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位于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埋葬着清朝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5个皇帝和慈禧等151个后妃,是清代最大的皇帝陵园.……  相似文献   

2.
唐跃 《科教文汇》2020,(7):I0004-I0005
咸丰年间是否出现了浅绛彩瓷,现在不得而知。我们能够确切知道的是,咸丰皇帝在位的11年,是为浅绛彩瓷兴起做了充分准备的11年。此时,政治腐败,经济衰退,生产凋弊,民不聊生,御窑陶瓷的烧造陷人衰落不堪的境地。真所谓屋漏更逢连阴雨,几乎是咸丰皇帝在北京即位的同时,洪秀全领导了金田起义,席卷全国。就是这次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完全摧毁了御窑陶瓷生产,为新的陶瓷艺术样式,也就是浅绛彩瓷登上历史舞台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3.
皇帝的性生活什么样?现在中国的大多数人大约不太知道。可是我们却都知道,皇帝可以名正言顺地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众多男人对皇帝的性生活艳羡不已,却不曾思考皇帝的性生活是否真的健康和幸福,以及这种艳羡下的深层心理动机。拥有“后宫三千”不等于幸福 从表面上来看,皇帝的这种“性独霸”和“性垄断”是来源于动物界的“性独占”,也就是在一个群体中,最强壮的雄性占有所有的雌性。或者说,皇帝在发挥雄性动物的本能方面,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其实不这么简单。“幸福”是一个被动语态的表述。只有被皇帝“幸”(只有皇帝的性交…  相似文献   

4.
吴东铭 《百科知识》2013,(21):40-42
完颜亮,女真名迪古乃,字元功,金王朝开国以来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有金一代以“中国天子自任”的第一人。完颜亮文武兼备,正所谓上马打天下、下马能吟诵。但就是这样一位兼有文韬武略的皇帝,死后既无尊号,更无庙号,是皇帝,未曾亡国,但却以废帝称之,谥号更是由“海陵炀王”贬到“海陵庶人”,  相似文献   

5.
社科文摘     
古代皇帝配偶数量规定清代对皇帝妻妾的基本数量曾有“正式文件”:皇后1人,皇贵妃2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但是,皇帝仍有很大的增加编制权力,因为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等,都没有具体的名额限制,所以皇帝可以随心所欲地扩大后宫队伍。从史料看,康熙皇帝玄烨的妻妾人数,已经是创纪录的了,他一生中曾拥有妻妾55名,而这仅仅是“有名位”的那一小部分,“大头”的在没有名位的那一部分。据说,他实际拥有妻妾200多名。而乾隆皇帝弘历一再声明,在位时间绝对不超过爷爷玄烨,却从来都没有表示过不像爷爷娶那么多的妻妾。他实际拥有的妻妾比爷爷…  相似文献   

6.
“两字探花“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考生谢梦渔参加殿试时,道光皇帝“驾崩“尚不足百日,咸丰皇帝刚刚继位.答题时,其他考生均未注意到这一特殊情况,唯独谢梦渔在答卷中,凡是遇到“皇上“、“陛下“等词时,全都在前面加上了“当今“二字,以示区别.阅卷大臣在批阅试卷时,认为谢梦渔的作法“很得体“.初拟以谢梦渔为头名状元,但因他的“书法太劣“,遂置为探花(第三名).这件事传开后,北京人戏称谢梦渔为“两字探花“.   ……  相似文献   

7.
小鱼 《知识窗》2008,(10):21-21
最早的皇帝我国最早称皇帝的是赢政,他是秦庄襄王的儿子,13岁当上秦王,在丞相吕不韦的辅佐下,灭六国统一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自己把三皇五帝的“皇”和“帝”集于一身,所以称做“皇帝”。  相似文献   

8.
古代有一个皇帝,命令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八员大将陪同他外出打猎。经过一番追逐,有一员大将的一支箭射中了一只鹿,开始谁也不清楚是哪一员大将射中的。这时候,皇帝叫大家先不要去看箭上刻写的姓氏,而要大家先猜猜究竟是谁射中的。八员大将众说纷纭。赵:“或者是王将军射中的,或者是吴将军射中的。”钱:“如果这支箭正好射中鹿的头,那么鹿是我射中的。”孙:“我可以断定是郑将军射中的。”李:“即使这支箭正好射中鹿的头,也不可能是钱将军射中的。”周:“赵将军猜错了。”吴:“不会是我射中的,也不是王将军射中的。”郑:“不是孙…  相似文献   

9.
百科文摘     
名人之砚砚为文房四宝之一,砚铭虽寥寥数语。却能言志寄情,考史咏物。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给皇帝写完字,捧砚跪请曰:“此砚经我墨染,皇上再用不合适了。”皇上大笑赐砚予他,米芾“蹈舞以谢”,抱砚而出。砚中余墨染上袍袖。皇上笑曰:“米癫名不虚传也。”宋岳飞之砚,紫色,体方面长,背镌“持坚,守白,不磷,不缁”。此八字铭体现他矢志不移抗  相似文献   

