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德国的统一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实际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8世纪下半期开始的民族主义的文化认同时期,19世纪30年代随着关税同盟的建立和工业化发展出现的经济一体化时期,以及19世纪中期开始的普鲁士领导下的政治统一时期。这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德国统一奠定了思想、经济和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向近代转向时期德国民族主义思想的萌芽为德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近代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启蒙运动时期德国民族意识觉醒,18世纪80年代文化民族主义的形成为德国的统一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经济民族主义为德国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政治民族主义为德国的统一奠定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1834年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在经济领域迈出了德国国家统一的第一步。普鲁士是关税同盟的盟主,它利用该同盟控制了中小邦国,排挤、打败了奥地利的势力,以“小德意志道路”实现了德国的第一次民族统一。  相似文献   

4.
1931年 3月 1 9日 ,德国和奥地利政府签订了旨在建立关税同盟的统一关税协定。德国之所以积极倡导建立德奥关税同盟 ,是要为其政治扩张和建立中欧霸权创造有利条件。欧洲各国则基于各自利益对此反应不一 ,法国惧怕德国复兴与壮大 ,因此坚决反对德奥关税同盟的建立 ;英国出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巩固欧洲和平的考虑 ,在法德之间扮演调解者的角色 ,从而暴露出其外交政策的软弱性。  相似文献   

5.
论德意志关税同盟在德国工业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34年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是推进德国工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内实行自由贸易,对外采取灵活的性的贸易经济政策,为德国的工业化创造了良好条件,其中主要贡献有:统一内部市场,开辟海外市场,保护民族工业,鼓励机器,原料进口,加速资本积累,优化投资环境等等。在1871年政治统一实现以前,该同盟为德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最强大的动力和最根本的保证,促进了德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家的转变,并为德国迅速崛起为工业强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并对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辩证关系作了深刻论述。他指出,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既承认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毫不动摇地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充分肯定 和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上层建 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要辩证地看 待和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 关系,把两者统一于人民群众认识世 界、改造世界,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既 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又实现社会全面 进步。我们要认真学习江泽民…  相似文献   

7.
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从现象到本质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局面在秦朝结束的必然性.[思路]第一问应从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对思想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地分析和思考.第二问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教材有讲述,但要从本质上分析这一局面产生的原因,就需明白这实际上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百家争鸣这一局面在秦朝结束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政治的统一要求思想统一.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问题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这一问题要全面把握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评价近代中国的重大事件应以是否有利于现代化进程为标准.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受挫教训:阻碍近代中国现代化的最主要力量是封建顽固势力.资产阶级党派政治上不成熟.民族工商业发展不足,现代化运动缺乏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避免采取极端态度对待民族遗产.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统筹兼顾,扎扎实实地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0.
德意志的现代化发展路途曲折,自三十年战争时期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统一国家的形成,德国经历重重困难,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颇具特点。文章从三个阶段分析德国国内的人口变迁。在三十年战争时期,德国的人口由于战乱出现较大下降。工业化起步到统一前,经济的起飞促进人口数量上升,统一后至一战前,民族国家的形成使得国家现代化高速发展,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德国国内的人口流动在这三个阶段各具不同特色。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实现科学发展创造了根本前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经济基础、政治保证和文化支撑;深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2.
德国职业资格制度面临的问题及改革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职业资格制度面临的问题及改革趋势刘建永近年来,德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口的下降、经济增幅的减少、倒闭企业数的增多,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国家财政赤字的骤增,两德的统一,欧共体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以及土耳其等地移民的涌入...  相似文献   

13.
赵一标 《高校教育管理》2003,25(1):56-59,79
新时期,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所带来现代人民族精神家园的失落及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对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现代化从国家的统一、政权的巩固、经济、传统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对形成与巩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挥着强大作用.在全球视野中发展本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葆凝聚力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中东各国纷纷走上经济合作之路,将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化融为一体,经济合作和地区经济一体化成为中东各国新的形势下发展经济的一致目标。目前,中东的一体化经济尚处于低级的特惠贸易区、工业品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阶段,还没有完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政府政策和国际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各国缺乏独立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自主性。由于中东特殊的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根据目前有关中东地区经济发展“快速一体化”、“渐进一体化”、“双边一体化”的三种战略构想,中东应当根据具体的时期、具体的形势和具体的国情运用灵活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西方殖民主义开启了南太平洋地区的现代化,在南太地区有限的疆域里,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政治、宗教、社会和经济形态,体现了殖民地在现代性的挑战下,追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特征。本文具体分析了各国独立后为实现现代化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面临的政治、经济困境,从而对南太平洋岛国的现代化发展作一个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60-80年代末,是普鲁士统一德国和俾斯麦帝国走上世界强权之路的时代。普鲁士和德意志的政治领域、社会经济、化生活都处在“统一”这一时代的历史任务之下。统一为德国近代城市化的初步实现莫定了基础。统一推进了德国近代城市化的进程。统一和近代德国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作用和互相促进的,而统一恰恰是一种决定性的助力。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必读》2012,(7):6-6
近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三国希望以关税同盟为基础,逐步扩大加盟国,将过去从苏联分离出去的几个独立共和国混合在一起,组成单个经济体,进而实现政治上的统一。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这一做法不是前苏联转生的计划,而是希望建立起一个前苏联国家资源的俱乐部,主要由经济加以推动。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明是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必须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9.
政治体制改革一定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这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形成的历史特点决定的 ,通过我国的改革实践 ,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 ,已严重地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深入发展 ,因此 ,为了改革的最后成功 ,我们必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 ,使之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进程的生命线--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了解当代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实现现代化的服务和保证作用,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中经历了三个阶段,表现出六大特征和趋势.研究其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和改进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