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政治权威社会到公民权利社会的转变,导致国家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结构中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国家意识形态与道德的关系,而且也改变了国家意识形态在道德教育中表达的方式,从而使现代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着新的任务与新的选择。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旨在揭示政治权威社会向公民权利社会转变中国家意识形态与道德教育演变之规律,以期增进人们对社会转型中的国家意识形态与道德教育之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的全方位深入展开,学校道德教育也必须对其存在的问题予以重新审视与反思。针对目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目的偏离、方式陈旧、师生关系对立、课程脱离实际等弊端,后现代文化所强调的理解尊重、多元、批判、去中心化、去权威、平等对话的视域基点为我们重新构建学校(德育)提供了新思路。用后现代文化观审视学校道德教育,既有助于拓宽我国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视野,又可以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对更好地推进学校道德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道德权威既是道德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也是权威道德的人格化.从道德权威自身的特征可以看出,道德权威对人们个体道德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我国现阶段,虽然我们摆脱了道德权威主义的束缚,但又面临着道德权威弱化的困惑.重塑道德权威、对道德权威在道德教育中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发挥道德权威的作用就成为道德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学校道德教育权威指的是,学校道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使受教育者接受这种教育的威望和力量.从道德的信仰化倾向、学校道德教育过程的矛盾以及道德学习的心理规律等方面分析,理性的学校道德教育权威是必要的.现代社会的权威认同方式以及人们对道德权威的认同程度是影响学校道德教育权威的现实因素.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理性权威要从道德教育主体权威、知识权威和环境权威等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5.
道德相对主义是与道德普遍主义对应的道德认识取向。尽管道德相对主义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在现实道德教育中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一系列问题,给学生道德判断带来困惑。当今大学生在使用学校公共计算机与使用私人计算机时相悖的道德行为正是困惑的表现。这一行为背后是对在“差序格局”文化下的中国式道德相对主义的解释,并对受道德相对主义影响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析实施学校德育的多种操作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德一直是中国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极为重视的为人要素。在一个全球化时代,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的公民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和走向。随着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社会的道德状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有的道德规范逐渐瓦解,新的道德价值规范尚未建立。这就对中学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反思传统道德教育,以及对中学学校道德教育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学学校道德教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之深。  相似文献   

7.
万丽红 《考试周刊》2011,(36):215-215
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由于受传统灌输道德模式的影响,一味强调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只重视学生对社会既定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服从,而忽视了道德的本身含义——人的主体性。选择以培育个体的自主选择道德人格作为我国当前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基本取向,是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可以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一是完善学生的道德自我意识,二是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琴 《中国德育》2006,1(7):71-73,79
当代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评价偏差、道德修养弱化等。社会转型是引发大学生道德状况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此外,高校道德教育发展滞后、高等教育体制变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必须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加强和改进课堂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校园道德建设机制,加强网络建设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9.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意味着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定条件下 ,在多元性与个体性之间必须建立一种新的道德整合力量 ,这种整合力量实际上就是个体的道德自律精神与社会的道德管理机制的有机结合。《纲要》第一次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把公民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目标管理结合起来的迫切要求。现实道德教育存在的诸多不适应归根结底也在于个体的主体性被忽视 ,主体的自我选择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未被开发 ;另一方面社会本身的道德管理系统功能弱化 ,法律、制度、单位管理与道德教育脱节 ,道德教育效果低迷。一公民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主体性教…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给中学德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多元化的价值观特别是西方价值观对传统的中学生道德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不良信息的泛滥、网络综合症的出现,以及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弱化又对中学生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在网络环境下加强中学生道德教育,占领互联网这一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需要在虚拟空间中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中的有益资源,以克服互联网的负面效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尔伯格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模式是道德讨论模式和公正团体模式。这一模式对我国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但其本身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道德环境,对人们的道德教化及道德养成起着积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制度文化、家庭教育、社会生活、学校教育作为重要的道德教育环境的功能不断弱化,给道德教育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文章就如何重构道德教育环境,加强道德教化提出一点思考,以引起一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道德环境,对人们的道德教化及道德养成起着积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制度文化、家庭教育、社会生活、学校教育作为重要的道德教育环境的功能不断弱化,给道德教育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文章就如何重构道德教育环境,加强道德教化提出一点思考,以引起一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网络心理—道德教育作为心理—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重要的心理—道德教育理念,又是一种重要的心理—道德教育内容、模式、途径、方法和手段。深刻理解网络心理—道德教育这一新的概念,认真研究网络心理—道德教育对象——网童的特点,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对网童心理—道德的影响,注意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教育合力作用,是网络心理—道德教育取得实效应注意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改造力量。网络文化的到来,对学校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道德教育在目标上、方式方法上都有所变革,网络素养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学生道德决断力、道德欲求已然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笼统地说,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可分为直接道德教学和间接道德教育两条途径,二者可分别对应于传统道德教育和现代道德教育.因此,人们常常把直接道德教育等同于权威主义与灌输,对直接道德教学持排斥态度,并把道德教育的许多失误归之于直接道德教学,片面强调间接道德教育,这必定会影响德育课程的实施,削弱德育的实效.因此,本文主要对直接道德教学的内涵、现实性及其限度进行审视,以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直接道德教学,发挥其德育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笼统地说,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可分为直接道德教学和间接道德教育两条途径,二者可分别对应于传统道德教育和现代道德教育。因此,人们常常把直接道德教育等同于权威主义与灌输,对直接道德教学持排斥态度,并把道德教育的许多失误归之于直接道德教学,片面强调间接道德教育,这必定会影响德育课程的实施,削弱德育的实效。因此,本文主要对直接道德教学的内涵、现实性及其限度进行审视,以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直接道德教学,发挥其德育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笼统地说,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可分为直接道德教学和间接道德教育两条途径,二者可分别对应于传统道德教育和现代道德教育。因此,人们常常把直接道德教育等同于权威主义与灌输,对直接道德教学持排斥态度,并把道德教育的许多失误归之于直接道德教学,片面强调间接道德教育,这必定会影响德育课程的实施,削弱德育的实效。因此,本文主要对直接道德教学的内涵、现实性及其限度进行审视,以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直接道德教学,发挥其德育的功效。一、直接道德教学的含义提倡直接道德教学是威尔逊道德教育理论的一大特色,他把直接道德教学界定为“向学生直…  相似文献   

19.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了强烈冲击,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这一特定的转型时期,道德和道德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分析青年学生道德失范及原因,提出青年学生道德人格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培育青年学生健康高尚的道德人格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 ,道德问题最为突出、尖锐 ,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现状 ,着重分析了当前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益的分化导致了道德观念多元化 ;二是纯粹“集体主义”道德理想的缺失 ;三是道德教育功能的弱化。在此基础上 ,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希望有助于当前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