10.
袁浩 《科教文汇》2008,(10):167-167
“汉寿亭侯”是三国时期曹操借皇帝的名义授予关羽的一个封号,但是该四字在标点时是作为一个整体,并不需要考虑断句。但是阅读的时候如何读法,却历来意见不一,笔者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拟对该问题作一个比较翔实的考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8位皇帝。在这些皇帝中.有很多人的名字起得相当搞怪.生造字、冷僻字常常让人“畏名如虎”——皇帝们.连起名都追求“与众不同”“超人一等”呢!  相似文献   

12.
晏元 《华夏星火》2016,(9):101-102
五代十国,武将跋扈,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文士则是点缀场面的道具。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文士地位最为低落的时代,“百无一用是书生”不只是文人自身的感叹,而是武夫们发自内心的蔑视。五代前后不到54年,皇帝换了十几位,这等乱世,普通士人“苟全性命”都相当艰难,却出现了冯道这样一位政坛常青树,这个特例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3.
全世豪  董强 《百科知识》2023,(14):65-67
<正>钟祥,坐落于汉江中游的鄂中地区,素有“养生山水,长寿钟祥”的美誉。在民间流传的“钟祥三宝”中,有一道“吃肉不见肉”的蟠龙菜,它与钟祥遗存的明显陵共同书写了明代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一生。据说,当年嘉靖皇帝就是吃着蟠龙菜从钟祥到北京登基即位的。蟠龙菜成为明代的宫廷佳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它与嘉靖皇帝之间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呢?“临危受命”的小王爷故事还要从正德十五年(1520年)说起。是年,荒淫、顽劣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因在江南巡游时不慎落水,回京后便一病不起。正德皇帝没有子嗣,面对病入膏肓的皇帝,他的生母张太后及内阁首辅杨廷和焦灼万分。围绕立储之事,朝野内部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  相似文献   

14.
钟穗 《知识窗》2008,(9):35-35
在中国历史上,连皇帝都逃不过谥法的褒贬。皇帝死后就由大臣集议,或史官作评语,像汉朝的文帝、武帝,称谓“文”、“武”,都是谥法给他们的谥号。汉朝最后那个皇帝为献帝,就比较惨了,含有奉献给别人、送上去的悲哀。所以,谥号就是一个人死后的盖棺论定,也就是死后的一字之定评。中国古代做皇帝、做官的最怕这个谥法。怕在死后留下万世骂名。  相似文献   

15.
清朝道光年间可谓多事之秋,鸦片战争爆发不久,广西天地会起义渐成燎原之势。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在福建家中赋闲已久的林则徐突然接到新即位的咸丰皇帝的谕旨,命他赴广西镇压天地会起义,然而就在前往广西的途中,行至广东潮州时突然上吐下泄,一病不起,著名禁烟英雄就此溘然长逝。  相似文献   

16.
正刽子之"美",不仅在于几位行家将致死的技术发挥到极致,也在于他们以一己之力实现司法意志,他们的双手集中包揽了维系社会公正的血腥。乱世出行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有行当,执业者做到"手熟",都能衍生出职业美。那么某些令人恐惧的行业有没有美感?比如:刽子手。莫言在《檀香刑》中描述了一位刽子手状元:赵甲,他在刑部供职30年,亲睹咸丰光绪两朝皇帝之天颜,受过慈禧太后的嘉奖和赏  相似文献   

17.
皇帝的正装     
常强 《知识窗》2011,(1):36-36
在古代,皇帝被视作“真龙天子”,所以皇袍上绣有龙饰,人们往往将皇帝的衣装泛称为“龙袍”。其实,中国皇帝最正式的衣装上不单单绣有龙形图案,还有其他图形。具体而言,主要有十二种纹饰,即“十二章”。据《晋书》记载,东晋第二位君主晋明帝“始采《周官》《礼记》《尚书》及诸儒记说,还备衮冕之服。……  相似文献   

18.
纵观西汉、西晋、明王朝历史,就会发现有三个称“惠帝”的皇帝,他们是西汉的汉惠帝刘盈、西晋的晋惠帝司马衷、明朝明惠帝朱允炆。尽管他们分属不同的朝代,时间跨度1500多年,但三位皇帝的命运皆不佳。他们都有相似的经历和遭遇:在位时间都不长,并且没有作为或作为不大;他们都  相似文献   

19.
任万平 《百科知识》2009,(19):52-53
皇帝婚礼是国家盛典,被列在传统吉、嘉、军、宾、凶“五礼”中的嘉礼之首,为与臣庶区别而称大婚。清代入关后的十位皇帝中,五位皇帝即位前即已成婚,末代皇帝溥仪的婚礼在清朝被推翻后举行,因而在紫禁城中举行过大婚的皇帝仅有幼年登极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位皇帝。  相似文献   

20.
“光绪之死”是上世纪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名为清朝皇帝实际上却被囚禁在瀛台的38岁的光绪帝和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几乎同时死去。这预示着长达两千多年中国专制帝制的崩塌,影响了中国历史后来的走向。但关于光绪的死因,近百年来却众说纷纭,正常死亡抑或被害而死的说法也一直争论不休,成为近代史上的一桩谜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