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自1992年以来,第91医院报道工作连续6年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并培养出了一批报道骨干。他们有什么成功的诀窍呢?原来,这个医院的领导都是“新闻迷”,都是关心支持报道工作的热心人。政委让“蓝鸟”熟悉医院政委郑修德的人都知道他是“新闻迷”、“人才迷”。他先后为12名报道员报名参加了军报的新闻函授学习,并设立了奖励基金。在日常报道工作中,每当报道骨干遇到经费、用车等方面的困难时,他总是优先解决。今年夏天,长江和嫩江流域遭受水灾,医院的医护人员、职工和离退休干部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报道员小刘抓拍下不少感人的捐…  相似文献   

2.
政委爱“才”,取之有道,育之有方。这是新疆军区某通信总站官兵对政委马兴社选拔、培养、鼓励新闻报道人员的客观评价。“咱这儿肯定有好‘钢’”马政委刚刚上任时,总站的新闻报道常常被剃“光头”。有人说,总站条件艰苦,新闻人才又紧缺,谁愿意到这苦地方。这话被马政委听见后,心里沉甸甸的不是滋味。可他就是不信这个邪。在总站常委会上,马政委说:“没人愿来,我们也不能坐等天上掉馅饼,咱这儿肯定有好‘钢’,只要注意发现,重在培养,新闻人才就会不断涌现出来。”随后,马政委专门带上政治机关的同志下部队调查摸底,又笔试又…  相似文献   

3.
李海  卢金伟 《军事记者》2002,(11):67-67
新疆兵团指挥部五支队新闻报道工作“一支独秀”,用1000余篇稿件诠释了部队新闻工作的繁荣景象,连续三年被上级评为新闻工作先进单位。支队的官兵们说,这是政委蒲贵云尽职、尽力、尽心抓报道工作的结果。甘当“搭台人”蒲政委走马上任时,支队新闻工作还是一片空白,报道人才缺乏,报道队伍青黄不接。他抓宣传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矬子里拔大个”,在全支队范围里开展征文、影评、写广播稿、日记展评等活动,蒲政委和宣传股的同志选拔出一批文字基础好的骨干。紧接着就是召开司、政、后主官列席参加的新闻骨干会、开办新闻培训班、成立…  相似文献   

4.
大凡和他打过交道的报道员都说他像个“书生”,话语不多,温文尔雅,好一副“书生”模样。其实他就是个“书生”。从入伍后当文书,到现在当政委,和文字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还在《半月谈》上高谈阔论过一番哩。大凡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有“招数”,要不然,他上任后能把过去年年都跟在人家后头的报道工作摆弄得连续三年被省军区、军分区评为先进单位?所以您可别小看了这“一介书生”。他能把每个报道员的劲头都鼓得足足的,每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生怕哪条好线索从身边滑过去跑了,那多对不起咱“书生”政委呀。“书生”自有“书生”的脾气。…  相似文献   

5.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从任技术干部到任宣传干事、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人武部政委,赵家威与新闻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到人武部工作以来,不但亲自撰写稿件60余篇,而且还关心支持新闻报道工作,被基层报道员称为“贴心人”。1996年初,赵家威到焦作市马村区人武部任政委。上任伊始他就发现,人武部十几名干部、职工,只有政工科长一人能写材料、搞报道。面对这种情况,他决心从提高机关干部业务素质抓起,使每个干部都能言善写,成为工作的多面手。他立即建议召开了部党委会,制定出“好报道、好建议、好办法”评比实施方法和加强新…  相似文献   

6.
“三心政委”这个雅号是河南省柘城县民兵报道员送给该县人武部政委冯永刚的,冯政委就凭着“倾心、关心、热心”,把全县民兵报道工作推上了省军区的先进行列。倾心。在1995年以前,柘城县的民兵新闻工作连年被上级军事机关评为先进单位。1996年,由于领导力度不强,对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高,使该项工作在分区掉了队。1997年7月冯永刚被组织上任命为柘城县人武部政委。上任伊始,他就把新闻报道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把关定向,组织领导;二是解决矛盾,服务保障;三是多想办法,广开渠道。并且做到了三个“…  相似文献   

7.
夏瑞祥到昌乐县人武部任政委一职后不久,就组织全部人员开展了“干一流的工作,出一流的报道”活动。夏政委讲:“工作只干不写等于完成了一半,既干又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夏政委的号召下,全部迅速掀起了学习写作的热潮,短短的3个月时间,100多篇稿件寄到了报社、杂志社,见报刊的有30多篇。  夏政委非常注重培养写作人才。他利用业余时间对新闻爱好者进行写作讲座,传授写作经验。对同志们写出的稿件总是认真地修改。一次我把写好的稿件给他看。他说:“水平虽然不高,但能写出来就是进步”。随即拿起笔在稿件上勾勾画画、…  相似文献   

8.
陈有科上任济南军区驻河南新乡市的第371医院政委不到半年时间,他不仅把该院政治工作抓得有声有色,而且为了改变医院报道工作落后的局面,走好了“三步棋”: 第一步棋:培养新闻人才 今年初,陈有科走马上任第371医院政委。当时,医院的新闻工作在济南军区联勤部医院系统挂不上“号”。初到伊始,陈政委在深入科室调查中发现,报道工作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报道人才。 为了挑到精兵强将,陈政委深入各科室检查工作时总爱打听“文学新秀”。一次,他到外科检查工作时,发现该科黑板上护士王娜写的一篇散文很有特色。他找到王娜,…  相似文献   

