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题四:陆地和海洋一、熟练掌握层次(基础知识选择题)1.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氧、硅、镁 C.组成地壳的物质比较稳定,不再发生运动和变化 D,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分布均匀2.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硅B.氧C.铝D.铁3.组成大理岩的矿物主要是() A.长石B.石英 C.云母D,方解石4.下列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H.有用的矿物又叫矿产,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源的重 要来源 C.矿物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D.矿…  相似文献   

2.
<正>《认识矿物的性质》和《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岩石与矿物"单元的第二课和第三课,这两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1.了解一些常见矿物的性质和用途;2.认识人类开采矿物资源活动的长期性,导致矿物资源日益枯竭;3.知道矿物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懂得保护矿物资源的重要意义;4.调查并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  相似文献   

3.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5年级下册《岩石与矿物》单元第3课的教学内容。在了解岩石、矿物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从矿物资源日益减少的角度来认识矿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保护资源、合理开采资源的观念,了解一些保护资源的方法,并积极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1《.岩石的组成》这节课要让学生形成的科学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矿物,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二是利用工具,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发现岩石的成分,培养其观察身边矿物的浓厚兴趣。了解学生关于岩石组成的初始概念,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向科学概念转变,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 1.《岩石的组成》这节课要让学生形成的科学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矿物,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二是利用工具,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发现岩石的成分,培养其观察身边矿物的浓厚兴趣。了解学生关于岩石组成的初始概念,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向科学概念转变,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6.
三、教学方法配套改革与发展1.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综述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矿物岩石是构成地质的物质基础,矿物岩石课程是地质学三大基础课程体系之一,这就决定了矿物宕石课程体系的教学特点,试验教学在矿物岩石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煤田地质特色矿物岩石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传统试验教学方法和试验手段也不断完善,结晶学模型、矿物模型、光率体模型的制作、更新,矿物岩石标本的采集和积累,显微镜的购置和换代,幻灯教材的购置和开发,投影、录像教材手段的引入,显微图象系统的应用,野外实习工作的开展构成…  相似文献   

7.
<正>天然的珠宝玉石是自然产出、美丽且稀少的矿物。宝石矿物产生于地球深部,主要出现在地下的火山腔室。那里不但有着极高的温度和压力,在熔融的下地壳甚至地幔中,还存在着地球表面所稀有的元素,这些地方是天然的“宝石加工厂”。然而,随着山川易景、沧海桑田的海陆变迁,原本深埋在地下的岩石被抬升到地表,其中的宝石矿物也随之裸露出来。然后因冰川和流水的剥蚀作用,宝石矿物被搬运到遥远的地方沉积下来,最终被人类在接近地表的地层里或是河流的河床中发现。  相似文献   

8.
岩石与花纹     
许多岩石都有花纹。岩石的花纹反映岩石的成因,因而能帮助我们认识岩石。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岩石的花纹。 花岗岩俗称“麻石”、“白麻石”。这是因为大多数花岗岩,在白色或灰白色的底色上,嵌有象黑芝麻点似的花纹。为什么花岗岩有这种麻麻点点的花纹呢?因为花岗岩是由酸性岩浆在地下深处形成的,在地下深处,岩浆冷却速度慢,各种化学元素有时间互相化合,形成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晶体,矿物晶体的颗粒互相镶嵌起来成为岩石,黑色的云母散布在浅色的长石、石  相似文献   

9.
王中波 《地理教育》2010,(10):32-38
一、考点分析考点 1.岩石的种类与形成 【命题角度】考纲对本部分要求是识记地壳中的主要元素和常见的造岩矿物,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相互转化过程。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较小,题型常以较简单的选择题出现。  相似文献   

10.
海水中的盐主要来自于陆地。陆地的岩石中含有大量组成盐的化学元素。在雨水与河流的冲刷下,岩石慢慢被腐蚀,其中的成分被水流带到海洋中,成了海水里盐的主要来源。此外,海底的火山爆发也会将地球内部含盐的矿物喷发到海水中。  相似文献   

11.
岩石、矿物学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野外鉴别矿物、岩石是地质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针对学生识别矿物、岩石能力普遍较低的特点,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对野外典型矿物、岩石的形成过程、用途及其地质意义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矿物和岩石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是提高学生野外工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据说人类居住的地球在很多年以前曾有过高度的人类文明,但后来太“文明”了,导致了人类的灭亡。又过了若干年,第二轮文明又开始了,即当今人类社会。与茹毛饮血的远古洪荒时代相比,人类社会又走上了文明的高峰期,会不会重蹈第一轮人类文明的覆辙呢?有人说,把世界各国的原子弹堆放在一起,就足以毁掉这颗小小的星球。人类的发展导致了人类的灭亡,有生就有灭,这大概是自然辩证法吧。以此观之,人生的苦与乐都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13.
农业多功能的拓展是现代农业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坐标,农业是人类的母体文明,原本就具有多功能元素,现代多功能农业具有生产经营的地域性和社会圈与自然生物圈的融合性,故要求人类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倡行农业的多功能性,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同时,现代多功能农业具有农业的人文特性,即人类强干预性、维护与创造地域文化、人文关怀性、借用文化活动形式发展农业等.故要求人类在农业生产中应倡导农业人文与文化的薪传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力倡导两个文明一起抓 ,重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这不仅是必需的 ,而且是紧迫的。本文仅就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巨大作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文明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相一致的。自从人类脱离了动物界 ,人类社会就有了文明。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它的基本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是合乎发展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部分。人…  相似文献   

15.
一、课程地位、性质及任务矿物岩石学是地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是地球科学的基础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矿物岩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工作方法,学会观察和鉴定矿物和岩石的基本技能,掌握矿物和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分布、产状、分类、命名、成因及其与矿产、工程等的关系。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矿物岩石学研究和工作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相关学科打下基础。二、课程基本要求(一)要求学生掌握矿物宕石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要求了解各大类矿物的矿物化学、晶体结构、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16.
成熟棠梨果实的成分价值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熟棠梨果实富含营养成分,特别是矿物元素,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作为补充人体所需的某些矿物元素,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人类生态史看生态文明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个一部人类历史实质上也是一部人类生态史,人与自然的和谐决定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原始文明没有处理好人地矛盾,最终被农业文明所替代。农业文明虽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最终也是由于人地矛盾所累,被工业文明所替代。工业文明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财富,但是也造成诸多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缕析人类生态史的进程,依据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规律,提出生态文明的选择是当今人类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地外生命探寻]美国火星探测器发现火星表面部分地区可能曾浸泡在水中的四大证据据2004年3月4日《参考消息》报道,美国航天局于2004年3月3日宣布了这一消息。这四大证据为:(1)火星车拍到照片显示岩石上有小球,且小球并非集中在特定岩层中,这表明这些小球有可能是被水浸泡的多孔岩石中所溶解矿物的凝结产物。(2)火星车相机和显微成像仪发现岩石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类大致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等阶段。人类要生存、要发展,不可避免地要作用于自然界、作用于环境。在不同的阶段,人类的生产活动对基因的多样性产生了程度不同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级小学課本自然第三冊的內容,分“矿物”和“宇宙”两部分。“矿物”部分有20課,包括地壳构造、岩石、非金属矿物、金属矿物、金属等內容康氖鞘苟缘厍?地壳的构造有个初步的了解,能够认识一些常見的重要的岩石,矿物和金属,初步了解它們的属性和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