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利益相关者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紧密程度,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可分为核心层和外延层两个层次,核心层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职业院校管理者,外延层主要包括政府、企业、职业教育联合会以及第三方独立机构。第一,应高度重视核心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教师是职业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者、执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办学主体间的经济利益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职业教育办学要回应政府、企业、校友、学生、教师等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从而决定了职业教育办学质量评估主体的多元性。这种办学利益主体关系的多元性也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在办学质量的评估中应该是多元主体参与的过程。这对于破除传统的单一主体评估的弊端,形成多元利益相关者主体共同评估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多中心评估模式,促进职业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实质是作为利益相关者的教师、学生和教学行政管理者对大学教学质量的参与治理,利益相关者三方是互相信任的价值共同体。自西方教育评价经历测量、描述和判断时期,步入第四代评估时代以来,利益相关者评估成为当前和未来评估的重要走向,评估过程成为一种主体参与、民主协商和交往的过程。唯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大学学生评教制度才能保证其治理属性和教学属性的和谐共融。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四大类型之一,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其吸引力提升的突出因素。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不同,其价值预期、利益偏好和行为方式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从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价值诱导、师生的学习成长、院校的质量管理、媒体的宣传与舆论引导以及第三方机构的社会参与等方面着重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是指影响职业教育发展或受职业教育发展影响的团体或个人,包括直接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和准利益相关者。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组织体系非常繁复,体系中各主体利益上的诉求存在较大的差异。职业院校应当围绕本身的发展目标,处理好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高效率高效果地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四大类型之一,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其吸引力提升的突出因素。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不同,其价值预期、利益偏好和行为方式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从政府的政策支持机制、企业的价值诱导机制、师生的学习成长机制、院校的质量保障机制、媒体的舆论引导机制以及第三方机构的社会参与机制等,驱动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职业教育利益相关方进行识别及界定,筛选出职业教育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再通过利益相关方利益诉求及利益冲突分析,提炼出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8.
刘聃 《科教导刊》2023,(23):22-24
在国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督评结合、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测体系是必然趋势。高职院校的督导工作在职能、理念、队伍建设、地位、制度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但也存在只督不评、第三方评价参与不够、社会利益相关者边缘化等问题。文章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现状,认为应该从完善机构、构建制度、加强第三方评价等方面入手,以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教学督导体系。  相似文献   

9.
职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是各利益主体及各利益主体间关系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治理主体涉及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各利益相关者间存在利益竞争、利益互惠、利益互补的关系。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多元利益相关者互相合作制衡,重新规定了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边界,展示了平等民主、协商合作及高效有序的价值理念,表征着职业教育管办评各环节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了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发展受到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影响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核心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且目前他们的利益诉求实现存在诸多困境.因此,需要采取通过构建第三方监督评价机构协调平衡多方利益、全面发挥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间接利益相关者引导作用、积极发挥边缘利益相关者监督作用的策略促进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在西方发达国家业已成熟,但在我国实践中还处在观望与探索阶段。究其原因是第三方评价在实践中遭遇诸如思想阻力、理念滞后、“供需”矛盾等困境所致。根据第四代评价和利益相关者评价理论,从实际出发解决评价的基石问题,从制度出发解决“供”的乏力和“需”的不足,从先进理念出发构建“回应式”第三方评价,回归评价的本真目的: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构筑职业教育评价的底线与标杆。  相似文献   

12.
高校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随着知识经济对高校智力支持需求的增加,大学之间竞争愈加激烈,作为法人组织的高校,在战略管理上如何适应社会公共治理的转型,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的新视角。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战略管理"理念,分析高校利益相关者的构成与维度,探索构建第三部门及评议方机构,从而使利益相关者参与高校公共治理,能够实现高校与利益相关方的多元共赢。  相似文献   

13.
<正>刘瑞芳在《职业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中撰文,介绍了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基本构想,分析了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的运行阻碍,提出了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实施保障。作者首先介绍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基本构想分为三个部分:1.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的主体结构,包括职业院校、教育行政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以及企业,并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2.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的运行动力,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和市场利益的驱使,其中市场需求又包括职业院校发展需求、企业选拔人才需求以及政府监督管理需求;3.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制度安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机制是落实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体制改革的基础.第三方评估机制在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力度以及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然而,在现实中,第三方评估机制制度供给不足、法律法规缺失、评估人员专业能力和水平有限以及评估机构独立性不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第三方评估机制的权威性.为此,要化解第三方评估机制的现实问题,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加大制度供给力度;国家要积极出台合法法规,为其提供法律支撑;第三方评估机构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职业院校要更新评估理念,第三方评估机构要提升自身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机制是落实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体制改革的基础.第三方评估机制在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力度以及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然而,在现实中,第三方评估机制制度供给不足、法律法规缺失、评估人员专业能力和水平有限以及评估机构独立性不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第三方评估机制的权威性.为此,要化解第三方评估机制的现实问题,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加大制度供给力度;国家要积极出台合法法规,为其提供法律支撑;第三方评估机构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职业院校要更新评估理念,第三方评估机构要提升自身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主体多种多样,均有各自利益,并且对职业教育存在不同的需求和期望,甚至不同程度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关于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学术界已有一些成果,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一种独特视角。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各学者对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内涵和界定,并以此为基础明确界定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内涵,从而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陈诗慧、张连绪在《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22期中撰文,分析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利益相关者的诉求,透视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问题,提出了如何突破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为了稳固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在现代学徒制运行中的合作关系,就需要对各自的利益诉求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我国社区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之上,针对目前我国社区教育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利益相关者参与不足、供求矛盾突出以及缺乏第三方机构的有效监督等问题,提出政府在社区教育治理中重构角色,与高校、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并增加第三方机构监督等建议,从而实现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是行政性政府评估制度降能与第三方评估价值赋能的时代赓续。源于政府层面的制度供给与有效监管的双重缺失、职业院校层面评估理念与评估信息的双重封闭以及第三方评估组织层面专业能力与自治能力的双重孱弱是其在实践推进中面临的系统性困境。消解这一困境需要吸纳“多元共治”的治理理念,构建政府、职业院校、第三方评估组织三大主体“共治圈”。为此,政府要加强制度供给与规范监管,夯实生态支护;职业院校要提升评估理念与信息管理,保障场域支持;第三方评估组织要提高专业能力与自治水平,增强能力支撑,唯此才能突破困境,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米切尔评分法把土地整治公众参与主体划分为确定型、预期型及潜在型三种类型。针对与土地整治关联度较高的确定型与预期型利益主体的权益偏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预期型利益相关者主要是土地整治技术支持者,其基本权益的实现表现出维护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利益向其倾斜的特点;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在实现各自的权益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及其官员权益扩张、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干部同时存在权益扩张与缩并的现象;项目区农民权益缩小。从加强土地整理信息透明度、构建第三方组织、改革土地整理绩效及官员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纠正两类利益相关者权益偏差的约束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