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经济的进步带来着巨大的危机,铁路施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安全和质量是铁路施工的主要目的。出行交通工具的速度源自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不想把时间浪费在道路上面,所以高铁出现了。高速铁路的建设施工关系到高铁运输和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就高铁施工究竟如何管理作出讨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断的开拓创新,我国的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已在高铁隧道技术领域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国高铁隧道的正常运行和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高速铁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世界铁路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块里程碑,已成为铁路技术现代化的标志。由于其具有快速、经济、舒适的旅行环境,优质的运输服务等特点,从而大大提高了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能力。目前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世界铁路旅客运输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缩短旅行时间,减少交通成本,成为区域旅游开发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文章探讨高速铁路对于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高铁与旅游产业的关系,由于交通成本降低,引起旅游目的地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会导致旅游市场需求产生变化。通过研究贵广高速铁路开通后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应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运输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由于我国的地形复杂且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且最为经济实惠的运输方式便是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的发展速度很快,且更多地向高速、高效的高铁方向发展,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为数不多地掌握了高铁核心科技且广泛应用的国家之一。高铁与以往的火车相比起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极快的速度使得火车的运输效率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并且节省了大量的运输成本。但是高铁的信号系统却始终是一个时刻可能危及到高铁自身安全的重要事项,如今如何抓好高速铁路的信号系统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铁在我国高速发展,高铁线路相继开通,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高铁快速发展,对航空运输产生了一定影响。高铁与航空比较,高铁相对航空票价便宜,飞机场一般都比较偏僻,短路程高铁更有优势,长距离飞机速度更有优势。主要从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高铁对民航运输的优势分析、航空运输行业应对高铁发展的措施进行阐述高铁发展对民航运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希望为研究高铁发展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高速铁路技术经济优势,借鉴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借力高铁的有益启示,展望了抓住高铁建设机遇,加快打造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高铁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7.
针对内蒙古能耗情况以及废气等的排放量,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考虑到风电不仅清洁环保而且属于可再生能源,借鉴发达国家风电成功经验,结合内蒙古风电的优势与不足,对风电发展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铁路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迅速,到现在,我国已经建成了速度在300千米每小时以上的京津高速铁路。高速铁路运行速度的加快改变了原高铁桥梁的建设,增加了高铁桥梁的建设难度。为了建造出适应现今高速铁路运行的桥梁,必须对跨高铁桥梁建筑的设计施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自提出高铁发展战略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高速铁路里程最长的国家。同时,我国高速铁路技术也排名世界前列。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使得高铁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受到社会各领域的极大关注。接触网是保障高铁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铁路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促进高速铁路的进一步发展,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铁路出行需求,提高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将从高铁接触网安全角度出发,分析提高接触网可靠性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1997年1月10日,我国最新研制的韶山8型大功率客运电力机车牵引的高速试验列车,在铁道科学研究院的环行试验场,驶出200公里的时速,最高时速达到212.6公里。列车的各项动力性能和安全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运输将翻开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速铁路与城市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节约土地等可持续发展要求下,构建发达的区域间、区域城市间交通大通道,是决定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重大命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交通发展面临的需求;通过论述高速铁路的综合比较优势,指出高速铁路将为应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交通问题提供更为积极有效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中国规模宏大的干线、区域高速铁路网规划和先进的技术装备能力,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张优  程明今  刘雪薇 《资源科学》2021,43(3):601-611
中国煤炭储量丰富、消耗量大且其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水平呈逆向分布,大宗煤炭铁路运输所导致的温室效应不容忽视。由于铁路机车的技术应用存在时空异质性,因而有必要从生命周期视角解析煤炭铁路运输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异特征,探索减排潜力。本文在构建煤炭铁路运输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LC-GHGEs)核算模型的基础上,量化1999—2017年3类机车的省级LC-GHGEs因子,刻画LC-GHGEs的总体变化趋势与时空分异特征。结果显示:①随着西北电力机车工作量占比大幅提升与西南水电的大力发展,西北、西南铁路运输的LC-GHGEs因子呈显著下降,而华北、华东呈略微上升,省际差异逐步缩小。②1999—2017年,煤炭铁路运输LC-GHGEs总量首先呈现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经历2002—2011年的煤炭“黄金十年”后开始迅速下降,然后在2017年再次上升。自2002年起,电力机车替代内燃机车成为温室气体排放最大的贡献者。③内蒙古替代山西成为LC-GHGEs贡献最高的煤炭输出省份,重点输出省份的西向转移加剧了煤炭铁路运输的温室效应。煤炭铁路运输LC-GHGEs在输入省份的分布较为分散,钢铁生产大省的贡献较为突出。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从机车技术升级、能源结构调整、调运系统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如何有效降低煤炭铁路运输温室气体排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巍  章恒全  毛广雄  陈淑云  张陈俊 《资源科学》2016,38(12):2283-2294