9.
某团报道员们都称团政委宇新华是“三员”政委,何为“三员”政委?——会议桌上的“传递员”年初,军区决定在该团召开“后勤工作现场会”,团召开党委会时,常委们谈到该团之所以有今天后勤工作的新局面,关键是曾被济南军区授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好干部”荣誉称号的副团长孙兆群拖着身上七块弹片兢兢业业工作起了作用。几年来,在他经手的几千万元的经费中,没有一分钱是人情发票。丰政委认为这是一条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当即就把这一线索传递给新闻干事,并亲自组织采写,使稿件位支笔写出新天地》在《解放军报》、《前卫报》大篇幅…  相似文献   

10.
沈阳军区某部政委张云林爱念他的“新闻经”。经过他传经的报道人员,像重新发现了自我一样,在新闻路上走出了劲头,也使该部的新闻报道工作长盛不衰。脚底板子下面出新闻——你不下,我带你下上等兵刘佳雪爱写故事,来报道组前就在《故事会》、《小小说》上发表过作品。小刘调到机关后,工作劲头特别足,经常看见他在电脑前“奋笔疾书”,报道组的灯光也跟着亮到深夜,可他却鲜有作品发表。一天下午,张政委来到了报道组对小刘说:“怎么样,刘大记者,最近发了多少大作了!”小刘惭愧地低下了头。政委说:“你底子很好,劲头也足,可新闻不是坐在报道组想…  相似文献   

11.
他在边关从戎30余载,挚爱着边关的一哨一塔、一草一木。他最美好的愿望就是将边关将士的风采形象地从媒体上报道出来;他任边防部队领导10余载,先后参与指导培养了“黑河好八连”等一大批享誉全军的先进典型。他就是黑龙江省军区黑河军分区政委鲍显荣。  相似文献   

12.
某师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凡在这个师干过报道的,有的被报社调去任编辑记者,有的被调去任新闻干事,有的退伍回乡后立即成了“抢手货”……这里为什么出人才?人们从那一份份聘书、一张张调令中找到了答案:使人才破浪远航的动力源于该师政委颜纪雄对人才的关心之情、培养之责、爱护之心。       育才颜纪雄先后担任过师政治部主任、旅政委、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和师政委,无论在哪个位置上,他都始终关注着人才的培养,并在工作中实践着“用才,更要育才”的哲言。为了尽快提高报道人员的素质,他经常督促各单位举办培训班,定期召…  相似文献   

13.
“向报道员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色”、“向报道员汇报线索急”、“解决报道员的实际问题急”——这是某师报道人员给政治部副主任王志强重视抓好报道工作总结的_:大特与,故称他为“三急”副主*。自他上任以来,经他审阅的上h篇稿件,无一篇掺有水分。大、<那说,这应归于“三急”副主任的“慢三步”。慢一步———形成事实再写稿有些报道员在写迎接节日之类的应景稿时,往往节日还差十多天,活动计划安排刚刚列出,稿子就写了出突。报道员说,安排好的活补.巴协部要搞,提前把稿子写好,邮j收辑部,这算不上失实。若是Hg邓天搞完活动…  相似文献   

14.
秋天是干燥的季节,人的头发也和植物一样有桔荣盛衰,调养不好的话,它甚至会像秸叶一样掉落!为了养护好满头秀发,就必须遵循秋天里的美丽“发则”,只有在这个季节做好准备。才能帮助头发顺利过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出版视野》2009,(6):45-46
据我国西汉东方朔所著的《神异经》记载,“诞”是一种小兽的名字。这种小兽也称“讹兽”.生活在西南的边远地区。它的身形就像兔子,却长着一张人的面孔,而且居然能像人一样说话。但它所说的话都是些不实之词,它说往东就是往西:它说是好的,  相似文献   

16.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09,(20):61-62
“过犹不及”语出《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胜过)与?’子曰:‘过犹不及。”过,过度,犹,像;不及,不够。后来就用“过犹不及”指事情做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是展示部队面貌的主阵地,更是一项教育人、引导人、锻炼人、培养人的工作。”这是北京军区某军械仓库政委鲁栋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多年来,鲁政委满腔热情培育“兵记者”,在燕山深处的军营营造了一个“兵记者之家”,远近闻名,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8.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人一定要老实、朴实,工作一定要踏实、扎实。”这是北京军区某部政委任宗刚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老实 新闻报道是反映工作的“晴雨表”,要想有一流的报道,就要干一流的工作。用报道促工作,以工作促报道,报道的好与坏,群众心中有杆秤。因此,  相似文献   

19.
提起河南省孟津县人武部政委李忠国,熟悉他的报道员们都习惯地称他为“第一编辑”。李忠国今年45岁,在武装战线上战斗了26个春秋。五年来,他通过改、审、选稿的形式,传帮带了一批报道员,经他看、审、修过的稿子就有800余篇。报道员们说起他当“第一编辑”的故事,个个如数家珍。报道员张文说——“李政委看稿真细心’我刚当报道员那会儿,由于基础差,不懂新闻的ABC,写出的稿子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多,李政委总是不厌其烦地修改。几年来,经他修改过的稿子就有百余篇之多,可以说他是我从事新闻报道的启蒙教师。去年8月15日,我写了…  相似文献   

20.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武装系统,谁都知道政委李树林对报道工作“偏心”,机关有的同志开玩笑时叫他“偏心政委”。说他“偏心”报道工作并不冤枉,有例为证:事例一:给报道组购买照相机增添暗房,特事特办,出了事我负责。1996年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后,报道组人员进行了调整,仅有的一部破旧照相机不能使用,当报道组把购买一部新照相机和增添暗房的报告呈上请李政委批示时,党委会上有的同志因初建经费紧张等理由对此有不同意见时,李政委说,给报道组买相机是支持人武部宣传工作,也是宣传人武部的成绩,报道组没有采访工具是抓拍不了好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