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播听众不像报刊读者那么主动,往往受到时空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不大可能一边听,一边回味思考。因此,广播电台的编辑应该尽可能为“说”的人和听的人提供方便,把话说得通俗些,让人一听就懂。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2008,(9):I0004-I0005
赤峰人民广播电台1958年9月17日建台,经过半个世纪几代广播人的艰苦创业和开拓进取,现拥有汉语综合广播、蒙语综合广播、农牧民文艺广播、交通广播4个频率,每天播音86小时,实现了制播数字化,监控智能化。赤峰人民广播电台的《法制早班车》、《音乐听吧》深入人心并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名栏目;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台在媒体融合的发展环境下,必须全面提升信号的稳定性,强化广播效果和广播水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广播电台播控系统中信号电平的特点,剖析了广播电台播控系统中信号电平调配的必要性,简要整合了广播电台播控系统信号电平的调配设计重点,对广播电台播控系统信号电平的播出、连接和输出进行了重点阐述,并针对广播电台播控系统信号电平的具体调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吴涛 《新闻前哨》2013,(8):86-88
在传播技术数字化的今天,广播电台要想在日益激烈的信息传播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并顺利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对制播技术进行数字化提升,实现广播数字化、制播网络化、播出全媒体化。本文以秦皇岛广播电台台网数字化升级改造为例,探讨广播电台数字化技术方案设计。一、概述1,项目背景。秦皇岛广播电台将建设6+1套节目的广播全台网制播分离系统,其中6套播出节目系统、1套备播系统。实现广播业务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控。按照秦皇岛电台的实际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台是每天从早到晚都要向人民群众讲话的,它是通过电波用声音进行宣传的现代化工具。它讲的话如果通俗、口语化,人们一听就懂,那就能够收到比较大的宣传效果;反过来说,如果讲话的句子疙疙瘩瘩,很不容易听懂,那就必然不能收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因此,广播稿件在文风方面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必须要通俗易懂,讲究口语化。广播稿件要求口语化,甚至比报纸还要严格些、迫切些,因为广播是用耳朵听的,用耳朵听比起用眼睛来看,在接受上是要困难一些的。一个人在看书、看报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句子、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再看一遍,或者反复看几遍,直到弄懂为止。听广播就不行了,你没有听懂,播音员还是要往下面播的。听的人一句话听不懂,或者是一个字听不清楚,就会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甚至还可能发生误解。再说,广播听众比起报纸杂志读者来说,面是要广泛一些的。譬如  相似文献   

6.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起并组织全国十三家省、市广播电台联合制作的“2007年全国广播春节文艺大联播一欢乐中国”春节期间已经在中央台及东、西、南、北、中全国十三家省、市级广播电台同期播出,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山西省大同市的一位听众在给内蒙古电台的朋友打电话时说:“我们碰巧听中央台的广播时听到了你们内蒙古电台的春节节目。那么多好歌,各地有各地的风格,我们一直听完。过年家里人来人往的,以前我们一直是开着电视听声音,顾不上看,听到这些节目这么好,我们这几天就听广播了。”朋友的一席话令人欣慰,也让人感触。可以说“2007年全国广播春节文艺大联播——欢乐中国”为广播打造自己的品牌开辟了一条可行的路子,树立了一种模式,也为今后电台之间的合作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陈瑾 《声屏世界》2005,(4):38-39
近年来,随着广播新闻的不断深化改革,现场报道、录音报道等独具特色的报道形式已在各地广播电台广泛兴起,记口播、记连线使长期被称之为幕后“英雄”的记走到了话筒前,用各不相同的语音、语调、语速担当起播报新闻的主角,使广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然而,一段时间来我们发现,地方广播电台的部分记在“播”的过程中存在着某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笔认为:地方广播记应在“播”字上下点工夫。  相似文献   

8.
错播与防错     
近一段时期,常听到听众议论广播,说什么广播里老说错话。“老说错话”似乎有些言重,但错播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因此广播电台领导都把错播当着一件大事抓,有的还采取了罚款措施。我在市级广播电台任编辑工作十多年,总觉得一档好的广播节目离不开采编播人员的共同努力。发生错播,要从采编播人  相似文献   