本文基于1994-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利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并在考虑滞后一期的基础上,分别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各类交通投资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全国层面,铁路、公路、航空、水运投资均与能源消耗之间关系呈倒“U”型形态,但需警惕航空、水运投资与能耗之间“N”型形态;②区域层面,交通投资与能源消耗存在倒“U”型形态(西部水运投资整体不显著);铁路、公路投资拐点与经济发展关联性大,经济越发达地区投资拐点值小,反之则大,航空、水运投资拐点与经济发展关联性小;③进一步分析发现,铁路、公路投资对降低能源消耗作用最大,高铁和高速公路网建设有利于区域间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低能耗产业发展(如旅游等)。通过全国和区域数据验证,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有助于“三去一降一补”目标的实现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交通运输碳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预测中国交通运输需求量的基础上,量化设置运输结构优化和交通技术进步影响参数,设计基准情景、结构优化情景、技术进步情景和低碳情景,测算中国交通运输的碳减排潜力。研究显示:中国交通运输的碳排放,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明显回落;到2030年,在技术进步、结构优化、低碳发展3种情景下的碳减排潜力分别为8.20%、7.08%、14.45%。其中在低碳情景下,公路、民航运输碳排放显著下降,水路、城市客运碳排放微降,铁路运输碳排放上升,公路、民航、水路、城市客运的碳减排潜力分别为23.71%、10.43%、2.76%、4.40%,而铁路运输的碳排放高于基准情景,增加了20.08%,主要原因是运输结构优化使得铁路货运周转量大幅提升,远超过铁路技术进步带来的碳减排效果,但对于交通系统整体起到了最优碳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高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机构不完善、缺乏复合型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以及对企业自身知识产权开发不充分等诸多问题,这已经严重影响到高铁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迅速建立高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构建符合高铁企业自身特点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加强企业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并注重建立符合高铁企业自身特点的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将有助于发挥知识产权这一重要资产的巨大作用,促进高铁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高铁对旅游业有着重大的影响。"高铁旅游时代"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本文以闽浙地区的高铁为例,分析高铁的发展给沿线地区旅游业带来的资源、客源、服务、营销等方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铁沿线地区旅游发展的新措施,以促进区域旅游的进一步提高。最后,本文对区域旅游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旅游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高铁正在重塑我国的城市与区域格局。测度高铁建设的时空效应,可以为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经验证据。基于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借助PSM-DID方法考察高铁开通前后城市创新产出变化,识辨高铁网络下区域创新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考察期内,高铁开通在全国层面显著提高了沿线城市的创新水平,但也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即高铁开通显著提升了东部和西部地区高铁沿线城市的创新产出,而对中部地区高铁沿线城市的影响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区域创新差距;高铁开通显著提高了沿线中小型城市的创新水平,而对沿线大型城市的创新产出影响不显著,呈现出大城市对中小城市创新的溢出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高铁成为区域创新空间体系格局重构的新动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利用高铁网络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武汉在中国铁路网中处于重要的枢纽地位。凭借高铁的发展,武汉有机会快速提升其城市功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武汉必须明白自己作为“枢纽城市”的责任。首先,管理者要树立起“大交通”的思维方式;其次,城市要加快建设智能化的市内交通系统;最后,武汉要致力于建设高尚的交通文化。  相似文献   

19.
朱新华  钟苏娟 《资源科学》2019,41(12):2262-2273
在“流空间”视角下,结合DPSIR概念模型与PLS-SEM结构方程模型构建高铁对城市土地利用影响的解释框架,解析高铁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高铁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关键路径是“高铁—生产要素—土地利用状态—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地方政府响应”,即高铁通过作用于各项生产要素改变城市土地利用状态,影响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并推动地方政府采取相应响应措施。以站点数量、线路数量及总里程为表征的高铁因子与包括人、土地、资金及技术等在内的各类生产要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生产要素对城市土地利用状态以及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均有正向影响;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正向促进地方政府积极响应;而土地利用状态对土地效益并无显著作用。基于此,在未来高铁建设与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发挥高铁在要素配置上的正向效应,以高铁建设为契机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推动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提升,并辅以各项激励措施,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前期青藏高原交通运输网络发展前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建安 《资源科学》2002,24(4):5-10
作为世界第三极和中国第一大自然阶梯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及其环境较差 ,高寒缺氧、位置偏远、地广人稀是其基本特征。高原的现代交通运输 (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 4种运输方式 )开始建设和发展于 2 0世纪 5 0年代 ,目前运输网络已初步形成 ,但其规模和结构依然比较落后。进入 2 1世纪后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中央和相关省市支持力度的提升和加强 ,高原的现代交通运输及其网络将会进一步加快发展 ,尤其是铁路和航空运输线路、设施的建设与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