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和鉴赏古代诗歌,有很多方法,抓“诗眼”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诗眼是鉴赏诗歌的一把钥匙,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诗歌的关键之处。下面从找诗眼、悟诗眼、说诗眼三方面举例说明。一、找诗眼要找诗眼,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诗眼。古代诗评关于诗眼的说法很多,概括起来说是一首诗中或一首诗的某一句中最传神最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二、悟诗眼体会诗眼的作用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1.准确地表达诗意。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赵平 《现代语文》2007,(6):86-86
这首《望岳》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作。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大气磅礴而又含蕴无穷的诗歌。在此诗中,你见不到任何科举失败后的消极颓唐情绪,只感受到一种伟人般的气魄与情怀。那么,这首诗最耐人寻味的东西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陈嘉佳 《师道》2023,(11):41-42
<正>诗歌,相对于小说、散文等文体来说,总是与读者的距离远了一些,好似有一层厚厚的隔膜。诗人将深邃的思绪浓缩为简短的语句,使得诗歌较为跳脱和朦胧。读者在谈论诗歌时的态度大多则较为严肃,因为弄清楚隐藏在诗句中的内涵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斯蒂芬妮·伯特在《别去读诗》中曾说,“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们知道如何读诗,或者诗到底是什么、诗有什么好处或你为什么要读诗,通常来说,他们已经错了”。读诗不需要特定的理由,不需要特定的时刻,无数诗歌如同陪伴着月亮的细小星光,期待着与读者相遇。  相似文献   

4.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以下简称《情歌》)在英语诗歌中的地位很重要,今天专家们普遍认为它是英美诗坛的第一首现代主义诗歌。1915年《情歌》一经刊出,就在评论家和普通读者中引起激烈争议。当时的诗歌爱好者都觉得这首形式自由、不受格律限制、比喻奇特、怪诞的诗不能称为诗。尤其是诗歌以情歌为题,却字字不关情,而更像一个中年男子在不停地自言自语,述说心中的苦闷与无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读者们发现这首诗与传统浪漫主义诗歌不同,要从新的角度来阅读,才能领略欣赏诗歌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罗伯特·弗洛斯特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诗人,《雪夜林间驻脚》是他的代表诗作,诗中含而不露的情感,空旷、安详、宁谧的意境,朦胧、肃穆、凝重的气氛,丰富、细腻、深刻的思想,象征对比手法的运用等,使得其诗质朴自然,韵味深厚。有人曾说,这也许是现代英语诗歌中最好的一首抒情诗。海子,我国当代著名诗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他的一篇名作,诗歌以表面上的温暖明快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诗篇也入选了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的,便是所谓“诗眼”。它可以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如能从“诗眼”人手,一方面可以体味诗人创作时的艰辛与欢愉,另一方面也是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的一把钥匙,读者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诗眼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7.
好诗的条件会是什么?一直是历史中争辩不休而未得正解的问题,诗人的见解不免成为主观的诗观的表达,评论者的意见往往又是术语的堆砌,读者接受学的反应,也从未有人真正提出统计数据加以分析。论文试图从诗歌发生学的角度去厘清好诗的基本条件,第一层次在于诗人是否能以自己的心与外物交感互动,成就一首好诗,第二层次在于这首诗是否能够唤醒读者的心与外物(包含这首诗)的交感互动,藉以确立一首好诗的基本特质。并以林亨泰的《风景》组诗、郑愁予的《小城连作》组诗为例证,加以鉴识。  相似文献   

8.
<正>尽管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诗歌,但是,不得不承认,诗歌教学容易碰到这样的尴尬:对很多同学来说,诗除了背诵,仿佛什么都不是。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经过思考,结合教学实践,有了以下拙见:创作时,诗歌的生命力在于作者;阅读时,诗歌的生命力在于读者;思考时,诗歌的生命力在于读者能否与作者进行沟通。所以,诗歌教学的生命力在于人。这里的人,可以是诗中人,也可以是诗外人——只有让诗中人走出,走到现  相似文献   

9.
一首诗该从什么地方教起,这是不成问题的伪命题。“诗无达诂”,同样,教无定法。诗歌如何教,首先关涉到教师如何解读的问题。没有个人意志的参与,任何的教和学都是平庸的、了无痕迹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一、充分运用已有的信息标题,一般能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揭示思想内容,甚至哪类诗等;作者,能向读者揭示诗歌的背景,作者的风格、倾向等;注释,除帮助理解内容外,还可能暗含着答题的内容。如: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思考:1.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是哪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2.你怎样理解诗题“倦夜”?提示:准确理解这首诗,应从标题、作者、诗文三方面着手。“倦夜”,题目首先吸引了读者,夜晚是安眠的时候,怎会出现“倦夜”的感觉呢?杜甫生活的时…  相似文献   

