则起到相反的效果;加入营商环境因素后发现,营商环境在两者关系中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通过进一步的门槛效应分析发现当营商环境存在不足时,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当营商环境相对完善时,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与创新投入的关系中,营商环境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贞洁 《科研管理》2016,37(10):9-17
选取了2007-2011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对象,以"信贷歧视"背景下债务融资成本和技术创新投资规模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考察我国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信贷歧视"降低了我国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促使低成本的债务资源流向部分技术创新动力匮乏的国有企业和大企业,而民营上市公司和小规模公司却苦于承担着较高的债务融资成本而缩减技术创新投资规模;而近些年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政府对于科技类行业的政策倾斜,强化了信贷市场的便利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