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今年多一秒     
吕游 《中文自修》2007,(7):126-127
今年多了这一秒,有人说真好。多一秒,可以多一下幸福的心跳,多一次醉人的回眸,多一丝快乐的微笑,多一个甜蜜的亲吻……有人说,多一秒少一秒有什么呀,真是无所谓。[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今年多1秒     
2006年,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原因,世界上的人将凭空多出一秒钟时间。也就是说,往年是3l536000秒。今年是31536001秒。今年多了这一秒,有人说真好。多一秒,可以多一下幸福的心跳,多一次醉人的回眸,多一丝快乐的微笑,多一个甜蜜的亲吻……有人说,多一秒少一秒有什么呀,真是无所谓。一秒钟太短了,“滴答”一声就没有了。可是,就在过一秒钟里,火箭已经飞出了8公里,地球已经绕太阳转了30公里,太阳已经随银河飞了250公里;光已经跑了30万公里……一秒钟还短吗?一秒钟,太小了,还没挨着它它就过去了。可是,60个一秒就是一分钟,3600个一秒就是一小时,86…  相似文献   

3.
<正>班主任是什么?有人说是优质客服,要面对不同的家长咨询;有人说是变脸大师,前一秒还是怒火冲天,下一秒就笑脸相迎了;有人说是保姆,管天管地管学习;有人说是民警,这个吵了,那个打了,都要协调处理;也有人说是快递员,本子忘了,作业丢了,都要帮忙传递……班主任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同时,各种材料要上交,各种活动要参加,忙得不可开交,有人开玩笑地说:“早上是电量满格,放学就是电量告急,关键回家还要用到电量耗尽。”面对这样苦的现实,仿佛看不到阳光,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抽背了,抽背了!"大家都在尖叫着.唉,又是一节恐怖的英语课! 上课铃响了.窗外正下着小雨,大家越来越紧张.10秒、20秒、30秒……老师迟迟未到.大家在小声议论着——"老师哪去了呢?"有人小声说:"该不会失踪了吧?""那最好不过了……"有人斗胆这样说了.老师似乎听到我们在说她,说到就到了.她"咳"了一声,教室顿时鸦雀无声.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语文课上,学生哇啦哇啦的读书声就像是一支美妙的交响曲。只可惜现在的阅读课却被繁琐的分析和廉价的提问代替了。”我们曾对60多位语文教师所上的阅读课作过调查:每节课学生的读书时间平均只有6分39秒,而且大多是齐读。一、为什么说读是阅读课上的交响...  相似文献   

6.
鱼的记忆力只有7秒?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有人说鱼的记忆力只有7秒,7秒之后就不记得以前的事情,所有的一切又变成崭新的开始。所以,在那小小的鱼缸里面,它永远不会觉得无聊。  相似文献   

7.
第8秒的鱼     
李思璁 《下一代》2014,(8):16-16
有人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七秒之后所有记忆都会被遗忘。"这样听起来有点凄凉,我曾经以为遗忘是最悲伤的事。他们说:"当你不再拥有时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如果连记忆都没有了,那就真的是一无所有了"。《泰坦尼克号》中的女主人公,让我觉得人是可以靠回忆活一辈子的。可是当我一天天长大,越来越多的人走过我生命,我发现也许世界并不同于小说、电影中描述的样子。我们没有经历过兵荒马乱、大灾大难的日子,我们所经历的都是平平淡淡的青春,有人来有人走,身边的位置就那么大,哪能把每个人都留下。我们在记忆的沙堡中不停往前走,和过去一一挥别然后开始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碎片化传播的时代有人做过测算,现在中国人平均每90秒钟就要看一次手机。但是手机屏幕很小,每个人看手机的时间也很短,所以说新的传播方式,比如手机报、微博,篇幅都很短。这使得人们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短,我们很难有耐心去看完一本书,更多的耐心可能就集中在20秒看一个东西。所以,有人说,我们进入一个碎片化传播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日日夜夜在86400这个数字里冬去春来。多挣得~分是一分,仅仅多得60秒也是睡眠蛋糕。 媒体报导下酷似张国荣的我,陈志朋的我,哪一个才是我?我在我们的青春之歌里迷失不见了“我”……有人发现吗?连我自己都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10.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每每谈到青春的话题,或多或少总会带着一丝忧伤而沉重的气息。有人会说,如同生命注定死亡,我们的青春也终将褪色,然而我却说:"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哪怕是死亡降临的前一秒。"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鱼的记忆时间只有7秒,7秒之后它就不记得过去的事情,一切又都变成新的,所以在那小小的鱼缸里,鱼儿永远不会感到无聊……这是真的吗?科学家是如何了解鱼儿的记忆到底有多久的呢?  相似文献   

