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范围很广,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它是英语中动词的一种变化形式,表示句中的谓语动词和其主语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动宾关系。被动句的主语实际上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承受者。英语被动句把所要说明的人或事物放在主语的位置上,突出了行为的对象,因此较少主观色彩。汉语中虽也有被动语态,但使用范围较狭窄,许多被动意义的句子是用无主句的形式来表示的。英语被动句的译法比较灵活,很多情况下都可译成汉语的主动  相似文献   

2.
被动句在英语里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而在汉语的使用却受到限制。本文对英汉被动句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在英语中结构被动句远远多于意义被动句,而在汉语中却恰恰相反,因此在翻译中要进行适当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英汉被动句有各自的特点.英语被动句可译成有形式标志的汉语被动句,译成带有被动含义的汉语主动句,和译为具有完全意义的汉语主动句.汉语被动句译成英语亦然.  相似文献   

4.
英语被动句的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中有许多被动句,而在汉语中却不常见,因此,在进行被动句的英译汉时,要考虑汉语的表达习惯,不能把所有的英语被动句都译成带有“被”字的汉语句子。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常把主语和谓语属于主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做主动句,而把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做被动句。被动句在汉语中是一种常见的句式,在现代汉语中,被动句通常是用一个特殊的、表被动意义的介词“被”来表示,一般容易掌握。而在古汉语中,表示被动的句式种类很多,不细心琢磨很容易弄错。现就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几种被动句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语态分为两种,一种叫主动语态(ACTIVE VOICE)。一种叫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句的问题.虽然英语被动句出现的频率远不及主动句.但用英语写文章而不用被动句几乎是寸步难行,成段文章没有被动句更是不可想像。相对来说,汉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要大大低于英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因为汉语句子里一般没有主动被动的标志.主要靠意会。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下英语和汉语被动句在构成及使用方面的异同和英汉翻译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中有许多被动句,而在汉语中却不常见,因此在进行被动句的英译汉时,要考虑汉语的表达习惯,不能把所有的英语被动句都简单译成带有"被"字的汉语句子.如何用汉语顺利表达英语被动句是英语学习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章对英语和汉语被动句的表达形式进行比较,探讨英语被动句的汉语表达的三种规律,从而根据其表达规律总结出用汉语表达英语被动句的若干形式.  相似文献   

8.
景艳娥 《海外英语》2011,(10):198-199
英汉语都有被动句。该文从英语被动句形式的研究,分析英语被动句表达的原因,从而找出与汉语被动句的相似性与差异,提出英汉语言转化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汉维语在表示被动关系上,没有共同的、完全对应的语法形式,采用的语法手段各不相同,两种语言被动句的使用范围也不尽相同。维语被动句只部分地相当于汉语“被”字句。大部分则相当于汉语的意念被动句或其它语法手段。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语中都存在一种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的句式——意义被动句。然而,这类被动句在英语和汉语中无论是从形式结构还是从使用频率来看却都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使用的谓语动词、表示的时间范围、语序和使用频率这四个方面对英汉语中的意义被动句作一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英汉两种语言均或以被动或以主动的形式来表达"被动之意"。同时也指出英语主要以动词的被动语态以及部分主动形式的不及物动词,词组及惯用表达来表示被动意义,而汉语中除了大量主动句含被动意义外,被动之意是通过词汇表达,即"被动标记"的使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从结构方面对英汉语被动句的异同进行分析。二者主要差异体现在英语被动句是通过谓词的形态变化来体现,汉语则主要通过被动词来表达。在被动句的翻译过程中应注意英汉语言这种形式上的不对等,并给出符合表达习惯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中有许多被动句,而在汉语中却不常见,因此,在进行被动句的英译汉时,要考虑汉语的表达习惯,不能把所有的英语被动句都译成带有“被”字的汉语句子。  相似文献   

14.
被动句在英语中广泛应用,尤其在新闻报道和科技献中使用更为普遍。被动句的翻译有多种方法,总的说来,可归类为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即译成被动句和译成汉语主动句。  相似文献   

15.
李琴 《考试周刊》2010,(43):115-116
被动句是日语语态中的典型形式之一,在日语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被动句的了解对语言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但汉语和日语的被动句有很大差异,日语被动句主要是通过动词的变化来体现.有被动句的特定标志形式,汉语则通过介词来表示.有时还从语意理解被动与否。汉语中进入被动句的动词受到很多的限制.不是所有动词都能构成被动句。  相似文献   

16.
郭莹 《海外英语》2012,(21):224-226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对英汉语被动句语法化进行比较。从语法化和语法结构体两大层面入手,分析英汉语被动句在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相似、相异、相关的语法现象背后的特征,发现:英语被动句的语法化程度要高于汉语被动句,汉语被动句则由于动词没有形态的变化,需要借助其他形式来帮助展现其句型特征。尽管英汉语被动句在句法形式上虽然有差异,但是在表达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上机理还是可以相通的。  相似文献   

17.
陈露 《考试周刊》2009,(22):38-39
英语和汉语被动句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在被动向的构成方式上.英语和汉语被动句都是通过句法和词法手段,不同的是在英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是经过形态变化而形成的.而汉语被动句中的谓语动词没有经过形态变化:在被动表达方面。两种语言都具有标记和无标记被动表达方式;在被动句语义内涵的特征方面,两种语言都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被动句这一种语言现象在日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日语被动句可分为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和持有者被动句。汉语被动句可分为“被字句”和“无被字句”。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既可以是他动词也可以是自动词,而汉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只能是他动词。与日语复杂多样的被动标识相比,汉语要简单得多。  相似文献   

19.
陈艳颖 《文教资料》2010,(17):34-36
本文拟就英汉语的被动意义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归纳、分析和探讨。英汉语的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二是表达被动含义的主动形式,即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该文从英语是形态型语言,汉语是语义型语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中,被动句的使用比汉语更加普遍。本文通过对英语被动句特征的描写,归纳其实用性。文章还根据焦点理论分析英语被动句在话语衔接中的必要性,并通过句法理论解释英语被动句形成的理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