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茜茜  杨建林 《情报科学》2022,39(2):133-140
【目的/意义】构建基于司法判决书的案件知识图谱是对司法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提升司法智能化 水平,积极响应国家“智慧法院”建设发展战略。【方法/过程】以“网络诈骗”领域为例,用“自顶向下”的方式构建知 识图谱。首先,结合文书内容与专家意见构建案件领域本体;接着,通过知识抽取、知识表示、知识融合等环节获取 实体、属性及关系;再利用Neo4j生成案件知识图谱。最后,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结果/ 结论】基于 2015年-2020年的“网络诈骗”领域司法判决书,构建了含有约 3万个实体和 18万条关系的案件知识图 谱,并详细阐述了具备基础资源层、知识图谱层、服务应用层的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设计。【创新/局限】实现了案 件知识图谱的实体类型扩充,以丰富图谱应用场景,并将知识图谱技术与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进行融合;局限在 于仅使用网络诈骗领域判决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刚  朱学芳 《情报科学》2021,39(12):155-164
【 目的/意义】探讨面向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实现。【方法/过程】梳理图博档领域知识图 谱研究和应用现状,研究图博档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首先构建图博档知识图谱的结构模型,其次设计知识图谱的 构建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数据获取、知识抽取、知识融合、存储设计和图谱绘制,最后以辛亥革命主题为例设计知 识图谱的存储模式,应用Neo4j图数据库存储并实现图博档主题知识图谱。【结果/结论】图博档知识图谱能跨越其 中单一领域的知识壁垒而融合图博档资源,并能可视化展示图博档数字资源之间的语义关联,方便用户知识获取 与知识发现。【创新/局限】本文研究丰富了知识图谱的应用场景,可为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知 识可视化呈现及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上海市名人故居知识图谱,可以强化沪上名人故居非结构化数据的知识组织问题,为后续历史名人故居学术资源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也为游客选择名人故居游提供便利。【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沪上名人故居用户需求及旅游领域相关行业标准,首先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设计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框架,之后以此框架为基础通过序列标注、机器学习等方法填充图谱的实体、关系及属性为沪上名人故居的知识图谱构建提供数据支撑,最后运用Neo4j图数据库对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存储。【结果/结论】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构建实现了资源的可视化存储及语义检索,能够提供数据浏览与知识展示,数据查询与知识检索、知识关联与信息推荐等功能,为后续智能问答、智能信息推荐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创新/局限】本研究结合用户需求及上海市名人故居数据结构特点,建构了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框架,为后续名人故居知识组织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本文数据的选取仅限于上海市内的知名名人故居,有关研究数据有待进一步扩充以更好地研究文章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大数据治理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可视化图谱能够直观地揭示该领域的研究概况与趋势。【方法/过程】运用文献计量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以CNKI数据库中CSSCI期刊收录的大数据治理研究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总体概况、研究机构、期刊来源等进行特征分析,并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图谱和突变词信息表,分析了关键词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包括大数据治理的基本概念、大数据的管理和大数据治理的应用等方面,研究内容丰富且不断演变创新,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创新/局限】借助可视化文献计量工具系统梳理了大数据治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基于文献数据的领域知识图谱构建有助于探测某学科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是 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情报工作,对于研究人员、企业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方法/过程】提出基于交互式可视化技术 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基于经典LDA模型进行主题识别,然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领域主题网络识别 关键主题词;最后,基于JS(D3 工具)绘制可交互的关键主题词关联与检索知识图谱,发现关键主题词的隐含联系, 辅助进行领域知识挖掘与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对我国医疗健康信息领域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 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利用网络分析方法对融入引文内容的引文网络中的知识流动规律与模式展开系统研究,以期 为引文网络中的知识扩散、转化与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方法/过程】选取描述性统计量和网络分析指标,对 知识节点的知识流动能力及角色、知识群落的知识流动类型及结构、整体网络的知识流动分布特征及结构特征进 行深度刻画和剖析。【结果/结论】依据CNKI数据库主题期刊论文为测度数据,分别构建“智库”“数字人文”“数据治 理”三个主题的引文网络,并依据文中方法比较分析其间知识流动特征的异同。文中方法能够深入挖掘学术文献 间的知识关联,弥补过去引文网络知识流动研究中因忽略深层次引用信息而产生的缺陷。【创新/局限】本文采用多 种指标与方法对引文内容视角下引文网络知识流动规律与模式展开系统研究,但是未从整体引文网络中抽取反映 某一或某些知识属性的个体引文网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彭博 《情报科学》2021,39(9):162-169
【目的/意义】如何将网络文物信息资源中不同的知识提炼后推荐给有关用户,是文物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方法/过程】通过主题-知识关联模型构建文物知识网络并识别网络中文物信息资源文本中的 主题词,而后根据知识及主题词的重要性对耦合后的知识进行重要性排序,按照知识与主题的关联程度实现文物 信息资源的知识推荐。【结果/结论】在实验中实现了不同网络文物信息资源的知识推荐,对比了不同数量主题词下 知识发现的效果,发现该方法在学术型文物信息资源的知识发现与推荐中效果较好。【创新/局限】利用知识库与信 息资源内容构建知识网络,通过计算网络节点的重要性进行知识推荐,为文物信息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但受制于知识库知识储备的影响,可能无法挖掘信息资源的知识全貌。  相似文献   

8.