12.
许春良 《科学课》2008,(2):61-61
不管是以前的自然课,还是现在的科学课,只要教师说一声"开始实验",用不了一秒种,我们的学生便会一站而起,簇拥一团,这似乎成了这门学科无法摆脱的鲜明印记。很多教师对于这种情形都无计可施,自然也只能由学生去"自主探究"了。甚至有人说:  相似文献   

13.
芮成钢  江芬 《大学生》2012,(21):56-57
碎片化传播的时代有人做过测算,现在中国人平均每90秒钟就要看一次手机。但是手机屏幕很小,每个人看手机的时间也很短,所以说新的传播方式,比如手机报、微博,篇幅都很短。这使得人们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短,我们很难有耐心去看完一本书,更多的耐心可能就集中在20秒看一个东西。所以,有人说,我们进入一个碎片化传播的时代。好现象是人们的信息量扩大了,特别是出现社交  相似文献   

14.
说话     
谁能不说话,除了哑子?有人这个时候说,那个时候不说。有人这个地方说,那个地方不说。有人跟这些人说,不跟那些人说。有人多说,有人少说。有人爱说,有人不爱说。哑子虽然不说,却也有那伊伊呀呀的声音,指指点点的手  相似文献   

15.
【作文题目】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优秀作文一】  相似文献   

16.
无缘社会     
《八小时以外》2013,(2):111
"没有任何人来帮我,已经到极限了,孤独得难以忍受,我的心快要碎掉了。""心理就像生活在一座无人岛上,就是孤独啊。就算我死了都不会有人注意吧。""苦闷的夜晚我就会打电话,即使没有人接听,光听到那提示音也让我觉得好像和别人有了联系。""我是一名二十多岁的男性。说实话我感到非常孤独,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希望身边的人能多跟我打招呼,不管说些什么都好。""我四十多岁,没有工作。每天的一分一秒都生不如死。"  相似文献   

17.
子非 《教书育人》2004,(12M):1-1
有人说:有多大的能耐,能做多大的事:有人说:有多大的胆子,能干多大的事;有人说:有多少钱,能办多大的事。  相似文献   

18.
“1”的故事     
数字王国里的1,是一名杰出的运动员。他以百米5秒的成绩红遍了全国。现在,1可是春风得意,每天都向人炫耀自己的本领,此外,还总有人请他吃喝玩乐。1应酬多了,  相似文献   

19.
新的一年开始了,到了猴年。有人说:“我们又少了一年。”有人说:“我们又多了一年。”这就是生命的加减。有人用的是减法思维,所以越减越少,使人的一生充满危机,充满压力  相似文献   

20.
时间的表白     
大千世界,变化万千,无奇不有,然而公平对世、亘古不变的,惟有时间。要论生命,有人因为自己的百岁高龄而引以为傲,有人因为自己的青春年少而为之自豪,但无论你芳龄多少,终是有始有终,即便是长寿八百载的彭祖,也不能亲历华夏五千年长河。能为之者惟有时间。我是时间,说我老我不介意,但是我要声明我还很年轻;说我年轻也没关系,但是我要强调我与宇宙同龄,自从宇宙在大爆炸的一瞬间诞生,我也就随之开始了漫长的旅程。我在生长,我正在成长,每一秒钟对我来说都是成长,我就是在这一秒又一秒的匆匆脚步中成长着,我也在这一秒又一秒中观察着世界,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