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艾米莉·狄金森的性别为其创作提供了独特的女性视野.她女性意识的觉醒彰显了自身浓烈的女性主义倾向,并表现在其自我生活的设计、诗歌创作思想选择等诸多方面.本文将对其女性主义倾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女性主义精神的高度,分析了池莉作品中所凸现的三种女性意识:否定意识、经济意识、个性独立意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池莉走的是一条写实的女性主义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3.
九十年代 ,陈染、林白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为创作出发点 ,在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和《一个人的战争》里 ,从孤独意识、躯体觉醒、女性情谊等方面呈现女性自我 ,挖掘个人经验 ,讲述了女性丰富独特的私人生活 ,对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主义批评的结合。该理论以生态原则和女性原则为出发点,把自然与女性相结合,研究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与女性的关系,探讨自然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所受到的贬低与压迫。冰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斐然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早期创作中所体现的自然观和女性观与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冰心早期若干代表性作品的分析,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论述了冰心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冰心早期散文创作中充满博爱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并在差异中求平等,研究冰心早期小说创作中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展现了冰心对自然与女性的赞美和讴歌。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中国大陆的女性主义创作经历了从私语化写作的人在边缘的踽踽独行,到躯体写作的顽强突围冲破堡垒,再到对男性话语的颠覆,女性不断冲破既定的男权主义樊篱,逐渐创作出一系列既接榫于外来女性主义模式,同时又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主义文本。90年代的女性主义创作表现出充分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自觉,显示出独特而丰厚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主义批评的结合。该理论以生态原则和女性原则为出发点,把自然与女性相结合,研究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与女性的关系,探讨自然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所受到的贬低与压迫。冰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斐然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早期创作中所体现的自然观和女性观与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冰心早期若干代表性作品的分析,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论述了冰心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冰心早期散文创作中充满博爱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并在差异中求平等,研究冰心早期小说创作中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展现了冰心对自然与女性的赞美和讴歌。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中国大陆的女性主义创作经历了从私语化写作的人在边缘的踽踽独行,到躯体写作的顽强突围冲破堡垒,再到对男性话语的颠覆,女性不断冲破既定的男权主义樊篱,逐渐创作出一系列既接榫于外来女性主义模式,同时又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主义文本。90年代的女性主义创作表现出充分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自觉,显示出独特而丰厚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主义及女性主义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把意识流创作手法和女性主义思想高超地结合于《达洛维夫人》的小说创作中.她通过女主人公克拉丽莎的内心意识流动来揭示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真相--强迫的异性恋和压抑的女同性恋,旨在批评作为社会权力规范的异性恋婚姻制度.伍尔夫的女同性恋意识对20世纪60年代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批评的产生及20世纪90年代的酷儿理论的兴起都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染进入90年代后的小说创作,从个体经验出发,摹写女性撕心痛楚的生命体验与生存境遇,寻求女性主义语境下的角色定位,追问自身的存在焦虑,表达了对人类存在困境的形而上思考,是女性主义小说创作具有超越意识的典型本。  相似文献   

10.
在女权主义和女性思潮蓬勃发展的今天,台湾女性文学创作愈来愈受到学界关注,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台湾新生代女作家群的创作尤其引人瞩目。袁琼琼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具有对女性世界的洞察心态,作品中展示了男权压迫下女性的种种反抗;又擅长剖析身心层面的女性自我意识,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综合分析她的创作情况,会发现她契合了当时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本文以其创作为例,来梳理台湾上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脉络,兼谈其在创作理念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杨 《语文知识》2010,(3):28-30
台湾新生代女作家袁琼琼的创作颇具特点。一方面,她以对女性世界的关怀意识和洞察心态,在作品中显示了男权压迫下女性的种种反抗;另一方面,她擅长剖析身心层面的女性的自我意识,例如情欲话题、弑夫心态,具有浓厚的女性意识。她的创作,展示了台湾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2.
台湾女性诗歌中的女性主义自觉,大约始自70年代束,在八九十年代渐成风气,但是台湾女性诗歌中的女性主义因素的出现则大大早于这个时段.60年代末,蓉子创作的组诗《维纳丽莎组曲》,应视为台湾女性主义诗歌的溢觞.此后,女性诗歌从爱情婚姻、生存困境、生理等方面,以自己的身体与经验作为审美感知的原点,进入到对个体生命、对自然本真的体悟中去.这正是女性主义最内在的本质追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张爱玲的女性思想观念,对张爱玲创作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了解读与分析,对女性意识在张爱玲作品中的体现做了深刻的剖析,并分析了张爱玲小说里的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女性写作的繁荣与兴盛是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重要现象。日趋成熟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初步具有了性别政治和文化建构的意义。一部分作家、作品力图超越女性身份去表现性别问题之“外”更为“广阔”的现实与历史。陈染从个体经验出发,摹写女性撕心痛楚的生命体验与生存境遇,寻求女性主义语境下的角色定位,追问自身的存在焦虑,表达了对人类存在国境的形而上的思考,是女性主义小说创作具有超越意识的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15.
亦舒以她持守的女性主义意识,在小说创作中对女性自身价值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肯定。特别是对女性思想、智慧和独立人格,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视,使亦舒对女性问题的探索进入了较深的层次。  相似文献   

16.
吴芳 《黄山学院学报》2006,8(4):123-125
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兴起,至今已发展成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经典之作《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强调重建女性的自我意识。中国女性的真正解放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女性自觉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翟永明发表了组诗《女人》,诗歌以女人和女人的心理为焦点,表现了一种强烈的性别意识和生命意识,90年代,翟永明的诗歌发生了转变,但对女性命运的关照却始终如一。以翟永明90年代的诗歌为研究对象,运用女性主义和文本细读法,探究翟永明90年代诗歌中对女性命运的全新关照和对古代优秀女性命运的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男权文化模式里,女性的经验世界被层层的屏障所覆盖,女性的形象被涂改得面目全非。在九十年代的女性创作中,陈染走出男权文化的藩篱,打破男权话语禁忌,用女性话语重塑了女性新形象。然而,这种纯粹的女性私语空间,不免又使女性意识陷入了孤芳自赏的自恋境地。因此,只有开拓更深远的文化视野,提升更高的精神维度,女性主义文学才会更加独立、成熟。  相似文献   

19.
生态女性主义应站在生态文化高度,发挥女性在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中的作用和价值,强调社会生态中的男女平等和协同合作。从女性创作主体、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思、生态女性主义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来看,女性创作主体从女性自然天性出发,对自然万物体现出了浓厚的生命关怀意识;当代女性文学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凉命运和心灵苦痛有充分自觉;生态文化建设为女性文学与女性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伊迪丝·华顿作为美国19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创作的小说《纯真年代》反映了19世纪末纽约上流社会不同人物在环境压力下的悲惨遭遇,整部作品文笔细腻优美、结构精巧,一经推出便在美国文坛引起强烈反响。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的情节、人物的背景、特点,直接定位了小说的基调,男性人物的价值观、自由间接引语的叙述手法与暗含的女性主义叙事人物、声音与情节形成对照,表达了《纯真年代》女性意识、女性话语权观念,伊迪丝·华顿有关女性出路问题予以前瞻性设置,以促进女性权利在男权社会中真正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