李叶叶  李贺  沈旺  曹阳  涂敏 《情报科学》2022,39(2):65-73
【目的/意义】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在线评论成为影响消费者、销售者和生产者决策的重要数据。大数据 时代,在线评论呈现出多源异构、爆发式增长的特点,难以为用户的购买决策和商家竞争提供有力的情报支撑。【方 法/过程】本文利用多源异构的在线评论数据构建知识图谱,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数据构建知识图谱的框架, 模式层构建围绕在线评论的信源、内容以及形式构建,最终形成知识图谱的概念框架,并运用word2vec从多源异构 文本中获取实体、关系和属性,并进行数据融合与知识图谱分析。【结果/结论】实验部分以手机商品在线评论为例, 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知识图谱对在线评论相关研究及挖掘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揭示了多源异构在线评论数据的特 点,为大数据环境下在线评论信息组织、展示和挖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创新/局限】运用知识图谱对在线评论 进行描述,有效解决信息过载、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等问题。本文采用半自动化的方式构建知识图谱,未来考虑引入 无监督的方法提高构建效率。  相似文献   

9.
商宪丽 《情报科学》2018,36(8):53-59
【目的/意义】首先构建主题之间的引用网络,在此基础上分析主题影响力,并观察科学知识在不同主题之 间的知识传播过程。通过这些分析研究交叉学科中跨学科知识传播的过程和规律。【方法/过程】借助社会网络分 析方法,在交叉学科内部和相关基础学科两个层次上构建交叉学科主题引用网络,并构建主题层次知识传播图 谱。【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数字图书馆学科内部知识传播过程中,通过研究问题的关注和交流是主要的传播 形式,而且基础学科对于交叉学科的跨学科知识输出中研究方法的知识输出亦是重要的知识输出内容。同时,通 过构建主题层次知识传播图谱能够帮助用户可视化分析主题之间的知识流动。 关键词:主题引用网络;交叉学  相似文献   

10.
陈星霖 《情报科学》2020,38(6):158-162
【目的/意义】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跟踪研究在国内研究热潮的迅速高涨,吸引了多位来自计算机视觉领域 学者产出丰硕的成果,知识图谱能直观地揭示该领域的研究概况与前沿。【方法/过程】利用CiteSpace 分析软件,以 中国知网引文索引(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搜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跟踪研究相关文献数据。从时空分布、机构 与作者分布、关键词频度共现、研究趋势变化时序图谱等方面,绘制知识图谱,梳理研究脉络,揭示国内基于深度学 习对目标跟踪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结果/结论】以客观数据和图谱为依据,对基于深度学习对目标跟踪的研究 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提出相关建议,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志宇  刘雨薇 《现代情报》2024,(3):47-58+119
[目的/意义]利用政务微博信息构建自然灾害知识图谱,旨在为相关部门加强自然灾害事件的管理提供知识层面的参考价值。[方法/过程]以森林火灾事件为例,选取政务微博信息资源,首先使用LDA主题模型划分微博资源主题;其次构建自然灾害知识图谱的模式层和数据层,包括本体构建、实体抽取、关系抽取和数据融合等环节;最后使用Neo4j图数据库实现自然灾害知识图谱的存储与检索,实现自然灾害信息的组织与可视化。[结果/结论]构建了基于主题划分的自然灾害知识图谱,实现了自然灾害信息的主题知识关联与规范化处理,对提升政府部门防范与管理自然灾害的科学决策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本文提出了借助知识图谱的知识互联和可视化分析等功能,为公共危机事件智能治理提供知 识支撑的观点。【方法/过程】以“港独”为例,从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港独”新闻语料中抽取实体,构建公 共危机事件知识图谱模型。从知识图谱本体构建和实体数据填充两个方面,对“港独”知识图谱的实体抽取、关系 抽取、知识融合、知识加工和知识推理等构建环节进行重点论述和实践,最后,利用Neo4j数据库实现知识存储,生 成的“港独”知识图谱。【结果/结论】通过Cypher语句对“港独”知识图谱进行查询,能够呈现可视化语义网结构图, 利于知识隐重发现。【创新/局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知识图谱技术应用于公共危机事件治理中,为其智能查 询和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在今后实践中,数据源的选取不必局限于网络新闻语料,还可以适当对“港独”人员 的微博、微信、论坛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和抽取,以此扩大知识关联,从而更为全面、高效地进行公共危机事件智能 治理。  相似文献   

13.
