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民众文化水平提高,近年我国电视荧屏出现了众多读书类节目,这些节目坚守文化品质,传播主流价值,弘扬传统文化精神,起到了“文化担当”的作用。其中纪实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以创新的叙事方式和符号化表达探讨阅读和社会、自然、自我之间的关系,将阅读日常化,并且在多个仪式化场景中以影像化方式重新定义阅读的范畴,用视频记录当下文化思潮,为文化保留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慢综艺节目《我在岛屿读书》凭借制作模式新颖、内涵深厚、风格自然等特点,获得广大观众喜爱,带领观众体验了一场面朝大海的书香之旅。节目形式特别,由“棚内”走向“户外”;选题独到,将视角聚焦于文学之上;立意高远,打破“泛娱乐化”套路;嘉宾真实,产生“反差化”效果;叙事自然,巧妙运用视听语言符号。这些都是节目成功“破圈”的因素,也给其他慢综艺节目制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当读书节目集体死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玲 《新闻前哨》2007,(1):58-59
前段时间,《工人日报》上一条新闻中说:“继央视《读书时间》香消玉殒之后,北京电视台的《东方书苑》、上海电视台的《阅读长廊》、湖南电视台的《爱晚书亭》、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开卷有益》等10余个电视读书节目也相继消失。”一个拥有13亿人口、电视频道众多的大国,竟然容不下一个读书类节目,真让人感到悲哀!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24日至27日,在第四届“福州读书月”期间,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与福州市文明办联合主办的“读书月活动暨书香社区建设”福州研讨会在闽都榕城举行,其中一项重要节目是举办“凤凰读书文丛”首发品评会。  相似文献   

5.
项华 《视听界》2010,(1):107-108
1996年5月12目,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开播,为中国电视读书节目树立了一个标杆,一时间读书节目甚是红火。2004年,《读书时间》因收视率等原因遭到末位淘汰,各地开设的读书类节目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近年来,只有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河北卫视的《读书》等极少数的读书节目依然在顽强地生存着。电视读书节目真的没有生存空间吗?其出路何在?  相似文献   

6.
朱原谅 《图书馆》2023,(8):84-90
唐文治儒学读书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文章通过梳理唐文治著作、年谱以及相关文献,发现唐文治读书思想以“正人心、救民命”为主旨,以“十三经、国文、性理之书”为核心内容,并在读书方法上以“朱子读书法”为宗,传承和创新桐城派“阴阳刚柔”读文法,开创了“唐调”吟诵读文法,从而构建起“读经救世”的儒家读书思想体系,其阅读宗旨、阅读方法和阅读内容对当前的经典阅读推广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阳 《声屏世界》2009,(2):37-38
2004年,开办了8年的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在历经多次改版后走到尽头。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开卷有益》、浙江有线电视台的《书情手册》、广州电视台的《书讯》、上海电视台的《阅读长廊》、湖南电视台的《爱晚书亭》、青岛电视台的《一味书屋》等电视读书节目也相继停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依然在播出的河北卫视的《读书》节目俨然成为中华大地读书节目中仅存的果实。  相似文献   

8.
电视读书节目曾经辉煌,但如今却在整体上陷入低谷。电视读书节目要生存,必须尊重电视传播的基本规律;处理好以下五个问题:一是面向普通观众而非文化精英,二是要让观众“看”节目而非“听”节目,三是突显主持人及嘉宾的个人价值,四是增加娱乐性,五是加强与新媒体联动。  相似文献   

9.
蔡瑞华 《视听界》2010,(2):89-91
自1996年央视开办《读书时间》栏目,国内电视读书节目经历过“干树万树梨花开”的辉煌,终究逃不过“聊聊落落数点星”的低谷,目前,仅存5档:央视10套《子午书简》、河北卫视《读书》、北京电视台8频道《悦读会》、北京电视台3频道《非常接触》以及广西电视台生活频道《读书时分》。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徐雁与南京《开卷》杂志执行主编董宁文共同主编的“开卷读书文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正是高张“书文化”之帜,为今年“世界读书日”国民阅读活动而创意选题并策划出版的一套好书。  相似文献   

