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女报》是秋瑾创办的月刊。在报刊中秋瑾写了大量文章,浓缩了她对女界解放独特而超前的见解。她以前瞻性眼光构筑了女界理想境界,在赞同主流话语对压制女性的封建男权势力强烈抨击外,深刻地意识到女性自我惰性是女性解放的阻碍。从《中国女报》选录的诗中可窥视秋瑾爱国思想是直接将男女置于平等地位,而非以国民之母的特殊角色来诠释爱国。  相似文献   

2.
《神州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影响较大的女子报刊,前后共有两个版本,报名相同。第一个版本:为纪念秋瑾牺牲而创办《神州女报》第一个版本创刊于1907年12月,当时上海妇女界为了纪念英勇牺牲的秋瑾女士,决定将《女子世界》和秋瑾办的《中国女报》合而为一创新刊即《神州女报》,其发刊辞中说:“创此神州女报,以竟女士之志。”主编为原《女子世界》的主编陈志群。《神州女报》创刊号上刊登了徐自华写的《神州女界新伟人秋瑾传》,称颂秋瑾这位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为“神州女界新伟人”,并重新发表了秋瑾的《警告姊妹们》、《中国女报发刊辞》、《演…  相似文献   

3.
肉食朝臣尽素餐,精忠报国赖红颜。 壮哉奇女谈军事,鼎足当年花木兰。 秋瑾生前写了一组颂扬明代巾帼英雄秦良玉的诗歌,这是其中的一首。三百多年来,这位巾帼英雄不知出现在多少诗人的笔下,被反复地讴歌和咏叹;她的英雄事迹在民间也广为流传,甚至被蒙上传奇的色彩。她和花木兰,都成了中国女性的骄傲,也感染激励过许多像秋瑾这样的仁人志士。不少史料还间接而委婉地证明,秦良玉还是位少数民族,当时被称为“溪峒蛮”,大致属于今天的土家族。  相似文献   

4.
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可在旧时代的中国,妇女读书学习的机会是非常少的,直至晚清后期,中国女性才得以知识启蒙,知道男女平等的重要性,更有一代女侠秋瑾写有"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诗句让后人动容.民国以后,中国女性受到国际社会女性革命运动的影响,开始逐渐觉醒,明确了"国民革命是妇女的唯一生路".  相似文献   

5.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月13日(丙午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香港《东方报》因被禁在国内发行,销路锐减,经济发生困难,被迫停办。1月14日(十二月初一日):《中国女报》月刊在上海创刊。秋瑾主办。陈伯平(笔名白萍)协助编辑。文言白话并用。以宣传妇女解放为宗旨。创刊号载有秋瑾写的《发刊词》《敬告姊妹们》等文。设有社说、演坛、评论、传说、小说、  相似文献   

6.
秋瑾为革命英勇牺牲,至今已有五十五周年。紀念这位女革命家,我們不能不想起《中国女报》。《中国女报》是秋瑾于1906年在上海創办的,它是我国早期的妇女刊物之一。 1906年春,秋瑾由日本归国。当时的革命形势是:孙中山領导革命的总机关——“中国同盟会”已經成立,资产阶級革命派的思想在战胜了改良派的思想后,  相似文献   

7.
秋瑾自幼爱好体育运动,是中国最早接受现代体育运动的女性之一,为反抗阶级压迫,改变女性社会地位,她冲破家庭束缚,东渡留学,积极参与民主革命,并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和推动了社会变革,使女子体育运动也因此得到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8.
蹴鞠女伎是中国古代以表演蹴鞠为职业的女性。蹴鞠女伎的出现,标志着蹴鞠职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历朝历代中,都诞生过不少知名的蹴鞠女伎,她们对于中国传统蹴鞠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蹴鞠女伎是中国古代以表演蹴鞠为职业的女性。蹴鞠女伎的出现,标志着蹴鞠职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历朝历代中,都诞生过不少知名的蹴鞠女伎,她们对于中国传统蹴鞠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尽管在今天看来,吕碧城似乎没有多大名气,甚至有不少人没听说过她.但在民国的历史天空下,尤其是从百年言论史的角度看,吕碧城是一个传奇. 历史上,她的名头很多: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堪称一位民国奇才女.她还曾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与秋瑾一起被称为“女子双侠”.  相似文献   