张蕴娣  于宁  赵闯 《情报科学》2022,40(10):187-192
【目的/意义】以主题聚类的方法揭示国内图情领域区块链研究热点,为区块链在图情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 参考。【方法/过程】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区块链在图情领域应用的全部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与学位论文,提取 了470个关键词,并利用杰卡德系数计算文献的相似程度,形成10个主题聚类,之后利用IG(信息增益法)计算所有 关键词在主题聚类中的重要程度,通过前10位核心关键词阐述各主题聚类中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通过主 题聚类下的年度发文趋势分析区块链在图情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文章共提取出区块链技术、智慧图 书馆、资源建设、信息服务、阅读推广、隐私保护、借阅服务、科学数据、版权保护、情报分析十大主题聚类,并将其归 纳出包含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拓展层的研究框架,分析了未来研究趋势将更加集中于情报分析、智慧图书馆、 阅读推广、科学数据、版权保护、隐私保护六大主题中。【创新/局限】对研究主题的分析还可以采用更多的视角进行 分析,如知识图谱等。  相似文献   

14.
周贞云  邱均平 《情报科学》2022,39(1):184-192
【目的/意义】知识图谱不仅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而且是大规模知识工程的学科方向。探究我国 知识图谱研究的分布特点和发展趋势,将对技术应用和学科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方法/过程】本文运用 文献计量学方法和数据可视化技术,针对我国知识图谱研究重要文献的来源库、期刊、基金、机构、作者、关键词等 进行计量研究,采用ECharts和VOSviewer工具可视分析。再根据共词分析方法挖掘“知识抽取”和“知识应用”两大 研究主题,使用Python软件绘制词云图,着重阐述其核心内容、关键问题和主要趋势。【结果/结论】我国知识图谱研 究具有应用跨界与文献激增的总体特点,并呈现六大具体特点。面向开放域的知识抽取技术和智能应用方法,将 成为大规模知识图谱的未来发展趋势。【创新/局限】聚焦人工智能学科范畴,依据共词分析和生命周期,综合利用 多种可视化工具,我国知识图谱研究的分布特点和重要主题得以阐述。然而,国际知识图谱的文献计量与主题挖 掘,尚待进一步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安宁  安璐 《情报科学》2022,40(3):159-165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是群体智慧的涌现形式之一,探究不同平台的网络舆情信息所蕴含的群体智慧,对 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研究以新浪微博和抖音短视频为数据源,基 于ELECTRA和REDP方法分别对舆情文本信息进行实体抽取与关系抽取,分别构建微博平台与短视频平台的网 络舆情知识图谱,并对各网络舆情知识图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微博与短视频平台的舆情 信息通常会涉及相同的主流内容,同时各平台也存在不同的衍生内容。在信息内容方面,新浪微博平台的舆情信 息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广泛。在知识的贡献与获取方面,新浪微博平台的用户更加偏向于参与舆情话题的 讨论,主动贡献知识。在知识图谱构建方面,短视频平台舆情内容中的知识实体同时出现的联合概率较高,更容易 形成知识三元组,舆情知识也更加聚焦。【创新/局限】本研究分别构建了新浪微博与抖音短视频平台的舆情知识图 谱,并对各平台知识图谱进行对比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将对各平台知识图谱差异性的产生过程与原因进 行更加深入地思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旨在从网络舆情用户信息及文本内容视角出发,构建不同维度的网络舆情主题图谱,结合主 题图谱对网络舆情进行特征演化及可视化分析,为舆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以实体抽取和关系构建技 术为基础,构建了网络舆情主题图谱模型,并以“台风利奇马”事件为例,建立了三个不同维度的主题图谱,结合用 户和文本等多维度微观数据,对网络舆情特征演化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在该事件中,用户影响力节点具备多元 化、相关性、官方主导性等特点;网络舆情演化对应台风事件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PC终端存在传播媒介种类少、 发博数量多且用户集中等特点,移动终端存在传播媒介种类多、发博数量少且用户分布均匀等特点。