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2009年1月4日,北京市育英学校召开了"中国游泳协会北京市育英学校游泳运动学校"成立暨育英学校参加2008年世界游泳大赛庆功大会。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尚修堂、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处长卢逊、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杜松彭、北京市工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20所中小学召开的达标运动会为研究对象,从5个方面对我国学校达标运动会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学校分布来看,达标运动会在中小学中已快速发展起来,但在高校中尚处于空白状态;从召开届次来看,达标运动会在中小学中是近几年兴起的;从参与人数来看,达标运动会做到了"全体学生"参加,体现了其"人人参与"的特性;从举行天数来看,大部分学校举行1天,部分学校举行2~3天,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达标运动会在中小学中受到的重视;从项目设置来看,中长跑项目在中小学体育中的弱化,田径项目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五人制"足球运动在社会和高校当中开展得较为普遍,由于它具有场地小、参加人数灵活多变、运动强度较小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爱。结合目前我国中小学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在中小学开展"五人制"足球运动,能够进一步开发、利用学校的场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使运动会更具特色,笔者所在学校在强调校运会参与性、竞技性、趣味性的同时,注重满足不同运动水平层次学生都渴望参加"热点"比赛项目、展示自我、享受乐趣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学比武"引发的思考4月,学校进行了一次教学比武,四个年轻的体育教师报名参加,指定的主教材是"投掷实心球",指定的水平段是水平三(五年  相似文献   

6.
校园集邮汇     
《集邮博览》2014,(7):69-69
正万众一"信"寄深情浙江省集邮协会在3月底起至5月10日期间,组织开展了"2014浙江省青少年书信活动",活动得到各地学校的积极响应,发动学生踊跃参加。因《鸿雁传书》票源有限,省邮协限定了给参加活动学生邮寄纪念封的分配数量,有不少学校发动全校学生开展书信活动,从中挑选了部分名单上报。如温州泰顺县城关中学全校900多名学生参与(上报200余名),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1780余名学生参加;瑞安市玉海实验中学组织校文学社成员、集邮  相似文献   

7.
康庄中心小学经过多年来的摸索,形成了"班班有球队、天天有训练、周周有比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独特康庄小学校园足球模式。学校把每年的5月21日(国际足联成立日)定为学校的足球节,邀请学生家长、市县领导以及足球界知名人士参加活动。2011年,学校组织"牵手奥运冠军,共享阳光体育"活动;2014年5月,组织"足球明星进校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2月17-19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Z DA228)(以下简称"重大课题")研讨会及第二批试点学校启动会议在重庆市珊瑚浦辉实验小学顺利召开。"重大课题"主持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汪晓赞教授,及来自全国"重大课题"的首批试点学校和准备参加第二批试点学校的学校校长、中小学体育教师共计260余人  相似文献   

9.
<正>体卫[2011]17号经教育部体卫艺司同意,由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论坛暨《中国学校体育》创刊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将于2011年10月23日~26日在北京市东城区举行。经研究,特邀请您参加本次论坛,现将论坛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学校体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波 《体育与科学》2008,29(1):88-93
采用文献综述法和调查访问法,时德国中小学体育和高校体育开展状况及其与大众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关系做了介绍和研究,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德国中小学的课外体育锻炼主要通过学校与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合作和中小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来实现,大学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则全部由俱乐部性质的"高校体育"和大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来完成,俱乐部体制是德国学校体育活动,尤其是课外体育锻炼蓬勃开展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1.
<正>学校作为1988年国家教委公布的216所"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中的一所,河南省实验中学体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原有运动队的基础上成立了高水平运动队,为在普通中学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提供了平台。一、面向全体的基础上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学校每学期1次进行体育测试,按照学校各年级标准,学生必须全部达标,对不达标者进行辅导,参加第2次考试,直至达标;体育优秀作为评选"三好学生"的必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11月8日至12月27日,来自浙江全省各农村学校的53名小学体育教师,参加了在杭州师范大学进行的,为期两个月的省"领雁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小学体育学科的培训学习。  相似文献   

13.
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南京市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1年3月15日,南京市小学体育课改基地校展示活动在该校举行,全市400多名体育教师参加了活动;江苏省、南京市体卫艺处的处长及教研室的多位领导也亲临现场,听取了学校近年来,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前提,所进行的体育课程改革经验;多位学校体育专家对学校《重构体育课程体系,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系列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学校提出"在有限的时间内办有效的事"的操作理念,及常态下创设的多项操作行为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为此,我们选编了一组文章,对学校的部分研究成果与操作方法作简单介绍,以期给广大一线教师以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我校坐落在风光秀美的高邮湖西畔,五十年积淀的丰厚教育底蕴,哺育了郭小一代代莘莘学子,我校确立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办学宗旨,先后被评为"扬州市优秀家长学校""扬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扬州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扬州市绿色学校"和江苏省实验小学,2007年被评为扬州市乒乓球传统特色学校。近几年来,我校乒乓球参加市级比赛,取得优异成绩。2005年小学生首届赞化杯获得男子组团体第  相似文献   

15.
<正>自近一次课程改革以来,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国家提倡的"三级课程管理"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广大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的欢迎和关注。不久前,笔者参加了江苏省教研室在苏  相似文献   

16.
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是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体育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规定的具体操作形式,也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中央7号文件精神的有效手段。体育中考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体育考试使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提高,保证了体育课的正常进行;促进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初三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加强了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等;但是难免碰到一些问题。在新的基础教育改革形势下,如何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中考体育加试实施10多年来,对推动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初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但也遭到了社会各界的质疑,质疑其导致了学校体育的"应试教育",学生仅仅围绕考试的项目练;质疑体育中考的公平性,忽略了体育中考中的弱势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与"九五"相比,"十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校体育卫生领域立项课题数量有较大增长,内容涵盖了学校体育卫生的各个方面,呈现如下特点:体育课程研究成为热点;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出现综合趋势;卫生研究转向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预防和学生健康问题的解决;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研究学校体育;体育教育专业问题的研究趋向深入,但体育教学实践研究缺乏突破;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研究呈上升趋势;有关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和竞赛的研究越来越少.未来10年学校体育卫生科研应朝着时代性、创新性、学科性、开放性、前沿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异化现象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当今学校体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思想指导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我们可喜地看到学校体育已经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化,然而,由于人们对"健康第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读,当今学校体育改革中出现和潜在着若干种异化现象,如"健康第一"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所引发的体育课程目标泛化;运动技术学习弱化;过度追求"学生为本"后的师生关系的异化;对"安全"的不适当考虑及体育课程内容降低导致的异化.这些异化现象对于未来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相似文献   

20.
转变体育学习方式,促进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为什么要讨论"体育学习方式"刚刚接到《中国学校体育》编辑部同志关于参加"体育学习方式"讨论的邀请时,笔者感到很茫然,也很犹豫。自从在第八次课程改革开始以后,"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了中国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以后,"学习方式"的说法和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