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真"的认识价值,"善"的道德追求,"美"的愉悦需要是"好"的教育制度之基本价值。"真善美"有机统一既是"好"的教育制度的基本特质,也是"好"的教育制度的永恒追求。"好"的教育制度为师生赋值、为学校定规、给教育赋形。  相似文献   

2.
"好老师"是每个为师者的追求,我认为好老师不在于阅历的深浅,不在于名气的大小,也不在于荣誉的高低,"有信仰、有个性、有温情"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3.
正公道中学坐落于扬州北郊、邵伯湖畔、阮元故里——公道镇,始建于1956年,是江苏省首批三星级普通高中,2016年将创建成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学校一直秉承"公道教育,幸福师生"的办学理念,"实施公道教育,追求教育公道"成为公中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好的教育并非教"好学生"的教育,而是"教好"学生的教育,这就是教育的基本  相似文献   

4.
<正>"有钱就是任性""有貌就是任性""有才就是任性"……各种热点人物的任性行为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引来了网友们的一片惊呼。于是转瞬间,"任性"成为一个流行词汇。起初,"任性"一词充满了批评的意味,意指人的为所欲为、无视规矩;近年来,在网友们高频的使用下,"任性"不但失却了责怪的意思,还悄然拾起了一层吹  相似文献   

5.
教育即育人,教育以人为对象。人生活在世界上,总是追求"好"的生活,"好"的教育应该切合于对"好生活"、"好人"的追求。那么,何谓"好人"、"好生活"、"好教育"?从柏拉图到杜威,从孔子到蔡元培,多少仁人志士孜孜以求,但现实总是现实,总是匮乏的事实。我们深深知道,那绝对的"好人"、"好生活"、"好教育"是不可能君临此世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完全转化为世俗的现实图景的。但我们相信它们"在"、"恒  相似文献   

6.
秦嘉羚 《广西教育》2014,(41):53-54
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们努力追求教学各个环节的最优化,以便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精品课的研讨,为教师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对精品课的研讨就是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用好、用足、用活课文这个例子。"用好"即说理透彻,"用足"是运用要充分,"用活"是要有创造性。笔者参加了南宁市江南区白沙学区的语文课教学展示活动,对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  相似文献   

7.
正策划人语:2013年12月2日,收藏家马未都发博客称,北京大部分小学已实行单人独桌,过去的二连桌已不见踪影,"同桌文化"的消逝令人惋惜:"同桌本是人生的第一次实际的人际关系训练,可惜无意中被灭杀了。"马未都的惋惜随之引来诸多媒体的跟进报道,一时间,"同桌"一词十分密集地闯进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从古至今,"写字"包含的学问很大,大家都想着把字写清晰,写美,对字迹的追求折射出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不过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学写字,对写字不感兴趣,为了有效提升写字教学效果,我和同事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研讨,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要想把写字教学教好需要"动""静"结合,静之于心,动之于笔。  相似文献   

9.
小鸡捉蛐蛐     
闫家睿 《新作文》2014,(9):14-14
<正>奶奶家的村子旁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的小河边绿草如茵,一簇簇、一丛丛娇嫩绚丽的野花争奇斗艳,清香四溢(yì)。绿油油的草丛中藏着许多蛐蛐,它们正在唱着美妙的歌。它们的歌声引来了一群小鸡,小鸡们来草地上寻找自己美味的野餐。蛐蛐们发现了小鸡的到来,"嗖"一下蹦出去好远,它们利用自己有力的大长腿,蹦跳于草丛和花朵之中,把小鸡们急得一个个成了"斗鸡眼"。  相似文献   

10.
讲坛百家     
央视《百家讲坛》越办越火之际也引来不少质疑之声。有观众批评《百家讲坛》变味了。"百家"变"几家"一观众称,他第一次看《百家讲坛》是在2002年,"记得主讲人是科学家李政道,讲的是物理学的前沿话题。尽管  相似文献   