【创新/局限】 本文借助主题图谱,构建了网络舆情用户节点和文本节点及其关联关系,从用户、账户、内容三个维度系统且全面 的展示了网络舆情特征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旨在将社会化问答社区中碎片化的答案关联起来,并为用户提供不同主题的高质量答案和更 好的知识服务。【方法/过程】首先,本研究利用Doc2vec算法计算答案之间的语义相似度,并构建答案语义网络。其 次,利用Louvain算法对答案语义网络进行社区划分,并用TextRank算法抽取各个主题下文档的关键词,使用词云 对每个主题进行可视化展示。最后,利用PageRank算法对聚类后的答案语义网络进行排序,从而实现答案文档的 主题聚合和排序。【结果/结论】本研究使用“知乎”上的问答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答案聚合和 排序方法不仅能够向用户直观地展示答案之间的关联强度和各个主题答案的主要内容,还能够为用户提供分主题 的答案排序结果,自动为用户筛选高质量的答案。【创新/局限】创新性地提出了答案语义网络,并基于答案语义网 络,提出了一种集聚合、主题可视化和排序于一体的答案知识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18.
韩娜  马海群  刘兴丽 《情报科学》2021,39(11):180-186
【目的/意义】从大数据驱动角度出发,探索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实现对政策文本协同性定量分析的可能性。 【方法/过程】以政策全文本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知识图谱技术实现不同主题的本体构建,并应用数据挖掘中关联 规则构建推理模型,对图谱表示的政策文本进行协同性语义挖掘和推理。【结果/结论】围绕“开放数据”和“数据安 全”主题构建知识图谱,实现对政策文本的本体表示,在此基础上使用关联规则完成单文本和多文本在两个主题间 的协同性分析。【创新/局限】本文将知识图谱应用于政策文本分析领域,并完成协同性分析,为政策的全样本分析 提供可能性,后续需扩大样本规模,提升推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从海量自助餐用户评论数据中抽取有效关键词构建主题和主题词,协助商家了解用户口碑, 进而更好的改善餐饮行业的管理水平。【方法/过程】通过融合TF-IDF、TextRank和LMKE三种不同的关键词抽取 方法获取最优关键词,再对抽取的关键词进行语义聚类、主题识别、主题词挖掘和主题权重计算,最后在采集的美 团数据集上进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关键词抽取方法的融合比单个关键词算法效 要好,文本评论聚类后的主题分别是:味道、菜品、环境、服务、价格,主题的重要程度依次是:味道 36.2%、服务 22.9%、价格15.1%、环境13.6%、菜品12.2%。实验结果证实,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和构建主题及主题词,并计算 出用户对于不同主题关注的重点内容,同时为餐饮行业主题及主题词挖掘和应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 础。【创新/局限】提出一种半监督语义聚类的主题识别、主题词构建和主题权重评估方法;不足之处在于本次实验 仅以武汉地区的美食自助餐评论为主,其构建的主题适用性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20.
赵霞 《情报科学》2023,(5):34-41
【目的/意义】数字阅读给人们的知识与信息获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识别数字阅读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主题演化路径,有助于对数字阅读领域建立起动态的全景化视野。【方法/过程】文章以数字阅读领域的高水平论文为基础数据源,基于关键词共现关系构建领域知识网络,通过高频次与高度值关键词识别领域研究热点,采用SLM社团发现算法和主题密度图跟踪分析领域的主题演化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阅读领域已具有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架构;从数字出版到阅读推广再到问题消解,领域研究逐渐走向成熟;从关注阅读形式到关注阅读效果,领域研究进入内涵式发展道路。【创新/局限】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国内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研究层次,未来的研究工作将纳入更广泛的数据来源,进行更加全面细致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