11.
乾隆一生不仅在陶瓷收藏上"达到了狂热的程度",而且还创作有249首以陶瓷为主要咏题对象的诗歌.在中国历代名窑名器中,乾隆尤其偏爱两宋窑器,专门咏题宋陶与宋瓷的诗歌达172首,即是明证.在陶瓷诗中,乾隆可谓是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自己对宋窑的看法,如,世间宋瓷方是瓷、名窑林立数两宋、类玉类冰宋窑美、赵宋澄泥不输瓷等等,此外还有"七大名窑"说、"官窑为魁"说、"澄泥如玉"说等等.显然,在中国陶瓷史尤其是宋代陶瓷史研究中,乾隆的陶瓷诗为"以诗证史"提供了重要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2.
刘艳平 《成才之路》2010,(17):54-54
诗歌鉴赏题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做好题的基础是读懂诗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读懂诗歌的切入角度。先看下面一首诗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完此诗后,你认为这首诗是写什么的?给人的感觉是写水塘清澈如镜,是因为有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3.
“诗以言志”,伟大的诗人总是把心中的爱与愁交付于诗的歌吟,优秀的诗歌从来都是人类情感的结晶,所以品味诗中真情,是鉴赏诗歌的主要任务。高中生鉴赏诗歌,自然是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情感表达的基本方式。然而学生诗歌鉴赏的得分率一向偏低,作为老师,也倍感委屈,课上讲了许多诗歌鉴赏的知识,分析了一首又一首诗歌,老师的讲解学生似乎都听瞳了,但当他们独自面对一首新的诗词时,又如读天书,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老师到外地执教公开课《早发白帝城》。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向老师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李白这首诗是怎么来的?李白的酒量有多大?李白有儿子吗?李白死在什么地方?这首诗是李白什么时候写的,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江陵是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5.
先秦时代,人们著书作文都写在竹简上,写有文字的一片片竹简用牛皮绳联起来,首尾完整的诗文称为“篇”,很多篇诗文集在一起称为“册”。于是,“篇”就成了诗文的单位名称。唐代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现在,“篇”这个单位多用于文章。每篇诗文都有起首,后来,人们又把一篇诗文称为“一首”。现在,我们只将诗称做“首”。“首”是诗歌最常用的单位名称。中国的诗历来有入乐的传统。入乐,必含于曲调,所以,诗又称为“曲”。不过,这种说法仅见于诗歌中,我们平时,是不会说“一曲诗歌”的。古代奏乐时,曲调…  相似文献   

16.
李瑞敏 《海外英语》2014,(10):201-204
作为玄学派诗人的创始人,约翰·多恩因诗中运用的玄学奇喻而著名。诗中感情的表达与其它诗不同,通过推理和辩论层层展开,而不是简单的抒发感情。《别离辞:禁止哀伤》是多恩玄学诗歌中最出名的一首。诗中运用的玄学奇喻非常经典,形式中所采用的文学文体学技巧值得探讨,因为这些技巧是诗歌艺术之美的一部分。该文将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出发分析这首诗,从而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似文献   

17.
刘建萍 《考试周刊》2015,(20):16-17
本文简要分析了杜利特尔的两首意象派诗歌。她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之一,曾与庞德一度订婚。她的诗歌Oread,是庞德最欣赏的一首意象诗。剔除诗中的解说成分,甚至必要的关联词,意象派诗歌往往表现出很大的歧义性;读者所面对的,只是一个和数个客观意象,而对其中的象征意义,不同的作者不同的理解和联想。  相似文献   

18.
对柳宗元诗歌《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中的问题进行考察,认为,诗中所说的“榕”应为“大叶榕”,“春兰如秋”是柳州地理环境特征之一,“莺乱啼”中的“莺”则是指“告春鸟”。这首诗的内容其实是与柳州当时的环境季节相吻合的,是一篇写实的诗歌,诗人借此表现了诗人的“宦情羁思”。  相似文献   

19.
<正> “诗贵意象”。一首示之以意象的诗,完全可以在“不露本情”的邈深境界之中给予读者以韵味无穷的审美感受。 意象是诗歌形象的基本元素,是诗歌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想象力所形成的形象显示”。一个,或一群精美的意象可以照亮一首诗,其灿烂光辉可以铸就诗歌的动人魅  相似文献   

20.
张艳荣 《小学生》2011,(6):72-73
什么才是诗歌教学的灵魂呢?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几千年的诵读教学,使得古人浸润在诗的国度里,情思洋溢、神采飞扬。因此,诗歌最好的教学方法仍是诵读。朗读的方式有多种,教学的方式有多样,我主要采用朗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