11.
阙明坤 《教育》2013,(11):10
民办教育是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一大热点。针对委员提出的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民办教育为中国教育改革作出了积极探索,功不可没,"办一所公办学校的钱,可以用来奖励、扶持10所好的民办学校。"话语一落,立即引来一片热烈掌声,部长的话语之所以"一石激起其千层浪",正是由于道出了民办教育工作者的心声。200多年前,哈佛大学创立之初招生只有几个学生,没有人相信未来它会成为世界一流的私立大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一个好老师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人的一生中能遇上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做一个好老师"是我一生的追求,走进每一个孩子心中,记住每一个孩子,并让每一个孩子记住我,是我最大的愿望。从教十二年来,每次站在讲台上,一声:"孙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上的"和"文化,主要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二而一"的辩证法,"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和为贵、泛爱众"的处世哲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以及"追求和平"等。  相似文献   

14.
邹青  赵志峰 《学子》2013,(2):23
新课程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对学生的赏识和尊重,提倡激励性评价,于是,课堂上经常能听到"棒、棒、棒,你真棒!"的表扬声,"啪、啪、啪,你真行!"的鼓掌声,只要学生回答问题,立即引来"好"声一片。诚然,如果学生确实提出了有创见的问题,或者有明显的进步,这样的表扬很有必要。但有些学生仅仅是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甚至是重复别人的发言,老师却还如此兴师动众地"大张旗鼓",长此以往,不但会造成学  相似文献   

15.
阙明坤 《教育》2012,(5):10
日前,笔者参加一个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高峰论坛,有幸聆听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的报告,他在演讲时说道,"我在过去20年曾任国家重点大学的校长、民办大学的校长、英国一流大学的校长和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的校长,20年的风风雨雨,使我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会出现真正的、一流的民办大学,它将是一所非盈利,公益性,追求卓越,服务国家的大学。"话语一落,立即引来一片热烈掌声。  相似文献   

16.
庄子认为只有以通达的精神超越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道"是庄子超越哲学的核心,"心斋"与"坐忘"是达到超越的理想手段,"逍遥游"是生命自由的最佳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庄子追求生命自由精神境界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现代人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受教育"就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接受教育",从两个极端意义上讲就是"忍受教育"和"享受教育",但需要说明的是,"忍受教育"对人的一生来说并非完全是坏事."接受教育"有顺其自然的平淡意味,"忍受教育"有忍受教育之枯苦酷的负面意味,"享受教育"可谓"真""善""美"的统一."真"追求正确地认知人与世界,使人走向真实远离虚假;"善"追求对行为意义的高远阐释,使人走向高尚远离平庸;"美"追求对审美意象之气韵、神韵的领悟,使人走向高雅远离低俗.一句话,"受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就是实现人的智慧存在,让人能早日过上"真""善""美"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8.
人类追求的最高价值是真、善、美,其中,"真"属于认识的价值,"善"属道德的价值."美"属于艺术的价值.阅读的审美价值即指读物和阅读活动本身对读者本身产生的美感陶冶作用.阅读不仅追求明真从善的功利.而且还追求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19.
"青"是字词家族里讨人喜欢的小家伙,许多字娃娃都喜欢和它做朋友。一天,"青"接受"水"的邀请来到水身旁。水缩了缩身子,站到"青"的左边,它们一起变成"清"。于是,浑浊的河水变清澈了,引来成群的小鱼。水因为"青"获得了生机,小鱼们都很羡慕,也想和"青"交朋友。  相似文献   

20.
"受教育"就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接受教育",从两个极端意义上讲就是"忍受教育"和"享受教育",但需要说明的是,"忍受教育"对人的一生来说并非完全是坏事."接受教育"有顺其自然的平淡意味,"忍受教育"有忍受教育之枯苦酷的负面意味,"享受教育"可谓"真""善""美"的统一."真"追求正确地认知人与世界,使人走向真实远离虚假;"善"追求对行为意义的高远阐释,使人走向高尚远离平庸;"美"追求对审美意象之气韵、神韵的领悟,使人走向高雅远离低俗.一句话,"受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就是实现人的智慧存在,让人能早日过上"真""善""美"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