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汉英翻译教学中对陕北民歌英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民歌是镌刻在黄土高原上的一部史诗,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束奇葩.在陕北民歌中,情歌占据了大量的比例,情歌中又以展示悲情的作品最让人心酸与震撼.根据侠北民歌的特点,笔者认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对陕北民歌英译的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提倡学生进行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民歌英译的忠实性与民歌英文演唱流畅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徐旭 《文教资料》2014,(2):10-12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汲取了陕北信天游的艺术营养。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叠的运用非常普遍,给文章增添了音乐关和旋律关,带有浓郁的乡土风情。  相似文献   

3.
柳笛 《林区教学》2009,(5):110-112
《解放区的天》是1963年储望华根据陈志昂作曲的同名歌曲以及陕北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改编而成。作品中大量地采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曲调和节奏。在乐曲中到处可以看到民族化元素的影子。作品中所描述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场景也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希望通过对作品不同角度的分析,体现陕北民歌改编创作的钢琴作品独特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路遥小说语言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其中最大的特色是对陕北方言的恰当利用。陕北方言经路遥精心提炼,无论是融于小说人物道白中的方言土语,还是融入小说整个叙事话语系统之中的陕北方言,都体现了路遥小说语言的朴实、平淡。但另一方面,路遥并非一味追求朴实、平淡,由于表达的需要,有些语言也比较幽默诙谐。  相似文献   

5.
贺智利 《安康学院学报》1999,11(4):79-82,90
路遥小说语言的艺术魅力,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对陕北方言的恰当利用。其中,人物道白中出现的方言土语,取得了人物语言乡土化、个性化和传神化的效果。而融入小说整个叙事话语系统之中的陕北方言,对增加作品的地域色彩,挖掘深蕴的文化内涵,显示其创造的独特性都有一定的助益。  相似文献   

6.
陕北民歌是陕北人生活的苦难史、情感的伤痛史,路遥作为土生土长的陕北作家,从小便受着这悲苦吟唱的濡染,加之自己过往的独特身世,他的作品总是以苦难、出走、爱情为主题,真切地刻画了陕北农民在苦难生活下饱受煎熬的灵魂,深情礼赞了陕北青年抗争苦难的悲壮与崇高,同时倾心讴歌了他们纯洁、热烈而无私的爱情。  相似文献   

7.
路遥小说语言的艺术魅力,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对陕北方言的恰当利用。其中,人物道白中出现的方言土语,取得了人物语言乡土化、个性化和传神化的效果。而融入小说整个叙事话语系统之中的陕北方言,对增加作品的地域色彩,挖掘深蕴的文化内涵,显示其创造的独特性都有一定的助益。  相似文献   

8.
陕北民歌可以说是中国民歌的精粹,陕北民歌作为主要的音乐构成,是我国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情怀.陕北民歌通过歌唱的艺术形式较为典型的勾画了陕北人民的生活色彩和内心世界.用极具特色的音乐表现形式,轻快明亮高昂的风格吸引了大批量的观众.表达了陕北人民质朴纯真的内心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陕北民歌的现实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为例对这一作品进行简要赏析,对陕北民歌的音乐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总结,来表现作品的价值和内涵,实现优秀民歌作品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映真早年创作了多篇兼有浪漫与悲情色彩的小说,这些作品以细腻伤感的笔触刻画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苍白、颓废又充满激情的知识青年。小说整体呈现出浪漫化的倾向,与毁灭、死亡相关的暗示性叙述又渲染上一层悲情的色彩,这种看似矛盾的风格特征融合在一篇之中,并互相推动、增强,由此形成了文本内部的艺术张力,同时也反映了青年陈映真处于彷徨阶段的思想状况,并为其后期创作转型提供了更理性的思路、更新颖多元的题材和写法。  相似文献   

10.
路遥从小深受陕北乡土文化的熏陶,加之他个人曲折艰辛的生活经历,使其对养育他的黄土地有着敏锐、独特而又透彻的理解与感悟.因此路遥在创作中,总是将丰富多彩的陕北乡土文化渗透其中,使作品散发着浓郁的黄土气息.路遥以其娴熟的乡土叙事,为我们重现了陕北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和农民式的乡土观念,展现了陕北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论陕北民歌与陕南紫阳民歌中劳动歌曲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和陕南皆为陕西省民歌艺术非常发达的地区,但两地的民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对陕北民歌与陕南紫阳民歌中劳动歌曲的比较分析,发现其分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差异,并认为这些差异是由两地地域条件和人民生活态度、精神风貌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列举实例,对乐府诗集中南北朝民歌之情歌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对其中反映的男女情爱、性爱状况进行分类阐述,指出南北朝民歌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悠久的历史赋予陕北丰厚的民族文化传统,陕北民歌则在这历史中占有重要的文化地位。无论是与古代文人诗歌的互相影响和发展还是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乃至改革开放以来几度刮起的歌坛"西北风",陕北民歌已成为唯一传遍全中国的民歌。陕北民歌丰厚的文化背景、独特的旋律、鲜明的语言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烙印使其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游艺民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汉代画像石中有丰富的游艺活动图像,从民间歌舞,民间竞技,民间游戏、民间杂艺等四个方面生动地展示了汉代陕北人民的日常休闲娱乐文化。汉代陕北游艺民俗具有表现形式丰富、娱乐性强、游牧文化的典型特点,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生机勃勃、尚武尚勇的精神品质和粗犷豪爽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5.
紫阳民歌和紫阳人生产生活、精神面貌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首先,紫阳民歌产生于紫阳人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紫阳人特有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态度的基础之上。其次,紫阳民歌反过来又滋养着、浸润着紫阳人,一则让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上浓郁的艺术气息和审美价值,二则紫阳民歌又陶冶了紫阳人的精神,净化了他们的心灵,提高了他们的艺术气质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6.
陕北民歌中的民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陕北民歌做了简单的归类介绍 ,揭示了民歌与民俗文化相互渗透 ,相互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温庭筠是晚唐文人词的开山祖,词之大家,其词作较好地吸收和借鉴了民间俗曲的创作技巧和民间语言,因此,可从构思和语言的运用两方面来分析温庭筠词的艺术特色。构思上包括联章、比兴、绘画、时空跳跃等手法;语言上浓艳纤细,又由于受到民间传统的白描手法的影响而清新可感。  相似文献   

18.
以歌唱英雄刘志丹为代表的陕北革命民歌因其鲜明的红色革命思想,为陕北民歌的发展注入新生的力量,在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艺术家对陕北革命民歌采集、利用,创作出很多被世人传诵的经典音乐作品,推动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为世界民族音乐的多元化和我国新音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鲁迅以浙东地区为背景而创作的小说,成为20世纪2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吴越民俗文化为鲁迅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无数具体生动的素材和大量的人物、事件原型。鲁迅在吴越民俗文化中心生活了二十余年,吸吮了吴越民俗的养料。在他的小说中展现了一幅幅生动逼真的吴越风俗民情画,表现出对浙东故土深深的眷恋及对故土人民深深的爱。可以说没有吴越民俗文化这股清泉,就浇灌不出鲁迅这棵文坛的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20.
立意的深远、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性等,使鲁迅的一些小说成为传世文学,这与鲁迅的人生经历和阅历,重视艺术的表现尤其是他的高度的民族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密切相关的。世纪末的小说,创作时由于缺少历史的高度,或成就一个方面,使当代文学难于久传后世,而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使文学变味,更是传世之作的创作追求偏离方向。汲取鲁迅创作的给养,辛勤于艺术的耕耘,才能在新世纪的小说创作中出现巅峰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