11.
万彬彬 《视听界》2013,(1):83-86
2012年4月,由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中国新闻出版报》在“世界读书日”推出了特刊,首次对全国的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开辟读书版、读书周刊、读书栏目(节目)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仅存六档电视读书节目。即,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读书》(原《子午书简》)、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书香北京》、河北卫视《读书》、上海星尚频道《今晚我们读书》、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著名的商业报纸《申报》于1934年开设了“读书问答”栏目,该栏目通过与读者的往来通信,交流与讨论了他们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指引他们读书是“为着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以增进其生活技能和对社会服务的效率,有效地担负起了帮助当时的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年们更好地理解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开展社会生活的重任。“读书问答”栏目运用具体生动的方式所架设的阅读引导与思想传播的大众化桥梁,对于今天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推进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校园书香阅读文库”一套12册出版面世后,立即得到多方关注和好评.其中《读书有方》一书是以“读书”为主题的随笔、散文和讲演稿的集成,旨在弘扬阅读的人文精神,意在启发青少年的读书兴趣.《读书有方》立意构思巧妙,在“阅读环境”“阅读多重价值”“阅读方法”等方面的阐述凸显了其专业价值,对培养大众的阅读情意、优化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读书无用这个说法,好像已经过时了很多年了,所以当上一个周末不小心看到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一个貌似很高端的节目中一个嘉宾突然大声疾呼说,“读书就是没有用。”让我相当地惊诧了很久,我本来以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再也没有人会这么想了。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强少儿图书馆读书活动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少儿图书馆读者活动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有必要针对不断变化的形势重新对少儿图书馆读书活动进行定位,探索新世纪读书活动的新特点、新方法,以引起同行们的探讨。本文认为少儿图书馆读书活动定位应是:坚持“以书育人”的宗旨,培养读者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养成读者终生阅读的习惯,发挥读者阅读中的主体意识,推进全社会形成“阅读社会”。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作家曼戈尔在写《阅读的历史》时,开篇就引用福楼拜的话说:“阅读是为了活着。”但是,毫无疑问,现在这种重要的生活需要正遭遇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比如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凯里就坦言:“现在大多数人都不读书。”尽管如此,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的爱书人依然固执地向这个世界传达着他们对  相似文献   

17.
马蕊 《传媒》2019,(6):56-58
前一时期,《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读书类电视节目的热播,给真人秀节目带来一股沉静悠远的书香,被认为是文化类节目的“清流”,是读书类节目的“复兴”。2018年10月8日,《见字如面》的总导演关正文再次推出场景式读书节目《一本好书》,用360度沉浸式舞台、真实布景、知名演员实力演绎、台上台下实时互动和考究的舞美设计。  相似文献   

18.
张振胜 《图书馆》2004,(4):16-16
从 7月 3日起 ,广大青少年读者又多了一个阅读图书的场所 ,由中青网和书生网联合承办的“我们的文明———全国青少年读书活动”在北京宣布正式展开 ,这次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活动旨在通过网络为我国青少年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精神粮食。本次读书活动 7月 3日起至 9月底结束 ,将通过社会征集、专家推荐选出一批青少年优秀读物 ,以引导青少年正确的读书方向和丰富青少年的读书生活。活动组织者联合各出版单位和个人 ,为青少年在网上推荐一批“相伴一生、永远受益”的图书以供青少年网上读书。活动期间将举办“我的读书故事”征文、全国读书知…  相似文献   

19.
二十余年来致力于“汉文阅读学”研究的曾祥芹教授,以其道德文章,具体实践了中国传统的“新儒家”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出色地诠释了朱熹读书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李爱晖 《新闻知识》2006,(12):47-48
1996年,中央电视台开创了我国第一个电视读书节目《读书时间》。作为一个弘扬精英文化,营造屏幕精神净土的栏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随后10多个地方台纷纷效仿,在短时间内掀起了读书节目的高潮。但是由于节目制作水平的良莠不齐,一度红火的电视读书节目日渐萎缩。2004年9月,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读书时间》最终因收视率太低而被停播。虽然新的节目如《读家报道》、《非常接触》、《读书周刊》、《读书有用》等从2004年开始也先后出现在各家电视台的荧幕上,但电视读书节目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依然走不出整体低迷的状态,缺乏叫好叫座、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