11.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畅销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艳 《编辑之友》2005,(3):47-49
"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度,只有通过解读中国的历史,才能够真正了解中国的现实.我设想通过一个能够反映时代变迁的人物,写他的故事,写一代人的故事,写个人生命历程中国家的命运.我想,这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神奇魅力与显著进步的最生动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在西方女权运动的启蒙下,逐渐发展起来。一批先进的知识女性开始觉醒,要求"男女平权"和妇女独立自主等权利。她们通过"兴女权"、组建妇女团体、办报刊等方式团结妇女,实现了对妇女的启蒙。在这些开明女性中,深受女权运动思想影响的一大批女性报人,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形成了自己的办报思想,并对妇女解放运动和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女报人和女权运动思想家、革命家的秋瑾。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的中国,晚清政府势力日趋衰弱,刚刚兴起的北洋军阀还未发展完全,各党派利益冲突刚刚突显,此时中国的公共领域处于不断发展向上的势头,中国早期的女报人们也在进行建构公共领域的尝试,如秋瑾、吕碧城之流,她们办报纸、建团体、闹革命,企图建立一个女性能够自由表达观点和意见的公共领域,虽然最终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但是她们对此的尝试值得我们铭记。本文对以秋瑾、吕碧城为代表的近代女报人如何建构公共领域的尝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自女性走出家门从事社会职业,新闻界恐怕是女性较为集中而又干得较为出色的行业之一。据一项网上调查显示,目前最适合女性做的几大职业中,记者排在第二位。从目前活跃在媒体的众多优秀的女性工作者可以看出女性在新闻工作中的职业优势。然而,不容回避的是在这个行当中女性的社会性别劣势仍然存在,它意味着女性取得与男性同样的成绩,背后付出的艰辛将更多、更多。女性群体悄然崛起女记者女编辑在中国清末就已有之,干得出色的也不少,但在以男记者为主的行列中毕竟只是凤毛麟角。即使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女性在新闻媒体的遭遇仍与大多数行业的…  相似文献   

15.
晚清女杰秋瑾的人生道路与她的阅读生活密切相关。秋瑾在少女时期主要阅读传统经典和女教书籍,在结婚后主要阅读维新派的新思想、新文化书刊,在东渡及回国后接触反满革命思想和文化,这些都是秋瑾阅读生活的重要时期。长期的阅读生活使秋瑾从淑女、人妻转变成为以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革命者,充分体现出阅读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现代中国女新闻工作者的特色与传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4 9年以前的中国新闻史上 ,曾经涌现出大批女新闻工作者。作为同时代女性中的佼佼者 ,她们之所以能在当时胜出其他女性 ,有赖于客观生活环境和主观个人努力。包括家庭环境和地域环境在内的客观环境为她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而自身的主观努力则促使她们成为有影响的女记者。与同业中的男性相比 ,她们有鲜明的特色与传统。这主要表现在 :艰苦办报、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事业为主兼顾家庭的职业精神 ,以及她们在工作中体现出的女性特色  相似文献   

17.
彭燕 《新闻爱好者》2011,(5):102-103
吕碧城是我国第一个女编辑,与《大公报》有着极深的渊源,在《大公报》的经历是吕碧城一生的转折,对其思想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探讨了吕碧城在《大公报》的主要活动:与《大公报》的结缘,写了大量关于女子教育、女子独立和针砭时政的文章以及与秋瑾的结识。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虽然是以描写中国女性的悲惨命运为主体的,但在我看来,它却是以女性的悲惨命运为映衬,发出了中国男性精神没落的绝望哀鸣。《红搂梦》里的男人,几乎个个委琐得看起来像条狗。他们因本能而委琐!道貌岸然、衣冠禽兽——更多的人是有贼心没贼胆,或者有贼胆但是没有机会。那些以贾琏为代表的“贵族男人  相似文献   

19.
秋瑾的报刊编辑活动我国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女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秋瑾,1875年生于浙江绍兴,原名闺瑾,字璿卿,自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秋瑾在1904到1907年短短3年多的革命生涯中,积极参与组织反清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第一位女记者康同薇到央视名记敬一丹;从意大利名记法拉利到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范春歌,巾帼不让须眉,女性记者已是新闻战线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网上职业调查,新闻工作是最适合女性的职业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女性采编(播)人员已占47%。从高校新闻系、中文系本科生、研究生在校生看,女生远超男生,这说明以后进入媒体工作的女性或将更多于男性。如何加强女新闻工作者的培养与教育,更好地发挥女性在新闻战线的优势与专长,这是各级媒体创新队伍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