9.
王建平 《新闻传播》2010,(8):109-109
制播分离是目前国内广播电视行业的热门词之一。在电视行业,以电视剧为试验田率先实践制播分离之后,广播行业也开始尝试这一样态的运营模式。事实上,制播分离对于广播这个行业来说,并不是自今日起才有的新鲜事物,可以说自广播电台播放外购的评书节目时起,制播分离就已经存在了,从这一点来讲,广播事业的制播分离走在了各类媒体的前列。  相似文献   

10.
广播以声音传播新闻,听到、听清、听懂都源于声音的传播,广播电台的记者编辑应该牢记广播新闻稿是"为听而写""为听而编"。根据多年从事广播电台记者的工作经历,笔者体会到广播新闻的编写除了必须符合新闻写作的简洁、明快、生动等一般要求外,还应该在导语的提炼、内容的故事化和信息量的丰富三方面提高稿件标准,从而使广播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精彩导语"抓住"听众耳朵  相似文献   

11.
业态     
《视听界》2004,(5)
美国人爱听广播据《环球时报》报道,在美国,广播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媒体之一。现在,全美有近6亿台收音机,平均每个美国人拥有两台多。根据美国广播收听率检测公司2004年的统计,美国现有13898家大大小小的广播电台,94%以上的人每周听广播,77%的人每天收听广播。在美国,广播业影响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各种及时、有效的信息。每天上下班高峰时期,只要打开收音机,许多本地的频道都在介绍交通状况,建议人们选择最畅通的路线。还有气象消息,任何一个地方的广播台,气象预报都是一会儿播两遍。美国广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观点。在美国  相似文献   

12.
听众是广播电台生存之本?广播电台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搭准听众的脉搏,按照听众需求来办节目,只有这样,才能使节目能听、好听、耐听,从而真正吸引听众、留住听众,提高广播的收听率,扩大广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台频率专业化,是广播电台发展的趋势。交通频率、音乐频率的成功,充分展示了广播向窄播转化后的魅力,而股市频率的出现,更加有力的证明,广播不但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模式,而且可以独树一帜,影响力超越电视和报纸。本文尝试以广东电台股市广播的实践,总结—下专业电台的发展历程,探讨专业广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听评广播是一门学问,它关系到听评者应具备的条件、听评广播的任务、怎样听评各类节目以及怎样从听评广播中综合考察一个播音员、一个广播电台的水平等问题。怎样研究听评广播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著作来系统地论述。现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曹仁义同志所著《怎样听评广播》介绍给读者,供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广播的“窄播”现象 目前在我国广播事业改革中,最引入瞩目的现象有两点。 其一就是各地的专业台建设正方兴未艾。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楚天广播电台、武汉人民广播电台为例,目前这三家电台都办有自己的专业台。湖北台的专业台有:  相似文献   

16.
陈至上 《今传媒》2009,(12):72-72
给广播电台写稿,跟报纸刊物是不同的。报纸刊物是给人看的,而广播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的句子,说给人听不一定好懂。一个人在看报纸刊物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字句,  相似文献   

17.
广播的听众不像报纸读者那么主动,他往往受到时空等诸条件的限制,不大可能一边听,一边回味思考.因此,广播电台的编辑记者应该尽可能为"说"的人和听的人提供方便,把"话"说得通俗些,让人家一听就懂.在所有的新闻传播媒介之中,广播是文野兼包,少长咸宜的.它的受众大概是最广泛的了.话说的通俗些,大家都能接受,说的难懂就要失去听众,新闻广播就很难克尽厥责了.著名劳动模范王进喜文化程度较低,他在学习的时候,把认识一个字,弄通一个词意比做搬掉一座山,他要翻山越岭去寻求真理,这种大无畏的  相似文献   

18.
林松 《记者摇篮》2007,(8):84-84
广播新闻节目是一家广播电台的龙头节目,一般来讲是收听率最高的节目。会播新闻、播好新闻是一名播音员的基本功。作为新闻播音基本功之一,能够良好地适时恰当地控制播音语速不仅能够决定广播  相似文献   

19.
何洲 《中国广播》2010,(1):50-52
电话广播是由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电信联手于2008年推出的一项新业务,在这一合作和资源共享的实践中,不仅打破了传播手段的局限性,而且又让广播增加了一条收听的渠道。这两个载体整合创新,资源共享,可使“广播”宽播与“电话”窄播结合起来,拓展了业务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本着打造看得见的广播这一理念,盐城广播电台在商业中心建立透明直播室,这种全新的广播直播模式使广播从过去耳听的单一传输模式变成了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